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人早就發(fā)現(xiàn):上有所好,下必甚之。作為一個管理者,你獎勵什么、懲罰什么,無疑就是向世人昭示你的價值標準。
考核和獎勵,是一個常被提及的話題。
米契爾·拉伯福是一個從車間里成長起來的管理者。在長期的管理實踐中,拉伯福得出結(jié)論,當今許多企業(yè)、組織之所以無效率、無生氣,歸根到底是由于它們的員工考核體系、獎罰制度出了毛病。對今天的組織體而言,其成功的最大障礙,就是我們所要的行為和我們所獎勵的行為之間有一大段距離——人們往往會去做受到獎勵的事情。
中國古人早就發(fā)現(xiàn):上有所好,下必甚之。作為一個管理者,你獎勵什么、懲罰什么,無疑就是向世人昭示你的價值標準:你的下屬、員工,或者認同你的價值標準,努力做你希望他做的事,成為你所希望他成為的那種人;或者不接受你的價值標準,脫離你的企業(yè)、組織而去;或者就是陽奉陰違、投機取巧。
所以,作為一個管理者,建立自己正確的(即符合企業(yè)、組織根本利益的)、明確的(即不是模棱兩可、搖擺不定的)價值標準,并通過獎罰手段的具體實施,明白無誤地表現(xiàn)出來,應該是管理中的頭等大事。
拉伯福說,企業(yè)在獎勵員工方面最常犯的有十大錯誤:
1.需要有更好的成果,但卻去獎勵那些看起來最忙、工作得最久的人;
2.要求工作的品質(zhì),但卻設下不合理的完工期限;
3.希望對問題有治本的答案,但卻獎勵治標的方法;
4.光談對公司的忠誠感,但卻不提供工作保障,而且付最高的薪水給最新進的和那些威脅要離職的員工;
5.需要事情簡化,但卻獎勵使事情復雜化和制造瑣碎的人;
6.要求和諧的工作環(huán)境,但卻獎勵那些最會抱怨且光說不練的人;
7.需要有創(chuàng)意的人,但卻責罰那些敢于特立獨行的人;
8.光說要節(jié)儉,但卻以最大的預算增幅,來獎勵那些將他們所有資源耗得精光的職員;
9.要求團隊合作,但卻獎勵團隊中的某一成員而犧牲了其他的人;
10.需要創(chuàng)新,但卻處罰未能成功的創(chuàng)意,且獎勵墨守成規(guī)的行為。
我們每一個管理者都要牢記,正如拉伯福所說:在表現(xiàn)與獎勵之間建立起正確的連帶關系,是改進組織運作的唯一要訣。管理大師卡耐基說過:“我年紀越大,就越不重視別人說些什么,我只看他們做些什么?!?/p>
編 輯 陳 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