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在香港呼風喚雨,是香港警界“黑白通吃”的“四大華探”之首。他手腕精明,人情練達,更與香港黑道組織有密切的聯(lián)系。傳聞他身價高達五億,綽號“五億探長”。1974年,香港成立廉政公署,他在“廉政風暴”山雨欲來時帶著全家移民加拿大,后又轉(zhuǎn)往臺灣,從此難尋蹤影……他就是呂樂,劉德華主演的電影《雷洛傳》中的主角原型,香港廉政公署多年來一直在通緝的人。
“五億探長”呼風喚雨
1920年出生的呂樂是潮州人,1940年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前加入香港警隊。傳說當初他中英文皆不精通,簽名以兩個圓圈代表呂字。但呂樂自己不認賬,還自稱在日本人占領(lǐng)香港時創(chuàng)辦過一份《香港人報》,“絕非胸無點墨的草莽英雄”。從街頭日曬雨淋的替員,到威震一方的新界總?cè)A探長,呂樂用了18年。之后,他再升任港島及九龍區(qū)總?cè)A探長,位高權(quán)重,不可一世。
上世紀50年代,香港魚龍混雜,各派勢力明爭暗斗,呂樂找到了他施展手腕的舞臺。當年黑道上的“四大家族”:新義安、潮州幫、十四K、和勝和,全都給足了他面子,辦案“直接找老大”。而他自己也如黑幫老大般巧取豪奪。他對付上司很有手腕,如新上任的外籍警務(wù)處長不去拜望他,他便放松破案,給上司以顏色看,逼頂頭上司屈尊去他家“拜碼頭”。同時,他行賄上司也出手豪闊,收取下屬的“進貢”毫不手軟,更在轄區(qū)大收保護費,家產(chǎn)迅速累積。
1959至1968年,呂樂任港九總?cè)A探長期間,他父母先后購入300多萬元港幣的產(chǎn)業(yè)。呂樂買房非常闊綽,常常一口氣能買幾個單位或幾層,甚至一次買下整幢大廈,如筲箕灣道299號,幾年前市值便達1.2億元。這些物業(yè)的收入已經(jīng)足夠讓他安享富貴,于是48歲時,呂樂隱退。
從招搖到低調(diào)
呂樂與藍剛、顏雄及韓森四人當年并稱“四大華探長”,均涉嫌貪污遭到揭發(fā)。1974年,聽到風聲的呂樂,馬上攜8名子女及妻子蔡珍一家出走加拿大。但他的人生傳奇遠未結(jié)束。
1976~E11月4日,香港廉署凍結(jié)了呂樂在港的約3000萬元資產(chǎn)。為了擺脫廉署的追捕,呂樂決定再次移居和香港沒有引渡條例的臺灣。廉署無法拘捕呂樂歸案,只能向法庭申請凍結(jié)其資產(chǎn)。呂樂的家人多次向香港政府提出訴訟,要求解凍資產(chǎn)。1986年至1987年間,這些物業(yè)先后被解凍,由政府代為出售,所得款項由政府和呂樂家人共同管理。
呂樂及其同僚被人稱為“五龍”,他們在加拿大成立了“五龍公司”,從事貿(mào)易和地產(chǎn)投資。他們在加拿大花6000萬元買下了占整個街道的一排辦公大樓,驚動了當局,對五龍公司施加壓力?!拔妪垺庇谑菍⒐娟P(guān)閉,轉(zhuǎn)往臺灣。
“五龍”到了臺灣后,財富不再需要遮掩,他們夜夜笙歌,并四處投資購買樓盤、夜總會和餐廳,出手相當闊綽。后來,他們受到臺灣當局的警告,才有所收斂。呂樂平時喜歡和同樣“流落臺灣”的前部屬及探長飲茶,其中包括港星曾志偉的父親曾啟榮。他的妻子和小女兒一直陪他留在臺灣,剩下7個兒子都在加拿大。他所居住的敦化南路豪宅是超過30年屋齡的老公寓,鄰居甚至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五億探長”。而在臺灣30多年來,媒體始終拍不到晚年呂樂的照片。
《呂樂傳》變成《雷洛傳》
香港電影界對拍攝以真人真事為背景的黑道電影一向顧忌甚多,《雷洛傳》得以開拍,全仗著拍攝此片的著名電影人向氏兄弟與呂樂有親戚關(guān)系。向氏兄弟的父親向前,曾是戴笠手下的國民黨情報1人員,官至少將,在香港注冊成立義安工商總會。1953年,港英政府證實義安工商總會是三合會組織,取消其社團注冊,向前被迫遷居臺灣。此后其子向華炎等成為地下活動的黑道組織“新義安”的負責人。正因如此,有人甚至說呂樂昔日在警界的風光,有向家的暗中幫忙。呂樂對此當然一口否認。
縱然如此,向家兄弟在開拍《雷洛傳》時也要先和呂樂商量,呂樂要求不可用真名,所以《呂樂傳》就變成了《雷洛傳》。而呂樂看了《雷洛傳》,最不滿意的是影片中警察居然拿警帽去收保護費。他說:“警察怎么可能這樣去收錢,像個乞丐?!彪娪暗倪@種演繹,看來確實傷了他當年威風八面的形象。
(《環(huán)球人物》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