因為兒子暑期讀書達到要求,老師發(fā)給他一個獎品。那是看上去像易拉罐可樂的東西,只是上下都有拉環(huán)。拉開上面的環(huán),里面有一張小紙片:“這是一枚神奇的種子,如果你給它陽光加水加很多愛,就能得到一個秘密信息。”
別說兒子了,就連我都被這哈利波特式的神秘色彩所吸引。我們立刻按照要求給它澆水、拿到陽光下,并拉開下面的拉環(huán)放出多余的水。這樣過了兩天,一棵棕色的種子芽兒拱出了營養(yǎng)土層,又過了兩天,一個大大的蠶豆樣的“腦袋”鉆出來了。兒子趴在地上看,驚喜地對我叫:“媽媽,我看到一個Sign(符號)! 是一個大$!”我也跪在種子邊上仔細觀察,可不是,在那被撐破的蠶豆皮上,赫然刻著一個大大的$記號。我正為美國商人對這一粒種子的神奇設(shè)計贊嘆,兒子又驚喜地叫道:“媽媽,秘密信息!”原來在大蠶豆腦袋的另一邊,棕色外皮已基本脫落,上面像是一千零一夜里的魔法似的,精巧地印著三個字:“Money, Money, Money(錢、錢、錢)。”我和兒子就像拿著藏寶地圖的基督山伯爵或是發(fā)現(xiàn)了寶藏的加勒比海盜一樣,興奮不已。我欣賞起這精巧的設(shè)計,原來這就是秘密信息啊!
我不禁想,如果這是中國人設(shè)計的,秘密信息絕對不會是這“赤裸裸”的美元符號了。這不是教孩子從小愛錢么?絕對不成。那會是什么呢?也許是“愛學(xué)習(xí),愛勞動,做個好孩子!”
在美國,金錢意識是從小培養(yǎng)的。孩子在學(xué)前班就開始認識貨幣,學(xué)會換算,大一點還學(xué)習(xí)股票知識,到了中學(xué)甚至?xí)棠闳绾钨I賣股票、如何投資。那天,一個有高中兒子的美國朋友說,他圣誕節(jié)給兒子的禮物就是某某公司的股票100股。孩子動腦筋自己掙錢,家長更是樂于幫忙。下雪的時候,你會看到十幾歲的孩子拿著大鏟子挨家挨戶地詢問要不要鏟雪,收費合理。夏天的時候,孩子們更是喜歡自家的“車庫甩賣”(garage sale),可以賣掉自己不需要的玩具。有的孩子還準備了檸檬水,25美分一杯。秋天,他們幫父母和鄰居掃樹葉,大孩子會當嬰兒保姆或是家庭教師,樂得自己掙私房錢。他們從小就知道錢是重要的,需要自己勞動才可以掙到。
而在中國,大概很多父母都會反對:孩子的任務(wù)是好好讀書。錢在中國幾千年歷史上從沒有過好名聲,孔孟之道是重文輕商,錢常和骯臟、卑鄙交易等字眼聯(lián)系在一起,那是腐蝕人類靈魂的東西。雖然現(xiàn)在人們知道沒錢辦不了事,可是總也不肯把金錢和人生價值畫上連線而教導(dǎo)下一代。在中國的士大夫眼中,精神世界絕對超越物質(zhì)世界,偉大理想絕對不是和金錢聯(lián)系在一起的。
錢和道德真難以“和睦相處”嗎?
有一次我和兒子一起閱讀,故事是這樣的:一個小孩在快餐店門口撿到一枚硬幣,他很高興,說今天真是我的幸運日。然后他想,嗯,我可以用它買一塊糖。進門后,他看到很多人,心想,也許這是誰掉的。于是他去問收銀員。收銀員說沒有人掉錢,你自己留著吧!小孩很高興。這時候,他又看到快餐店門口坐著一個無家可歸的人,身邊放著一個用于乞討的可樂瓶子。小孩動了同情心,把硬幣給了那個人,并高興地說:“今天是我們兩個的幸運日!”
這個故事很有意思,體現(xiàn)了美國人對金錢的態(tài)度。如果在中國,就應(yīng)該“拾金不昧”,小時候總唱的歌是“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邊……”可在美國,撿到錢,如果沒人認領(lǐng),你可以留下,因為這是你的幸運。當然,如果你高興,你也可以捐出來,前提是你一定是自愿的,絕對沒人強迫你,反而是你高興大家都高興,這才真叫“助人為樂”呢。像雷鋒那樣自己生病不看卻去工地幫人運磚頭的行為,在美國人眼里似乎難以理解:你自己病著,為什么不先看病?如果你累倒了不是要連累別人嗎?乍聽起來似乎美國人很自私,其實這也說明美國人的獨立性,自己的事情自己去處理,處理好了自己的事才有能力幫助別人。中國人以前總對西方人“各人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感到不齒。但是在美國,門前雪是必須掃的。如果由于你沒有掃雪而有人在你家門前摔倒了,人家可以告到法院,你要出醫(yī)療費賠償!換個角度想想,如果連自己門前的雪都不掃,何以管得了人家瓦上霜呢?其實中國古語也有“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之說,可是后來被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豪言壯語沖淡了。
錢本身沒有臟丑,只有用錢的人才有。有錢可以使自己更有可能獲得幸福,也更有機會幫助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