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到28歲,財富積累的基礎“黃金十年”。在這里,我們將見證一個人的成功理財之路。本期,20歲的王小偉將一掃之前的頹勢,拿出學習專業(yè)知識的精神研究網(wǎng)店賺錢之道!
沒錯,19歲時王小偉從理想跌進了現(xiàn)實:原來開網(wǎng)店并不像自己想的那么簡單!但既然倒在了現(xiàn)實里,那就要想辦法在現(xiàn)實中爬起來。大三上半學期,王小偉幾乎花了全部的課余時間撲在網(wǎng)店上,不是賣,而是一家一家地看,看別人如何賺到錢,學習經(jīng)驗。
PART1. 王小偉的經(jīng)商博客
11月17日 18:03
觀察了N多網(wǎng)店,也充當買家感受了幾把,還跟一些賣家交流信息,我總算找到了一些經(jīng)營的技巧。
印象最深的是,那天我在淘寶上看到另外一家店,商品幾乎跟我的一模一樣,不論是款式還是質(zhì)地。他的定價平均比我高出30塊錢,但在“本期累計銷售”一欄中,出售的件數(shù)竟已達到15件,而我的記錄卻是3。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淘寶不是自由市場,打的不是價格戰(zhàn)。事實上,要售出更多商品的關鍵在于,網(wǎng)店能夠讓更多人關注、點擊、收藏,信譽值不斷攀升才是硬道理。
我腦海里突然蹦出一個很冒險的想法:為了讓我的店得到更高的關注度,我決定改價錢!原價80元的裙子,這次我在價錢后面大膽地加上了一個“0”。我不是在抽風,只是想利用網(wǎng)站首頁上價格菜單的“升序排列”。我心里明白,800塊的價格根本不可能售出,但這樣至少可以讓我的店在“升序排列”里脫穎而出,會讓很多人抱著“什么樣的裙子這么貴”的念頭進來看看。事實上,店里其他商品的定價普遍偏低,一旦他們進來看到,就不愁賣不出去商品。
這個方法果然很靈。半個月的時間,我就賣出了近1000塊錢的商品,相當于從前三四個月的銷售量,而且賣家信譽處的紅心也不斷增加。哈哈,以這樣的趨勢來看,“李嘉誠第二”還是有戲的!
12月4日 20:38
這段時間,我對自己賺錢自信滿滿,但消費的心也蠢蠢欲動——有點兒小錢就想花,難道是人的劣根性?
從這個學期開始,宿舍里流行起玩“傳奇”,一種需要花血本砸錢買裝備點數(shù)的游戲。剛開始我忙著張羅網(wǎng)店,沒有心思去想。但最近網(wǎng)店上了正軌,看到寢室里的哥們兒天天玩得熱火朝天,我也有種手癢的感覺。
“小偉,你現(xiàn)在可是有錢人,出點兒血,買個新裝備吧,多酷!”
我聽著室友的慫恿,看著酷酷的裝備,真的有種去取錢的沖動。但當我想起最初開網(wǎng)店時的慘狀,還有早晨天不亮就要起來去拿貨的辛苦,突然覺得:辛苦賺來的錢花在這里,真的很不值!
我很感謝開網(wǎng)店的經(jīng)歷,不是因為賺錢,而是它讓我明白了賺錢有多么辛苦。如果是從前,揣著老爸老媽給的生活費,沒準兒我還真能“傳奇”一把,但現(xiàn)在,對著自己的血汗錢,我舍不得。
12月31日 23:40
新年將至,我送給自己最好的禮物——一萬元存款。
PART2. 20歲的理財心理
1.面對挫折時……
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心理素質(zhì)優(yōu)良的成功者具有以下三個特點:(1)面對現(xiàn)實從容不迫,敢于直面問題;(2)興趣廣泛,喜歡搜集各種信息;(3)有控制外界事物的能力,愿意做出嘗試和改變??梢哉f,王小偉在網(wǎng)店經(jīng)營上,能夠挺過最初的積累期,這三點素質(zhì)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首先,在網(wǎng)店銷售額極低,身邊人勸他放棄,自信心受到極大打擊的前提下,王小偉并沒有真的撂挑子不干,而是找準了自己的癥結所在——網(wǎng)店點擊率不高,因此賣不出去商品。認識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因此,他向著成功又邁進了一步。
然后,對于理財來說,最重要的素質(zhì)在他身上得到凸顯——愿意收集信息,取長補短,而不是閉門造車,一意孤行。很多人認為,理財就是管錢,銷售就是賣貨,這個只要懂得簡單的加減法就能搞定。其實不然,最終的結果往往以失敗告終。這樣想的人并不是沒有理財?shù)奶熨x,而是沒做好理財?shù)男睦頊蕚?,那就?理財也是一門學問,需要用專業(yè)精神去學習!
最后,王小偉的大膽嘗試為他贏得了成功。事實上,心理學家將一類人的性格總結為T型性格,具有這類性格的人喜歡冒險,愿意嘗試突破。這種性格特征也是理財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2.面對成功時……
對于理財這件事,最艱難的不是挫折時,而是初嘗成功的那一刻。因為此時,人往往會有壓力驟然減輕想要放縱的沖動,自律這種心理品質(zhì)就變得極為重要。
心理學著作《少有人走的路》里面提到:自律是艱苦而復雜的工作,你需要擁有足夠的勇氣和判斷力,必須學會推遲滿足感,把眼光放遠。比如像王小偉那樣,約束自己的欲望,沒有花錢玩游戲。其實,這也是理財心智成熟的體現(xiàn),因為這必須在欲望、責任、目標等各種沖突間取得平衡,而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則就是“放棄”——我們必須為了更長遠的獲得,放棄眼前的一些不切實的需要。這對人的心理是個考驗。反言之,如果通過了這個考驗,那么就在理財路上前進了一大步。
PART3. 20歲理財支招
1.設定一個存款的基數(shù),這個數(shù)字完全由自己來決定。譬如王小偉設定的是一萬元,因為這個數(shù)目可以帶給他安全感,那么在存款到達一萬元之前,就要節(jié)制自己一切不合理的消費。
2.確定“必須消費”與“非必須消費”,去買東西之前列表,不買表內(nèi)沒有的商品,減少無意識消費。
3.延遲性消費。如果遇到額度較大的消費,最好不要當場決定,而是給自己三天的思考時間,這樣可以避免沖動性消費。
圖/魏克 編輯/張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