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時分,我在食堂排著長隊買飯,等候的間隙,聽見后面幾個女人嘰嘰喳喳你一言我一語地說個不停,我回頭一看,她們穿著時尚,面容嬌好,頗有氣質(zhì)。我聽了一會兒,不禁莞爾:原來春節(jié)將至,公司給她們每個職工發(fā)了一袋高級面粉,比泰國香米還貴,但珍貴的面粉讓這些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小女子們犯了難。她們在七嘴八舌地討論,怎么才能把這20斤高級面粉吃完。
一個說:“你會做饅頭嗎?”另一個說:“會倒是會,可沒有酵母啊,再說我這小樣怎么揉得動那面團!”一個說:“還是包餃子吧!”另一個說:“菜場里有現(xiàn)成的餃子皮,我都不想包,太麻煩了?,F(xiàn)在自己和面自己搟皮,我更做不了……”有人回應說:“干脆我把我媽接來住兩個月,這袋面粉才能解決……”
她們有趣的對話讓我生出許多感慨。既為她們領導獨辟蹊徑的創(chuàng)意所折服,也完全理解這一袋面粉給她們帶來的甜蜜的負擔!
面粉,是我們生活中太熟悉同時也是不可或缺的食材,用它加工出來的包子、花卷、餡餅、餃子、面條、面包、蛋糕、餅干等等,我們哪樣沒吃過?但是我們很少直接與面粉打交道?,F(xiàn)在生活條件大大改善,想啥吃啥,吃啥有啥,哪用得著自己親自動手?買現(xiàn)成的真是太方便了。勤快點的在家給家人包點餃子,算是不錯的啦!在以米飯為主食的南京,家庭主婦在家中準備點面粉也比較少見。像我吧,買了兩斤面粉吃上兩個月純屬家中應急之需。攤點蔥花雞蛋餅、韭菜雞蛋餅,大男小男就喜笑顏開。不過,再深入一些,我就不會了。曾在杭州買了一根小巧的搟面棍,想著有天能派上用場,誰想?yún)s一直擱在櫥柜深處,一次也沒用過。
星期天的《省錢大比拼》是我愛看的節(jié)目,里面那些巧婦高廚,滿懷一腔熱情,為家人洗手做羹湯,營養(yǎng)之均衡,味道之出眾,創(chuàng)意之新穎,讓我好生佩服!其中有個擅做面食的東北阿姨,她和面、揉面、餳面、搋面、搟面、切面、疊面、壓面,然后,放在一口斑駁的她姥姥留給她的平底鍋上慢慢地煎,輕輕地撞,做成金黃酥脆、層次分明、噴香誘人的香絲餅(相思餅)!那普普通通的面粉經(jīng)過她嫻熟的加工,竟變成一種美食!
如今的現(xiàn)代女郎,似乎對時尚是津津樂道,對工作是長袖善舞,對自己是愛護有加,可是對廚房里的鍋碗瓢盆和油鹽醬醋卻比較頭疼,做一個廚藝高超的廚娘更是勉為其難,以至于一袋面粉,竟讓她們束手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