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人生就像是階梯,經(jīng)過一段時間積累之后,會躍上高一點的臺階;又像是鋸齒,先往后退一塊,再上一個更高的,然后再退一塊,再上一個更高的。順勢而為,就沒有走不出的路,沒有什么困境不困境的,那些只是一種心理上的障礙罷了。
生活可以隨時開始
1973年,薩默·雷石東年過半百,經(jīng)過艱苦奮斗,他把從父親手里繼承的幾間汽車影院發(fā)展成400個銀幕的連鎖影院。那一年,他去波士頓開會。當天夜里,入住的旅館著火了,同去的經(jīng)理被燒死,雷石東被三度燒傷,全身燒傷45%以上,在大火時懸掛的右手腕幾乎已脫離了身體。雷石東先后6次在手術(shù)臺上待了60個小時,在醫(yī)院里躺了幾個月,幾乎被燒斷的右手至今不能活動如常。但這場浩劫反而讓雷石東獲得了新生。他覺得:“只要你愿意,生活可以隨時開始。”他以這一年開始“重新計算自己的生命”,恢復健康的他開始了第二次創(chuàng)業(yè),63歲收購維亞康母公司,70歲收購派拉蒙電影公司,76歲收購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直至成為一個年收入達246億美元的傳媒帝國的領(lǐng)袖。
1983年,軟銀公司的發(fā)展勢如破竹。孫正義為員工設(shè)立定期體檢制度,結(jié)果反是自己被要求復查,醫(yī)院復查結(jié)果是:“慢性肝炎”。在當時條件下,慢性肝炎是不治之癥,肝炎會變成肝癌。此時孫正義才25歲,女兒一歲半。夜里,他躺在病床上哭泣:“為什么要在這個時候死掉呢?”
是等死,還是試試新的療法?孫正義選擇后者,他讓醫(yī)生采用賭博式的治療方法,先在短期內(nèi)使用膽固醇來抑制免疫力,然后停止用藥使患者出現(xiàn)急性肝炎的癥狀,之后再治療。這是一種把慢性肝炎轉(zhuǎn)為急性肝炎再加以治療的奇特療法。治療初期,孫正義天天問醫(yī)生:“順利嗎?”醫(yī)生說:“順利?!贬t(yī)生一走,他就拉上窗簾悶在屋里,躺在床上看天花板,大聲嘆息。但之后不久,他開始思考人生,患病兩年間,孫正義看了3000多本書,從漫畫到歷史,甚至在病榻上創(chuàng)造出了自己的“雙乘兵法”。1984年6月,孫正義基本康復,重新回到軟銀執(zhí)掌大局。
從不幸的硬幣背面看到笑臉
邱吉爾是一個樂觀主義者,他帶領(lǐng)英國人民打贏了二戰(zhàn),卻過于陶醉二戰(zhàn)的勝利,無心于戰(zhàn)后重建計劃,從而輸?shù)袅巳诵?,在本國的大選中落敗。后來斯大林遇到邱吉爾,調(diào)侃地說道:“你打贏了仗,人民卻罷免了你?!鼻窦獱栯m郁悶卻不以為然地回應:“我打仗就是保衛(wèi)人民有罷免我的權(quán)利,能用選票拋棄英雄的國家才是偉大的國家?!北^主義者從機遇里看到困境,而樂觀主義者從困境里看到機遇。邱吉爾就永遠在不幸的硬幣背面看到笑臉,再次掌權(quán)時,他已是77歲高齡。坐穿牢底的著名黑人領(lǐng)袖曼德拉曾入獄27年,76歲才成為南非總統(tǒng),他有句名言:“生命中偉大的光輝不在于永不墜落,而是在墜落后能再度升起。”
在低谷時要學到東西
20多年前,喬布斯被迫離開了自己一手創(chuàng)辦的蘋果公司,被董事會逼出局的傷痛沒有使他沉淪。相反,他將自己在蘋果的股份減持到一股,并又創(chuàng)辦了NeXT計算機公司,收購了Pixar動畫公司。這一股的股份正泄露了喬布斯內(nèi)心的吶喊:我還會回來。10年前,蘋果公司以4億美金收購了NeXT公司的產(chǎn)品和技術(shù),被收購者的喬布斯卻翻身重新入主已經(jīng)深陷困境的蘋果。四年后的一款iPod音樂播放器向世人證明,只有喬布斯才能挽救蘋果。
如果當初失意出局后止步不前,誰能肯定一定會有現(xiàn)在的喬布斯?
對于史玉柱來說,最恐懼的時刻莫過于1997年。此前的幾年時間,史玉柱憑漢卡等產(chǎn)品,在中國商界風生水起、榮光無限。但因為一時沖動要蓋巨人大廈,他背負了數(shù)億元巨額債務,變成了“中國首負”,終于在1997年不堪重負轟然倒下。那段時間,讓史玉柱最心驚膽戰(zhàn)的聲音,便是門外索債者的拍門聲和吼叫聲。他只能躲在辦公室內(nèi)一聲不響,靠成天打游戲消解心頭的巨大壓力。只要走出辦公室的門,他就是一個人人喊打的失敗者,只有打開電腦進入網(wǎng)絡(luò),他才能搖身一變成為強者。
也正是在這段時間內(nèi),他開始琢磨網(wǎng)絡(luò)游戲這個東西。10年后,他一手打造的巨人網(wǎng)絡(luò)公司及公司的“征途”和“巨人”兩款游戲,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浮出水面。他本人也以近500億的身價躋身于中國巨富的行列。史玉柱在自己的巨人集團轟然倒塌后,又成功重塑了一個巨人,因為他知道, “一個人只有在低谷的時候才能學到東西,所以那段低谷的東西基本上成為我后面做事的一個衡量該不該做、如何做的尺子?!?/p>
人生無常,一生都需要進步
日本著名的浮世繪畫家、葛飾派的創(chuàng)始人葛飾北齋曾有這樣一幅畫:有點兒像好萊塢的高潮場景,一波如噩夢般的巨浪,仿佛懸在半空中的魔爪,隨時會吞噬你,空氣中彌漫著毀滅的氣息。其實,它呈現(xiàn)出的是勇氣與堅韌。這幅版畫是葛飾北齋71歲時對生命的思索。
當時,如果不是孫子敗家,葛飾北齋原本可以安享晚年。沒料到70歲了反而墜入赤貧,只好再拾畫筆。恰似畫中的漁夫,面對撲面而來的兇險,并非不抵擋,而是在隨波逐流時尋找脫困機會出現(xiàn)的一瞬。
在日本茶道中,有“一期一會”的說法,即人生每個瞬間都不可重復,應懷著“一生一次”的信念,體味人生如茶的泡沫般轉(zhuǎn)瞬即碎,由此珍惜每刻的機緣。葛飾北齋在回憶錄中道出了自己重出江湖的心境:“我希望到80歲時會有長足的進步,90歲時能參悟萬事萬物的原理,100歲時達到藝術(shù)的爐火純青,110歲時能信手拈來畫出栩栩如生的事物。”后來,美國《生活》雜志把葛飾北齋列入“百位世界千禧名人”,贊揚他一生都在力求進步,想辦法讓自己的畫更加完美的精神。
曾有三個哲學問題:在這個世界上,什么人最重要?什么事最重要?什么時間最重要?
有一種答案是:最重要的人是眼下需要你幫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馬上去做,最重要的時間就是當下。
主動造就成功,抱怨注定平庸。世事無常,自怨自艾者,沒有人會站在原地等你,沉舟側(cè)畔千帆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