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13日的“中國電信移動終端產業(yè)合作高層論壇”上,中國電信向人們宣稱:今年5月份要實現3G手機(CDMA2000EVD0制式)的規(guī)模商用,全年新增3500萬用戶(這意味著CDMA手機的市場容量將達到5000萬部),力爭三年內使CDMA用戶達到l億左右。這一連串的豪言壯語再度興奮了整個CDMA產業(yè)鏈的神經。
易主中國電信之后,本已日薄西山的CDMA終于有了起死回生的希望。轟轟烈烈的C網招標,800億元的投資計劃,3G牌照的正式發(fā)放,中國電信接手后采取的一系列動作,讓人們對已然“失寵”的CDMA重新找回了信心——就在幾個月前,身為終端老大的華為還曾為贏得C網招標不惜采取飽受詬病的“超低價”攬標。
如果一切如人所愿,中國電信的CDMA·2000順利發(fā)展,與中國移動的TD-SCDMA和中國聯通的WCDMA一起進行良性競爭,或許我國離真正的3G商用時代將不會遙遠。顯然,實際情況往往會與表面現象存在差距。對CDMA來說,更大的挑戰(zhàn)似乎并非來自其它兩位競爭對手,這條產業(yè)鏈內部存在的問題,或許才更值得關注CDMA產業(yè)的人們深思。
“目前CDMA手機的成本還是比GSM的要高,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闭搲?,威盛副總裁蔣建平指出,形成CDMA成本高的原因有:專利技術的入門費用,提成費用,以及不同廠商的提成費用存在巨大差異等等。而問題的根本便在于CDMA產業(yè)鏈上游廠商高通對專利的壟斷。
這其實并不是新話題。高通的“飛揚跋扈”在業(yè)內早已不是什么新聞,幾乎所有與CDMA產業(yè)相關的廠商都聽聞過或者領教過高通的“剝削”。既擁有1400多項有關CDMA的專利,又為該產業(yè)芯片壟斷供應商的大鱷,高通不僅要向進入CDMA領域的芯片及手機廠商收取約為100~200萬美金的入門費,還要按手機銷售價格收取4.5%左右的提成費用。高昂的專利費讓高通賺了個盆滿缽滿:2008年,高通從專利費上獲得的收入占公司營收的40%以上。這在業(yè)界是絕無僅有的。
在一個產業(yè)當中,某個環(huán)節(jié)卡殼必然會影響整個產業(yè)鏈的良性發(fā)展。在高通的“盤剝”下,CDMA的成本高居不下——目前市場上一款同樣配置的手機終端,基于高通芯片的CDMA手機最終成本要比基于聯發(fā)科芯片的GSM手機成本高出20%以上,這導致每況愈下的手機行業(yè)的利潤更為有限。不僅如此,有些運營商如澳大利亞的Telstra已經出于節(jié)約成本的考慮放棄CDMA轉向了WCDMA;而世界最大的CDMA設備商阿朗和北電均已裁減了CDMA部門。 可以想見,如果高通依舊“我行我素”,CDMA的發(fā)展將會受到嚴重制約。事實上,今天的高通已經嘗到了獨斷專行的“惡果”:訴訟不斷、盈利能力下滑并被迫停止盡管優(yōu)秀卻讓運營商“敬而遠之”的UMB無線技術(CDMA在后3G時代的演進技術)的研發(fā)。在CDMA產業(yè),高通正在失去具備“囂張”的資本。
如果說這種局面對于高通是一種積累而成的必然限制,那么對于中國電信及其他產業(yè)鏈相關廠商來說則顯得有些凄涼——CDMA顯然已經對高通有了太多的依賴。此時,發(fā)展自己民族的專利和技術成為中國通信業(yè)的強烈呼聲,當然這畢竟任重而道遠。就目前看來,逼迫高通降低專利費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而這需要CDMA產業(yè)鏈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