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前草,顧名思義,就是生長在鄉(xiāng)間泥道兩條車輪之間未被碾到的那丁點空間。由于受車子底盤高度的限制,它們都是貼地生長,很是謙卑,因而通常都是風塵仆仆、土頭土腦,但一經雨水沖淋,立時一片翠盈。車前草的生命力極頑強,天生天養(yǎng),不怕踐踏不怕疾風,十二級臺風都休想將它們連根拔。在一些空曠的院埕或干旱的田埂邊,都能見到車前草。
令我再次憶起車前草,源自而今十分時尚的綠色食物潮。
記得在港島灣仔地鐵站附近,有家涼茶鋪,除售常規(guī)的茅根水、竹蔗馬蹄水、野葛水等,就有售車前草水。
小小一紙杯草茶,售價是牛奶和可樂的幾倍。就是那鄉(xiāng)間小道處處都能見的野草啊!我試著嘗過,甘苦中有股清香。據說馬來人和閩南人特將此曬干后泡來喝,降火清肝。
香港離島一些市集小鋪偶有見新鮮車前草,當作綠色食物販售,價錢不便宜。廣東人用以配合瘦豬肉薏仁蜜棗等煲湯,也可與鯽魚豬肚一起煲湯,據說十分清鮮。車前草還可炒食,但先要去除葉子中那堅硬的主脈;也可油炸,就像閩菜中的珍珠菜。只是覺得野生植物一經油炸,好像有點褻瀆它們淳樸的天性,也不健康。說是春天時的車前草最為肥美碩大。
車前草雖然生命力頑強,但隨著城市日益對郊野的蠶食,鄉(xiāng)間泥道漸漸被無生命的人工泥石流——水泥所覆蓋,再加上人們有意的采擷,野生野長的車前草,其身價也不再屬土頭土腦了。為了車前草日益被追求的市場,有人特地人工大面積地培育車前草。據有經驗的草藥師說,人工培育的與天生天養(yǎng)的車前草一看就兩樣,人工的更顯豐腴翠綠,野生的反而瘦蔫焦黃,灰頭灰腦的。人們很懷疑人工培育的車前草的效力。如同眾多人工培育的事物:養(yǎng)殖珍珠比天然珍珠圓潤飽滿,家豬比野豬肥腴肉嫩,家花沒有野花香……備受呵護的生命,永遠缺乏一股為生存而抗爭奮發(fā)的力量,哪怕小小一棵很容易被人忽略的車前草,在車輪轆轆之間,猶能綻放著強盛的生命力。但愿人類,不要再剝奪它們那么丁點兒可憐的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