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平大棗,又稱婆棗,是我縣著名特產(chǎn),為棗區(qū)農(nóng)村的支柱產(chǎn)業(yè)之一。 但目前存在樹勢普遍衰弱,病蟲害嚴重,以及花期、坐果期常有不利氣候的影響等,導致大量蕾、花和幼果脫落,造成減產(chǎn)甚至絕產(chǎn)。應采取以下措施。
①春季拉枝。阜平大棗枝條生長直立,幼樹易旺長,內(nèi)膛郁閉,通風透光不良,成花結果困難,應在生長季節(jié)用撐、拉、別等方法開張枝條角度,改善光照條件,緩和樹勢,促進成花坐果。
②保護葉片。春季棗樹萌芽后,噴5%的高效氯氰菊酯,防治棗步曲、棗粘蟲等食葉和卷葉害蟲。噴10%的吡蟲啉防治棗癭蚊。5月底噴15%的掃螨凈2500~3000倍液,防治紅蜘蛛等。花期噴藥會誤殺傳粉昆蟲,禁止噴藥??刹扇涓赏克幍姆椒ǎ涸诰嗟孛?0em左右,刮去樹干上寬lOom左右的老皮,涂50~100倍氧化樂果,用塑料薄膜包扎,也可達到防治蟲害的效果。秋季為防止葉片早期落脫,應及時防治棗銹病和褐斑病。對棗銹病,可于發(fā)病期噴粉銹寧1000倍、多菌靈800倍、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或代森錳鋅1000倍液進行防治。并于7月上旬、8月上旬發(fā)病高峰期,各噴1次1:1:200倍波爾多液,以控制病害發(fā)生。8月中旬后每隔10天噴1次殺菌劑,連噴2~3次,可有效的防治褐斑病。
③花期噴水、噴赤霉素等。花期干旱或遇干熱風時,每天傍晚噴水,共噴3~4次,保持花期空氣相對濕度60%~80%,滿足花粉萌發(fā)的需要,防止“焦花”;花開30%時,噴施15-20mg/L赤霉素1~2遍,均可提高坐果率。赤霉素不要在中午高溫時使用,以免發(fā)生藥害。弱樹不宜噴施?;ㄆ趪?.3%~0.5%的尿素、磷酸二氫鉀和0.2~0.3%的硼砂,補充營養(yǎng),并結合人工放蜂,對提高坐果率均有明顯效果。
④摘心。對中心干和主、側枝延長枝,于7月上旬至中旬末進行摘心;對結果枝組的棗頭,于5月中旬留1—2個二次枝、二次枝留2~3節(jié)重摘心,可顯著提高產(chǎn)量。
⑤開甲。對樹勢較旺的棗樹,可在盛花期距地面30cm高的主干上,選光滑無疤處環(huán)剝。環(huán)剝寬度為樹干直徑的1/10,不可過深傷及木質(zhì)部。環(huán)剝時選晴而無風的天氣,開甲后1周用150倍滅幼脲3號涂剝口1次,或用塑料布包扎或用粘土密封切口,防治甲口蟲害。保證開甲后20~30天傷口即可愈合。
⑥加強肥水管理,增強樹勢。秋季落葉前后,株施優(yōu)質(zhì)腐熟農(nóng)家肥25—50kg,或按斤果斤肥的標準施肥。春季萌芽前,株施速效氮肥0.25~0.5kg;萌芽后,追施氮磷鉀復合肥;花后幼果膨大期也要及時追肥,每次追肥后要及時灌水。葉面追肥每隔10~15天噴1次0.3%~0.5%的尿素或磷酸二氫鉀,共3—5次,以滿足萌芽、開花坐果期枝、葉、花、果生長同步進行對養(yǎng)分的需求,提高花芽質(zhì)量和坐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