伎,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解釋為“婦人”,后來成為靠歌舞來立身的女子的代稱。作為一種重要的音樂文化現(xiàn)象,伎樂滲透到了唐代社會的各個階層和領(lǐng)域,宮廷有宮伎,軍營有營伎,官府有官伎,私家有家伎,店鋪有商伎。
宮伎指的是在宮廷中專門為皇帝表演歌舞大曲的樂伎,她們代表著唐代歌舞的最高水準,像念奴、何滿子、米嘉榮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因演唱燕樂而成為宮廷第一歌手的念奴,歌唱激越清亮,被唐玄宗贊為“每執(zhí)板當席,聲出朝霞之上”。唐玄宗曾讓二十五個樂工吹小管為念奴伴奏,仍比不過她優(yōu)美嘹亮的歌喉,詩人元稹在《連昌宮詞》中據(jù)此寫了這樣的詩句:“飛上九天歌一聲,二十五郎吹管逐?!毕鄠鳌赌钆珛伞肪褪菫橘澝滥钆鞯脑~調(diào),意在贊美她的演技。何滿也是當時罕見的歌者,不知何故被玄宗皇帝賜死,臨死前作歌以贖死,終不得免。所作歌聲音凄慘,催人淚下,白居易曾作《何滿子》詩一首:“世傳滿子是人名,臨就刑時曲始成。一曲四調(diào)歌八疊,從頭便是斷腸聲?!边@首歌后來就起名《何滿子》,曾廣為傳唱。晚唐詩人張祜有《宮詞》詩:“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讓人聞之辛酸落淚。
營伎是供鎮(zhèn)守各地的軍事武官娛樂所用的樂伎,有“掃眉才子”之稱的薛濤就是唐代著名的營伎。薛濤因識音律、善詩文,劍南節(jié)度使韋皋就破格把她召到帥府侍宴賦詩,薛濤遂成為成都著名的營伎。薛濤和許多邊關(guān)軍官和詩人有唱和往來,如元稹、白居易、劉禹錫、王建等?!赌霖Q閑談》:“成都薛濤者,營伎中尤物也。元微之治蜀,屢陪宴。”元稹驚服薛濤的才華,引為知己,以詩相贈:“言語巧偷鸚鵡舌,文章分得鳳凰毛。紛紛詞客皆停筆,個個公侯欲夢刀。”王建也曾為薛濤賦詩:“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樹下閉門居。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lǐng)春風總不如?!倍紝ρ奈牟山o予了極高的贊譽。
家伎是上流社會私人蓄養(yǎng)的樂伎,“十萬人家火燭光,門門開處是紅妝”。唐代的許多貴族文人家中都有家伎,大詩人白居易就是非常突出的一個,他在家中蓄養(yǎng)了十幾名家伎,其中小蠻和樊素是最出眾的兩個。唐代孟棨《本事詩》:“白尚書姬人樊素善歌,伎人小蠻善舞。嘗為詩曰:‘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年既高邁,而小蠻方豐艷,因為《楊柳》直詞以托意,曰:‘一樹春樹萬萬枝,嫩與金色軟于絲。永豐坊里東南角,盡日無人屬阿誰?!卑拙右椎母杓糠睾托⌒U,一個能歌,一個善舞,后以“小蠻樊素”為歌伎的代稱。
《新唐書·禮樂志》載:“玄宗既知音律,又酷愛法曲,選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園。”梨園是唐玄宗教練歌伶舞伎的地方,后世稱戲班、戲院為梨園,稱演員為梨園弟子。宮伎們表演的節(jié)目,比較有名的如外族的《西涼樂》《龜茲樂》《高麗樂》,歌舞大曲《霓裳羽衣》《涼州》《六幺》,舞蹈《胡騰》《劍器》《蘭陵王》等。這些伎樂在唐詩中留下了鮮明的印記,不少詩人的詩句中都提到了伎樂名稱,更有詩人以伎樂為描寫主題,著名的如杜甫寫有《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白居易寫有《霓賞羽衣舞歌》,李端寫有《胡騰兒》,給人以極大的美感。
唐代樂伎還把文人們創(chuàng)作的詩歌納入流行曲調(diào)中,促進了優(yōu)秀唐詩的傳播。據(jù)唐代薛用弱《集異記》載,王之渙、高適和王昌齡到酒店飲酒,遇到幾個梨園樂伎唱曲宴樂,三人就私下約定以樂伎演唱個人所作詩篇的情形定詩名高下。結(jié)果三人的詩都被唱到了,而其中最美的一個樂伎所唱的就是王之渙的《涼州詞》,王之渙很是得意。這就是著名的“旗亭畫壁”的故事。
唐代的樂伎地位低下,命運多為不幸,年老色衰后大都被遺棄?!澳喝コ瘉眍伾?。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就是這樣一個典型,遭遇令人同情。
[作者單位:河北深澤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