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草。斷壁。頹垣。
我無法想象也不敢去想象這些畫面拼湊在一起時將是怎樣一種震撼,就如同我無法揣測,也不愿去揣測每一道落在這片廢墟的目光后包裹著的是怎樣一種情感,但我卻分明感受到了那即便隔了一個多世紀,也無法減輕的來自每一道目光的重量。
就如同古巴比倫的空中花園一樣,圓明園曾那樣輝煌地站立在華夏的大地上,那樣驕傲地站立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夢中。然而是八國聯(lián)軍的錚錚馬蹄,是那來自大陸彼端的炮火硬生生地擊碎了那個夢。當敵軍的大火蔓延了整個北京城,三日不滅的火光中,燒毀的不僅僅是圓明園,更是千百年來中國所積淀起來的睥睨天下的驕傲。圓明園的墻倒下了,華夏民族曾不可一世的自信與霸氣也倒下了。那場大火僅僅只燒了三日。不,遠遠不止。一個多世紀過去了,那滔天的火光仍讓我們驚心,我們?nèi)栽谀腔鸸獾年幱跋轮t卑地活著。誰也不敢忘卻那段歷史,不敢,更是不能。不忘國恥,振興中華。那激昂的吶喊,那從民族內(nèi)心深處爆發(fā)出來的聲音曾激勵了多少顆熾熱的心。
正因為如此強烈的情感,如此強烈的對于歷史對于民族精神的執(zhí)著感,當橫店傳出要重建圓明園的消息時,才有那樣多的反對聲從四面八方響起。
圓明園是橫在千千萬萬中國人胸口永遠的結(jié),傷的太重,刀口太深,使我們至今仍無法釋懷。
然而如此執(zhí)著,究竟是中國的幸還是不幸呢?
在大國的舞臺上,中國是如此年輕,蓬勃而充滿朝氣,但那年輕的軀體內(nèi),流淌的卻是延續(xù)了上千年文明的血液。昨天、今天、歷史、現(xiàn)在,時代要求我們以更為理智、冷靜的眼光態(tài)度來處理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
當越來越多的聲音斥責橫店重建圓明園是無視歷史的存在,打著歷史的名號來玩轉(zhuǎn)商業(yè),以娛樂的態(tài)度來觸及民族意識時,他們曾想過重建圓明園對中國過于沉重的歷史情結(jié)、過于認真的民族精神將鑿開怎樣一扇天窗?歷史固然不可以重演,廢墟自然還是要存在的。而橫店只是在遠離北京的一塊土壤上搭蓋曾存在于千千萬萬個中國人心中的夢,再現(xiàn)那曾經(jīng)登峰造極的中國園林藝術(shù),一個曾積淀了幾千年的民族霸氣。
何況僅僅是建立在國仇家恨上的民族意識是強大的也是脆弱的,而唯有放下歷史的重擔,坦然地面對昨天與今天,民族意識才能找到一個更為牢靠的根基。橫店重建圓明園,當廢墟與繁華同時呈現(xiàn)時,當昨天的昨天、昨天、今天得以有機會同臺再現(xiàn)時,難道不是對歷史的另一種緬懷與更為深刻的思考嗎?
中國磕磕碰碰地走了幾千年的路才走到了今天,以后還將如此一直走下去。過重的歷史負擔只會讓這條路更加艱辛。昨天、今天,只有平和處理,坦然面對,我們才會有更加開闊的眼光,才會走得更快更遠。
橫店重建圓明園便是我們放下心結(jié)的開端。
[福建師大附中高二(9)班
推薦老師:陳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