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家中,有三張?zhí)厥獾恼掌晃艺洳仄饋?。照片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拍攝,其中的主要人物是毛主席,與他合影的分別是我的祖父、我的父親,還有我。每當我凝望著這三張照片時,思緒便飛到了久遠的過去,那是一段段難以忘懷的美好往事。其中我祖父伍如春與毛主席的合影照片是1919年初夏原長沙湖南第一師范學校一些校友在一起照的。照片上一共有二十一人,第一排坐在地上,第二排坐在凳子上,第三排站著。我祖父位于第一排右數(shù)第二個,第二排左數(shù)第三人即是毛主席,那時他剛從北京經(jīng)過上海回到湖南長沙。
我父親伍云甫與毛主席的這張照片對我和我的家人來說是一個意外之喜。我父親是1904年出生的,在我祖父的鼓勵下于1920年考上衡陽第三師范,上學是免費的。在這個學校,父親開始接觸到一些宣揚歐洲革命思想的書。1922年,毛澤東同志到衡陽三師作過一次關(guān)于社會主義的講演,父親聽了以后,很受教育,遂于次年加入了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畢業(yè)后他回耒陽縣當教師,參加縣里的革命活動,并于1926年4月入黨。
當教師一個月有二十塊大洋收入,但黨組織那時需要有人專門搞黨的工作,當時耒陽縣黨組織的負責人對我父親講:“你是要當黨員還是要當教員?要當黨員就辭去教員?!苯Y(jié)果父親就辭去教員專門搞黨的工作了。后來父親參加了1927年的秋收起義和1928年的年關(guān)湘南起義,1930年被黨組織派到上海黨中央特科四隊學習無線電通信技術(shù),1931年初被派到贛南參加創(chuàng)建中央紅軍電臺的工作。那時我父親在中央紅軍總部工作,經(jīng)常能見到毛主席。當毛主席得知我父親的父親是伍如春時說:“伍如春的兒子也來參加革命了!”
我祖父比毛主席大十五歲,當年在長沙第一師范卻與毛主席同年級。雖然祖父與毛主席的關(guān)系還不錯,毛主席稱他為“伍大力士”,但祖父當年家中上有老母,下有妻小,所以沒有跟隨毛主席參加革命,這也成了他一生的憾事。他在新中國成立后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其中訴說了家中生活困難。當時毛主席給我祖父回了一封信,在信中表示對祖父家中“困難甚念”,并寄去當時的舊幣三百萬元并言“聊助杯水,如有急需尚望續(xù)告”。1955年春節(jié)團拜時,毛主席見到父親伍云甫,他問:“你為什么不給家里寄錢?”其實那時實行供給制,我父母的津貼并不多,但還是每個月給湖南老家寄二十五元錢。
我父親從1931年初到1950年一直在黨中央機關(guān)工作,但我們家中卻從來沒有他與毛主席合影的照片,這也成了我家的一個遺憾。這種遺憾直到又過了幾十年,在2003年才得以彌補。
2003年在準備紀念毛主席誕辰一百一十周年的時候,我所在的中直機關(guān)工委準備搞一個圖片展覽。有一天,新中國成立初期專門為毛主席照相的侯波同志在清理毛主席的照片時,突然對幫助整理的一位工作人員說:“這里有一張伍書記的父親與毛主席的照片,你們趕快洗出來給伍書記送去?!边@樣我就得到了毛主席與我父親握手的這張照片。從照片上看,毛主席是在接見一個什么會議的代表,他正握著我父親的手與他說話。
我特別珍視這張照片,所以,我一直把它掛在我家客廳最顯眼的位置。
我與毛主席的合影拍攝于1946年1月1日,地點是在中央軍委所在地延安王家坪,我那時才六歲多。一個三十三人的合影現(xiàn)在大致能確定身份的有二十二人,其中有我父母和我岳父,而我正好站在毛主席的左前方。這張照片是2004年7月在軍事博物館展出的《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展覽上用的,但當時把照片的時間地點都注錯了,我向展覽的主辦方提出來,他們就把這張照片摘下來送給我了。于是我也把它掛在我家客廳的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