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家境貧困的農家小子。懷揣80元錢闖蕩都市,成了一名電工;幾年后,他在北京站穩(wěn)了腳跟,不僅承攬了奧運會主場館“鳥巢”的輕電氣安裝工程,而且,他的人生故事還將被搬上建國60周年獻禮勵志大片《暴雨將至》,更被導演指定主演他自己,于是他被網友們認為是“王寶強第二”和2008年度最“牛”的農民工。
家貧輟學,農家小子闖蕩都市打磨生活
1979年,譚雙劍出生在河北邯鄲市一個小村莊,父母都是農民。譚雙劍學習成績優(yōu)秀,可由于家窮,初一還沒念完就輟學了。1996年,譚雙劍不顧父母勸阻,獨自乘火車去了上海。由于人生地不熟,他餓著肚子去勞務市場十來天,結果都沒能找到工作,只好敗興而歸。
從上?;丶抑?。他又盯上了北京。18歲那年,他懷揣母親東挪西借來的80元錢,踏上了去北京的列車。到了北京已是深夜,他被幾個男人帶到了黑店里,在搜身時,幸好他急中生智把剩下的三十塊錢藏進鞋里才躲過一劫。
!g--天,他去飯店想謀個服務員的工作,因為沒文憑又不會寫字而被拒之門外。為了節(jié)約錢。譚雙劍來到附近一座大橋下,在橋洞里住了幾天,后來連被子、衣服也給小偷偷走,他只好用撿來的報紙當被子,裹緊衣裳在橋洞里盼著天亮。
第五天,用僅剩的5毛錢,譚雙劍乘坐公交車去了香山附近的勞務市場,在那里,他找了個當泥瓦小工的活。在蓋房拉電線時,他被電給“咬”了一下。不過,這次觸電讓他明白了不懂電的后果,他發(fā)誓,一定要把這個看不見的東西弄明白。
拿到工錢那天,譚雙劍第一件事就是到書店里買有關建筑電工方面的書籍。每天學習之余,有不懂的地方還悉心向人請教。很快,譚雙劍就能獨立操作了,一些包工頭在做電工活時也開始叫上他。
1998年的一天,一個包工頭找到譚雙劍,讓他湊點人接下北京西站的工程。單槍匹馬的他一口應下,連夜到工地湊了30人,每天天不亮就開工,夜里12點才收工,終于搶出了工期。那一年,他還不滿19歲。就這樣,譚雙劍也當起了工頭,“游擊”式地開創(chuàng)著自己的事業(yè)。
自信拼搏,力挫群雄把活兒干到鳥巢
幾年的摸爬滾打,譚雙劍的隊伍越來越大,接手的工程也越來越多。幾年間,他不斷地給自己“充電”,拿到了項目經理資格證、工程師資格證,其中不少工程還得了優(yōu)質獎項。在業(yè)界,譚雙劍的名氣逐漸大了起來。
2004年底,北京2008年奧運會主場鳥巢各項工程開始招標,譚雙劍也想去試一下,當他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工友時,工友們都覺得沒信心。但譚雙劍沒有泄氣,獨自帶上有關資料報了名,對方一看是譚雙劍的名字。便豎起大拇指:“你就是譚雙劍,在行業(yè)里我曾聽說過你的名字,不錯!”
沒幾天,他收到了參與競標的通知,在后來的幾輪競爭中,他的施工隊過五關斬六將,最終承攬到了鳥巢電氣工程的1/3。
接下來,譚雙劍便從自己的施工隊伍中挑選了技術精湛的100多名工人參與鳥巢的電氣工程建設。這一干就是三年多,2007年底,他承攬的弱電工程終于勝利完工。2008年3月3日,鳥巢的電氣工程全面試燈,他和他的100多名工友終于見證了自己辛苦1000多個日日夜夜的勞動成果。
2008年6月28日,鳥巢舉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禮,譚雙劍作為鳥巢的一名建設者,也榮幸地被邀請參加了這一盛大的儀式,他的名字還被刻在了國家體育場落成紀念柱上。
面對自己的成功,譚雙劍沒有保守自己成功的秘訣,他說,一個農村孩子要想闖蕩成功:第一、能吃苦耐勞,有知識就奉獻知識,沒知識就要奉獻汗水,干啥事也別怕苦別怕累。第二、工作認真,勤奮好學,干哪一行一定要愛哪一行,必須敬業(yè)。第三、敢于面對。敢于拼搏,有了機會不要錯過,只要有信心、有決心一定能夠干出事來。
(《戀愛·婚姻·家庭》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