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是閱讀和表達的基礎,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讓學生多識字,讓識字成為學生快樂旅程。從內(nèi)心喜歡語文,是識字教學的目標之一。我們要改變傳統(tǒng)的識字教學“高耗低效”現(xiàn)狀,真正實現(xiàn)“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有效性”目標,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識字
《新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注重教給孩子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在教學中。我注重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境,激發(fā)學生潛在的識字欲望,讓學生根據(jù)漢字的字形特點和個人獨特的識字習慣,選擇自己熟悉并且喜歡的方法識字、記字并加以充分運用。
如“排”是學生接觸的筆畫較多的字,識記較困難。老師先請多位學生做排列向前看齊的動作,然后和全班學生一起再次學習:伸出的手就是“扌”,“||”就是這兩列同學,“非”說明同學們排得非常整齊,這就是“排隊”的“排”。奇特的聯(lián)想、生動的演示,相信任何一個同學都會記住這個形象的“排”字。這樣老師讓學生在識字與生活之間建立起有效的、經(jīng)常性的聯(lián)系,使簡單枯燥的筆畫結構和生動鮮明的語言環(huán)境、生活環(huán)境統(tǒng)一起來,從而激發(fā)學生去積極探索這蘊含著無窮奧秘和樂趣的文字世界。
二、依據(jù)字理,趣味識字
采用呈現(xiàn)兒歌的形式,體現(xiàn)了識字教學的探究規(guī)律。如在教學“青、清、請、情、睛、睛”這組字時,我編了一句順口溜:“革青青,水清清,請你來,做事情,太陽升,是晴天,看東西用眼睛。”學生讀來順口,又從字義和字形上區(qū)分了這組字。這種識字方法,生動有趣,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單純讀字抄字的效果好多了。
猜謎不僅能活躍氣氛,還能鍛煉學生的思維。如:“大口套小口,一起往家走”(回)?!跋袷植皇鞘?,胳膊往外拐”(毛)?!袄吓I狭霜毮緲颉?生)。如此—猜,學生易學易記,興趣十足。
三、在閱讀中識字
當兒童識字積累到一定數(shù)量時,就會有閱讀的愿望和閱讀的沖動。這時我們耍及時抓住機遇,機智、有效地激發(fā)他們閱讀的興趣和熱情,鼓勵閱讀,并且指導他們怎樣去閱讀。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要了解適合學生閱讀的書本,及時向?qū)W生推薦,鼓勵學生多購買課外書,并相互借閱。
我不但鼓勵學生讀課外讀物,還鼓勵他們把所讀的內(nèi)容講給同學、父母聽。學生要想講故事,勢必得把故事讀熟、背出來,在這個過程中,他就把一個個字都給認識了。我每月抽出一節(jié)課或是兩節(jié)課時間,專門給學生進行講故事比賽,評比出每月的“故事大王”擂主,下期就進行對擂主的挑戰(zhàn)。這樣滿足學生的活動和表演欲望,促進學生閱讀課外讀本的興趣。課外讀物讀得多了,學生在不知不覺之中認識了大量的生字。更感覺到識字是一點都不困難的事情,那么他們也就樂于識字了。
四、在生活中識字
1 認識同學姓名、室內(nèi)物品名稱。
開始拼音教學時,我們在每個姓名旁注上拼音,同學們下課時經(jīng)常一邊玩耍一邊拼讀。不僅輕而易舉地記住了一百多個漢字,還加強了拼讀能力。
把教室里的可視物品貼上寫有拼音及漢字的標簽,老師在拼音教學時可以適當引讀,下課與學生閑聊時還可以相互隨機抽查。這樣利用生活環(huán)境,在熟悉拼音的同時,認識了許多“墻壁、玻璃窗”之類難度較大的字,看物識字,其義自明。
2 認識常吃的水果、點心名稱。
學生經(jīng)常接觸各種各樣的水果、糕點和牛奶。牛奶和糕點都有包裝袋,我讓學生有意識地收集各種包裝袋上的字,并把字剪下來貼到統(tǒng)一的本子上。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先讓一位識字的學生當小老師,把包裝袋上的字帶大家讀一讀,并相互交流一下記字形的方法。如果吃的是水果,則由老師把水果名稱寫在黑板上。同學們一起讀一讀,記一記,三五次重復后,大部分同學就能牢牢地記住了。孩子們吃得開心,學得扎實。
另外,我還讓同學們多留心生活,充分利用影視、廣告、商標等識字,不需要老師教,他們就認識了“娃哈哈”、“腦白金”等廣告詞中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