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速描:何道洪,中國陶瓷藝術大師,1943年出生在紫砂故里丁蜀鎮(zhèn),孩提時便耳濡目染紫砂陶藝,啟蒙年歲時即鐘情紫砂。也許是天資與時運的共鳴,16歲就進江蘇省宜興紫砂廠。先后拜名藝人王寅春和有“陳鳴遠第二”美譽的裴石民為師學藝。他的作品以氣貫長虹、體態(tài)古雅、渾厚、對比巧拙相間等要素為亮點,使紫砂為素器、花器面目一新,蘊集于一身的“神、氣、力、韻、趣”流暢天成,揮灑恣意,無不體現其作品登峰造極之境界。
早就聽說宜興有一位紫砂大師,人品、壺品堪稱絕品。他也被宜興紫砂界親切稱為“厚道洪”。但也有人說他名氣大了,架子也大了,不好請。2008年12月底在廈門“海峽兩岸紫砂論壇”上,我們有章見到了這位頗具傳奇色彩的紫砂大師——何道洪。
架子大?——我想花更多的時間做壺
在論壇的空隙,我們找到正在一旁休息的何大師,希望能和他聊聊他的壺、聊聊他的生活,他馬上就答應了。完全沒有外界傳聞的“架子”。當我們開玩笑說起“架子大”這個話題時,他不僅沒有絲毫生氣,還笑著說: “只要是對中國紫砂文化事業(yè)有推廣和促進作用的公益活動,只要時間允許,我都會盡力去參加。只是現在各種各樣的紫砂活動太多,有些商業(yè)味太濃,甚至純粹是邀請我來撐門面,我就一定不會去參加。有時間我更愿意呆在工作室里做壺,現在喜歡我作品的藏家要等三五年才能拿到他們想要的壺,時間太長了,所以我有時間還是專心做壺,商業(yè)活動就不參加了?!?/p>
矛盾、失落?——好作品都不屬于我
何道洪的作品都是孤品,絕不重復。在他創(chuàng)作高峰時期的作品里,我們可以聆聽到他那種心手雙暢、壺不驚人決不罷休的執(zhí)著;而在他中壯年時期的作品里,所謂的“造型”、“工藝”已然妙含無跡,渾若天成。這一切都源于何道洪半個世紀以來,擇先賢手澤而融古通今、立足當今傳統(tǒng)又入乎古而出乎古的創(chuàng)作之路,讓每一個對他的作品翹首以待的藏家總能在漫長的等待之后而喜出望外。
每一件作品問世,對何道洪來說是最開心,也是最矛盾和失落的時候。開心的是自己的構思創(chuàng)意終于如愿成型了,矛盾失落的是從作品完成的那一刻起,它就不屬于自己了。因為有藏家已經等候了許多年?!懊棵客瓿梢粋€作品,真是又興奮又失落,連我兩個女兒都經常和我開玩笑說,老爸,你的壺只有在做的過程中是屬于你的,完成了就不是你的了?!焙蔚篮榇笮?。
為何不做代工壺?——我享受創(chuàng)作的過程
何道洪在宜興有個外號叫“厚道洪”,對于這個稱謂,他只是憨笑著說,“這是對我最大的肯定和鼓勵,人無信不立嘛?!痹谝伺d,做代工壺似乎已經不是什么秘密,也常有人勸何道洪,都已經年過半百了,名氣也大了,為什么不找一兩個功底好的年輕人幫你打打下手,你只需要按照你的風格再修整修整,不用做得那么累,一年又能多做好幾個壺,買你壺的人也不用辛苦地等那么多年。
對此,何道洪的解釋是,每一次的創(chuàng)作都是看著自己腦海里的雛形在自己手中一步一步地變成真實的作品。創(chuàng)作者其實是在享受這個過程,在過程中體驗“化腐朽為神奇”的美妙感受,“找人代工就享受不到這個美妙的過程了,作品只是一個結果而已,我是在過程中追求和證明自己的價值。”正是秉承著這樣的執(zhí)著理念,幾十年來,何道洪做壺都是親歷親為,每天做壺不怠。即使是繼續(xù)了“何氏風格”的兩個女兒的作品,他也絕不會拿來修修整整,然后刻上自己的印章,“我不能剝奪她們的創(chuàng)作成果,那是她們要追求和證明的人生價值,我這個做父親的更多的是要給她們做一個榜樣?!?/p>
什么是何氏風格?——從國粹中融會貫通
在紫砂界,一直為藏家所津津樂道的“何氏風格”是何道洪在博取名家之長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追求“力感”和“氣韻”的獨特風格,不僅是前無古人,目前也是無人可及?!昂问巷L格”的形成一方面是憑借他自己的天賦和悟性,孜孜不倦地苦練內功。另一方面也與何道洪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情有獨鐘密切相關。
不做壺的時候,何道洪喜歡做三件事,一是聽京劇,興起時還會哼上一兩段;其次是書法,每天也都要練上一兩個小時;最后則是太極,每天早晨練太極是他從1968年開始堅持到現在的習慣,風雨無阻,不曾間斷過。
無論是京劇、書法還是太極,都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華,當它們遇上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另一“國粹”——紫砂,便在何道洪匠心獨運的創(chuàng)作中體現出獨特的“力感”和“氣韻”。何道洪的作品在于他將壺的黃金比例把握到極致,壺身盈潤渾厚,壺嘴和壺把那種靜臥的力量仿佛呼之欲出。整個壺韻、氣、神躍然而出。就像他所鐘愛的太極拳一樣,剛柔并濟,變化莫測,信手拈來,一氣呵成。
在陶都紫砂史上,時大彬、陳鳴遠、陳曼生是紫砂藝術的一座座豐碑。究其根本,是他們對紫砂有著自己的理解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成為社會、歷史崇尚的格體,成為人們審美的主體?!昂问巷L格”能否成為一個“格體”、“主體”,將來的歷史自有定論。但毋庸置疑的是,今天的何道洪已經為我們展現出一個蘊集“神、氣、力、韻、趣”為一體的紫砂世界。
作品賞析
大僧壺——大僧壺取意為僧,整器造型通體圓潤,壺身、壺紐、壺嘴、壺把、底臺等無一棱角、夾縫等傷人或納垢之處,充分表達了大僧的圓融通達、兼容并蓄的內涵。本壺以黃龍山原礦底槽清泥科制作,端握舒適、出水順暢,審美情趣與宜茶功能兼?zhèn)洹?/p>
道鼎壺——道鼎壺似缸如甕像鼎,力拔千鈞,氣勢逼人。總體設計以圓為本,形其鼎,蓄其道,意念無窮,一種豪邁的氣概躍然壺上。道鼎壺的把、底、嘴三者線條統(tǒng)一,風格統(tǒng)一,都取壯而不臃、碩而有力者,線條與壺身照應得較自然,出嘴處呈收勢。下把貼緊處呈出勢,把與嘴的呼應成動勢而非整勢,顯得穩(wěn)定泰然、剛勁有力、神采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