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一窮二白”的起步狀態(tài),有些人能上升到眾人艷羨的職位,有些人卻依然在職業(yè)路上找不到方向。造成如此差距的原因除了工作能力之外,也在于你的交際能力。你是不是成為了辦公室“棉花糖”?如果你一味地認為只要自己努力工作,默默耕耘,老板一定會贊賞,同事一定會認可,那你就大錯特錯了。相反,很多時候你的老實給了別人可欺之由。然而,你又不甘心做個毫無還手之力的軟角色,所以從現(xiàn)在起你必須學會自救。
棉花糖=受人利用的
“冤大頭”
柳柳3個月前進入一家香港的電腦公司做編程員。公司里20多人擠在一個不大的辦公室里,經(jīng)常說笑打鬧,柳柳很快就融進了這個隨和的氣氛里。因為單身,又剛畢業(yè),柳柳下了班也經(jīng)常留在公司里上網(wǎng),這樣就和經(jīng)常需要加班的美雪成了好姐妹。她們一起吃晚餐、聊趣事、說明星八卦……美雪還熱心地為柳柳張羅男朋友。
成了好朋友之后,柳柳發(fā)現(xiàn):美雪的工作其實特別煩瑣,她負責配貨這一塊,客戶經(jīng)常有許多過分的要求,哪怕是已經(jīng)超過下班時間,也要求美雪立刻解決問題。柳柳想,兩個人做事,總比一個人快,所以常在下班后自告奮勇地幫美雪做事。漸漸地,柳柳由先前的幫忙變成了兩人一起加班。為表示感謝,美雪也常請她吃飯,柳柳就更覺得自己應該幫朋友了。
時間長了,柳柳開始發(fā)現(xiàn)事情有一些不對勁:哪怕自己已經(jīng)下班了,要求發(fā)貨的客戶也會直接打電話到她的手機上,并聲稱是美雪給的號碼,說:“這事你最清楚,你能解決?!币淮?,兩次……柳柳開始有些不耐煩,覺得自己的生活受到了干擾,但礙于朋友情面,又不好當面拒絕。沒想到更過分的是,月度工作總結(jié)的會議上,美雪居然大大方方地站起來說:“這兩個月來,柳柳幫了我不少,我發(fā)現(xiàn)她其實很適合做客戶配貨的工作,而且許多客戶也給我反饋說她做得很好。經(jīng)理,我建議把這個工作移交給她。”
還沒等柳柳發(fā)話,被蒙在鼓里的經(jīng)理已經(jīng)在一邊點頭贊好,美雪就這樣輕輕松松地把最難啃的骨頭丟給了柳柳!而且同事們還認為柳柳是自找上門的給人欺負的“棉花糖”。
自救行動
當你發(fā)現(xiàn)自己被所謂“朋友”利用時,應該站出來大聲地維護自己的利益;在這種人情虛實難分的公司里,最好的辦法是做個弄好辦公室氣氛的積極分子,但不要涉入別人的工作和私生活。等到時間長了,你定能分辨出哪些才是值得自己付出真心的朋友。
棉花糖=飽嘗騷擾的
“交際花”
曉蘇在一家臺資企業(yè)做文秘,最讓她頭疼的是經(jīng)常陪同老總出席各種交際活動。如果純粹是為了工作交流倒也無妨,問題是,這種餐桌聚會總讓她處于一種尷尬境地。
幾乎無一例外,在老總帶曉蘇出席的飯局上,酒過三巡,“黃段子”隨即滾滾而來??蛻艚柚苿耪f些下流話,或是公然和曉蘇開一些低級玩笑。老板在這時也一改平日溫文爾雅的作風,噴著滿嘴酒氣肆無忌憚地和客戶講色情笑話。曉蘇為了保全飯碗,不得不坐在這群“酒色”男子中間強作忍耐。遇到客戶過分的時候,她真想挖個地洞一頭鉆下去。所以,每次一聽說單位有交際活動時她就“不寒而栗”。
頻繁的出席這種場合已經(jīng)讓曉蘇忍無可忍,她想:“現(xiàn)在只是對我進行語言騷擾,以后可能會更加過分呢。而且萬一有朝一日成為同事議論的焦點,日子同樣不好過?!苯K于在某一天,當老總再次要求曉蘇參加這種飯局時,她拒絕了。由于她的拒絕生硬,老板當時就把臉沉下來了。為此,曉蘇又整天提心吊膽,害怕哪天就被老總炒魷魚。
自救行動
對于老總的工作邀約不能次次拒絕,畢竟你只是普通職員。每次出席,用嚴謹端莊的服飾形象配合你的言行,讓他們知道你是一個規(guī)矩傳統(tǒng)的正派女性。交流時,態(tài)度親切但不曖昧,說話目光堅定地看著對方。以身體語言來向他們說出你的“不”字。當你的“點到為止”并不能使他們知難而退,你可以輕微表示不滿,力求不傷和氣又能制止他們的“黃段子”橫行。你也可以制造另外好玩的話題來岔開他們的當前焦點,王顧左右而言他,掌握整個局面,說不定還會讓老總對你另眼相看呢。
“棉花糖”翻身自救的禁忌
面對上司
1. 以辭職作為要挾。這完全是種愚蠢的做法,你充當著“棉花糖”的軟角色,證明你在公司本來就是可有可無,你提出如此要挾實為玩火自焚。你的上司會毫不猶豫地在你的辭職報告上簽字,這就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2.到處散播抱怨情緒。私下議論或傳播對上司的不滿,很可能經(jīng)過相互傳話而“放大”,最后傳到上司耳中。
3.越級匯報。你的老總某種程度上他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直接部屬。說不定,你前腳從老總辦公室邁出,你的頂頭上司后腳就被叫進辦公室,你的抱怨一字不差地傳到你的上司那里,后果可想而知。
面對同事
1. 沖動地正面對抗。同事把你當“棉花糖”擠壓的方法有很多,對于那些喜歡搬弄是非的同事,這種人怕的不是對罵,而是沒人理睬。倘若你一時氣憤,與其正面對抗,那正中其下懷。所以,你不妨對其敬而遠之。
2.抓住他(她)的小辮子。你若把同事的秘密當成了反擊他(她)的手段,其實也是一種很不光明的行徑,反而會為自己惹來不必要的危險與煩惱。
3.陷入惡性循環(huán)。如果你已對同事的欺壓行為給予了反擊,那么一定要記住適可而止。如果上司感覺你處處樹敵,這種印象對你毫無裨益。
欄目管理、編輯/李建華
E-mail:weixiao7310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