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經理的研究對象是上市公司,諾亞的研究對象是基金經理基金經理構建的是股票池,諾亞構建的是資產管理公司庫
金融產品篩選——溝通供需的橋梁
在諾亞看來,金融產品的篩選,是搭建一座供需雙方的橋梁。
客戶確定了自己的理財目標,按照自己的資產規(guī)模、風險偏好和投資限制等,制定理財規(guī)劃方案。方案要落地,要配置各種金融產品,如不動產投資、固定收益類產品、權益類投資等,配置什么樣的金融產品?這是個問題。
金融產品像其他產品一樣,成千上萬,目不暇給,令人眼花繚亂;私募基金作為高端金融產品,由于法律法規(guī)限制及其本身運作的特點,更是被披上一層神秘面紗,多不足為外人道也。
諾亞的一個重要角色,就是為投資者篩選出合適的金融產品,搭建一座投資者與金融產品供應商之間的橋梁。
篩選標準
以私募資產管理公司為例,諾亞篩選在篩選金融產品時,主要從公司層面和基金經理層面進行分析。
公司層面
公司實力如何:如注冊資本多少、團隊數量與質量如何?
公司處于怎樣的發(fā)展階段:是初創(chuàng)、磨合、發(fā)展,還是已經成型、穩(wěn)定?
公司組織形態(tài)如何:是合伙制、公司制,還是個人主導?
公司資產管理規(guī)模大小:是大、中,還是小?
基金經理層面
主要考察基金經理的投資經歷。其投資理念如何?比如是“自上而下精選行業(yè)”,還是“自下而上精選個股”等。投資風格如何?是保守、穩(wěn)健,還是積極。過往業(yè)績如何?等等。
諾亞調研方法與產品推出時機
諾亞會對資產管理公司進行實地拜訪,對基金經理進行訪談,進行外圍研究和持續(xù)跟蹤等,對金融產品供應商進行調查研究。諾亞特別強調對私募資產管理公司的深度了解。
諾亞會根據金融產品供應商的投資理念、風格與市場環(huán)境考慮問題,當這些因素相契合時,擇機推出。比如諾亞沒有在大盤6000點時推出但斌先生主持的港灣證券市場集合信托計劃(而且是5年期),而是在目前不到3000點時推出該產品。
選擇實例
以上海證大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證大)為例,具體地說明諾亞是如何“看上”它。
1、公司實力:資產管理規(guī)模有20億元,旗下基金總計10只,其中與上國投合作4只,平安3只,華寶3只。
2、基金經理:朱南松
男,1966年生,籍貫江蘇。上海證大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裁、公司創(chuàng)始人,蘇州新高董事、西安國際信托董事和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理事等。
學歷:中國人民大學學士;1992年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研究生部經濟學碩士畢業(yè);2008年獲復旦大學哲學博士。
從業(yè)經歷:P992年從業(yè);1994年至今,在證大任高管,有15年從業(yè)經驗。
投資業(yè)績:1994年成立的內部職工基金到2007年,年均復合收益率47.6%;2007年在中國私募基金排行中,為信托組第一名。
優(yōu)勢:證大和朱南松先生對中國資本市場系統(tǒng)性風險把握能力強,有經歷過多次牛市熊市轉換的經驗。
投資理念:
“科學、客觀、長期、組合”是證大穩(wěn)健經營的原則。
“項目、時機、價位、組合”是決定成功的四大要素。主流板塊,主流行情;投資“股中股”。
3、市場契合度
2008年A股市場最大風險:系統(tǒng)風險。
眾多大事件:國內出現雪災;臺灣大選;汶川地震;奧運會;大小非解禁;通脹;人民幣升值;從緊貨幣政策,等等。國際上有次貸危機;越南通脹;美國大選;高油價、弱勢美元。
證大公司:有雄厚的資本實力;穩(wěn)定的團隊,公司發(fā)展處于成型或者穩(wěn)定期。
基金經理:朱南松先生投資理念清晰;投資經驗豐富;系統(tǒng)性風險把握能力強。
在中國資本的風雨中,和資本市場的“老兵”在一起,這是諾亞選擇證大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