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皖之茶,我以為是很出名的。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霍山黃芽以及祁門的紅茶、屯溪的綠茶,名聞遐邇,備受廣大茶友之交口稱譽。沏上一杯綠茗,品悟清味時,忽然想起散文家周作人的茶道。他說,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話來說,可以稱作“忙里偷閑,苦中作樂”,這八個字的解說,真是透徹巧妙極了。除了解渴時的牛飲,多數(shù)時候,人們在閑暇之中的吃茶,未必意在止渴與果腹,而是在賞鑒其香與色,以及大自然賦予給我們的某種韻味。這種韻味是一種什么味道呢?起先可能只是微苦,苦盡甘來,苦后回甘,苦到極處,便也是甜到極處,甜在苦中,而樂從中來。
就是這位文化名人,在另一篇《吃茶》中寫過這樣的話,他說,從前有一個朋友,送給他好些六安的茶,又在南京一個安徽的朋友那里吃到太平猴魁,都覺得很好,但是以后不可再得了??梢?,周作人先生對于六安瓜片和太平猴魁的好感之甚。前些年,我到被稱作“黃山情侶”的太平湖觀光時,聽當?shù)氐膶в谓榻B,猴魁的極品就產(chǎn)生在那云霧繚繞的懸崖山壁上,那是一個名字叫做肖坑的地方。因古時人在采摘時危險,于是請來攀援能力強的猴子為之,茶因此而得名。關于六安瓜片,我在梁實秋先生的《喝茶》中見過,他把六安瓜片與北平的雙窨、天津的大葉、西湖的龍井、四川的沱茶、云南的普洱、洞庭湖的君山茶,武夷山的巖茶相提并論,如數(shù)家珍。不僅如此,就是在這篇千字小文中,再次提及說:“有朋自六安來,貽我瓜片少許,葉大而綠,飲之有荒野的氣息撲鼻。其中西瓜茶一種,真有西瓜風味?!贝四瞬柚兄N楚,所幸每到新茶上市時,我的六安同事以瓜片相贈,我在品飲之前,讀到了精裝盒上的詩句:“示病維摩無不病,在家靈運已忘家。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毙≡娭挥兴木洌瑓s句句用典,用之形容六安瓜片,足見其品位非凡。我讀此詩后,不免心動,飲一杯,也確如廣告所言:清香淡雅,回味悠長。
我的故鄉(xiāng)安慶以及其所轄的幾個縣,也是產(chǎn)茶勝地。有親人或朋友從老家來,總要捎上幾斤新茶供我享用。我從小在望江縣長大,望江因“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古雷池著名,也有著豐富的物產(chǎn)。我們圩區(qū)的后山就出上好的茶葉,而且那后山自古就有了個與茶葉有關的好聽的名字,謂之“香茗山”。與望江鄰近的幾個縣也出好茶,如我的祖籍桐城,是個文都,歷史上著名的桐城派出于此地。在桐城,沒有人不知道這么兩句話,叫做“紫來橋下水,龍眠山上茶”?!巴┏切』ā辈杈彤a(chǎn)自桐城的龍眠山,該山平均海拔八百米,峰巒疊嶂,銀瀑飛濺,松竹掩映,蘭花滿坡,是有機茶生長的天然基地。春季蘭花吐蕊,茶樹吸入蘭花幽香,因而此茶獨具蘭香,飲之香氣馥郁彌漫。
桐城出過父子宰相,明清之際“桐城小花”屢屢被御封為朝廷貢品。我讀過桐城著名詩人陳所巨的詠茶詩《祁紅屯綠》:“重重霧,如素絹鶴羽/如絲絲縷縷的情思/蘭花的氣氛蕩漾/紅了祁門,綠了屯溪//新安江煙霞流縷/山如翠螺蒸騰靈性/茶香淺藍淺藍/那茶香在枇杷黃的四月流啊//紅紅綠綠有綠竹青松之韻/以黃雀的舌尖舔春的面頰/醉人之茶先醉了江南古風/陸羽也醉在《茶經(jīng)》上了//天穹如青龍杯蓋/那山水是景德鎮(zhèn)描金細瓷/將祁門屯溪泡了/有中國味,有古典味/品盡天南地北也都是家鄉(xiāng)滋味?!边@首詩雖然寫的是祁門和屯溪的茶,但對于“桐城小花”來說,同樣也使我嗅到那蕩漾著的蘭花氣氛,品出了“中國味,古典味,家鄉(xiāng)味”。幾年前,詩人陳所巨曾來過銅陵,我拜見他時在想,莫非是這香茶與文化的融合,而使他得山水之靈氣,日月之精華,茶香之氤氳,詩意之濃郁?
與桐城為鄰的岳西縣,有一種茶叫“岳西翠尖”,我在新品上市時曾得到過,其芽嫩,葉香,花塵曲,色蕊黃,溶朝霞互泡,邀明月相飲,“徒來名士能評水,自古高僧愛門茶”是也?!疤烊A谷尖”是安慶太湖縣的茶,它采用高山無污染茶園鮮葉為原料制作,其形似稻谷,色澤綠潤,滋味鮮爽,清香高長。原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著名書法家趙樸初先生生前懷著對家鄉(xiāng)的深情,欣然揮筆而成《詠天華谷尖茶》:“深情細味故鄉(xiāng)茶,莫道云蹤不憶家。品遍錫蘭和宇治,清芬獨賞我天華?!碧h九田鄉(xiāng)栗樹村曾是我單位的扶貧點,每次我去聯(lián)系工作時,承蒙主人沏茶,我都能享用那清淡而甘香的風味。
我平素喝茶不講究,粗枝大葉即可,但自從品過各地的清茗之后,則口舌生香,甚至于每出差外地,都想傾阮囊之所有,而端坐茶室以大快朵頤。幾個好友相聚,充滿著親熱的氣氛,大伙兒閑談古今,縱論世事,暢敘友情,而有好茶相伴不亦樂乎?離開故園既久,朝思暮想,忽然打開老家捎來的茶,把一腔情思相泡,或能緩解心頭的鄉(xiāng)愁和別緒。如有茶相佐而使茅塞頓開,啟迪思維,那就好了。這個要求雖然不高,但是正如魯迅先生所說: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
責任編輯 劉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