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至親至愛的相繼離世,讓這位以征戰(zhàn)四方為業(yè)的梟雄生了“人生苦短,及時行樂”之心,從此醇酒美人,聊度余日, 還是生意人的一場宣傳秀?
7月26日,58歲的郭臺銘“雙喜臨門”。
一個是迎娶30多歲的舞蹈老師曾馨瑩,另一個是宣布捐出個人財富的十分之九給社會。外界關于“臺灣首富”(注:排名有變化了)的續(xù)弦猜想可以到此結束;而他的慷慨,也遠遠超出之前所做的慈善承諾。以捐出的財富計算,郭臺銘僅次于華人世界的首富李嘉誠。
消息打得媒體界有些措手不及。然而,多少令熟悉郭董的人感到欣慰——穿著阿瑪尼西服的郭臺銘沒有“基因突變”,還是那個穿著沒有牌子的夾克衫、每天深夜開著高爾夫車在位于深圳的“領土”上巡視的郭大老板。
坊間之前曾有一個笑話:如果一個IT業(yè)記者2006年忽然被外星人劫持,喪失記憶,等他恢復記憶見到如今的郭臺銘,一定會神經(jīng)分裂:冷血、獨裁、暴君、無情的剝削者,忽然成了周旋于數(shù)位女明星之間,與美人們公開玩曖昧、傳緋聞的超級風流鉆石王老五;素被人嘲笑“沒有品味”、不懂得享受的郭臺銘,在知天命的年紀,變成了風月場上的“高手”。
在這場歷時一年半的“阿瑪尼”秀里,郭董走得高潮迭起,媒體界跟著口水四濺,公眾們看得眼花繚亂。而故事卻有了一個讓人想象不到的結局。
成吉思汗的“粉絲”
郭臺銘曾經(jīng)說過:“阿里山的神木(臺灣最著名的風景)之所以大,4000年前種子掉到土里時就已決定了,決不是4000年后才知道的?!?/p>
神木的故事,也是郭臺銘自己的故事。從他身上,你可以看出一部臺灣的代工經(jīng)濟如何披星戴月、成為全球產(chǎn)業(yè)鏈重要角色的輝煌家史。從70年代的外貿(mào)小配件,到80年代電子時代的個人電腦OEM、ODM,到如今消費電子的EMS,郭臺銘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生于1950年的郭臺銘是一個海員家庭的長子。從小家境貧寒,1966年進入臺灣“中國海事??茖W校”學習,靠半工半讀完成學業(yè)。服完兵役后,郭臺銘在復興航運公司當業(yè)務員。1973年2月,郭臺銘靠著母親資助的10萬元新臺幣,與朋友在臺北縣創(chuàng)立了鴻海塑料企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塑料產(chǎn)品。不過一年時間,因經(jīng)營不善,原股東逐一退出,企業(yè)成了郭臺銘的全資公司。
當時黑白電視機剛剛在臺灣地區(qū)興起,郭臺銘便從制造黑白電視機選臺的按鈕做起。這時的鴻海不過是個規(guī)模只有30萬元新臺幣的小公司,僅有15名員工。1975年,易名為鴻海工業(yè)有限公司。1977年,公司開始扭虧為盈,郭臺銘立即從日本購買設備建立模具廠,為日后發(fā)展奠定基礎。其后他又陸續(xù)投資建立了電鍍部門與沖壓廠。
20世紀80年代,世界進入個人電腦時代,郭臺銘靠所掌握的成熟模具技術,以連接器、機殼等產(chǎn)品為重心,力行“量大、低價”的競爭策略,迅速占領市場。1982年公司再度更名為“鴻海精密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郭繼續(xù)投資1600萬元進入計算機線纜裝配領域。1985年,郭在美國成立分公司,開始在臺灣之外開拓市場,并創(chuàng)出“FOXCONN”品牌。至此,郭臺銘已經(jīng)成功打造出他的“連接器王國”。
代工的“王道”就是大客戶、大訂單和成本控制。從上個世紀90年代起,歐美、日本的電子巨頭們進入轉型期,把制造端外包給最有效率的電子專業(yè)制造服務商成為一種產(chǎn)業(yè)趨勢。郭臺銘看準了這一點,把目標客戶直接鎖定為IBM、英特爾、康柏等國際大公司。
對競爭對手,他一律以敵人視之。鴻海爭奪大客戶的霸氣和韌勁,讓同行們感到恐懼,臺灣科技界稱他為“梟雄”。為拿到康柏公司的訂單,郭臺銘只身赴美,每天提著公文包賣連接器,后來索性在康柏總部旁投資建了一個成型機廠,康柏的新設計當天就能看到模型,最終獲得了康柏的長期訂單。
1995年,當邁克爾·戴爾來華訪問,郭臺銘看準他會是只超強潛力股,以安排戴爾與他熟識的地方政府官員見面為交換,獲得駕車送戴爾去機場的機會,然后,又在途中安排了一次戴爾參觀他工廠的小插曲。如今,鴻海已成為戴爾最大的供應商之一。
盡管根據(jù)行業(yè)的保密協(xié)定,鴻海的客戶名單一直是個秘密。但從各方了解,除了康柏和戴爾之外,蘋果、任天堂、惠普、摩托羅拉、諾基亞、索尼等公司都委托鴻海為他們生產(chǎn)產(chǎn)品。
在臺灣的電子代工圈子里,如果施振榮是教父型,張忠謀是技術型,那野路子起家的郭臺銘就是軍閥類型的。對此,他振振有詞:“民主是最沒有效率的管理。民主是種氣氛,讓大家都能溝通。但是在成長快速的企業(yè)里,領袖應該帶著霸氣。”
15世紀南征北戰(zhàn)的成吉思汗是他心目中的偶像,而鴻海就是一座紀律嚴明的現(xiàn)代軍營。每一個進入富士康的基層員工上崗前都必須接受軍事訓練。而對于部將們,郭臺銘的要求更為嚴格,他隨時向他們提問,如果答不上來,罵人的話立刻脫口而出,然后,這些身家千萬的富翁們就乖乖地在會議桌前罰站。郭臺銘下達的命令,即使遠在地球另一端,相關負責人也要在8小時內(nèi)做出回應,沒有時差的,則必須在15分鐘內(nèi)答復。富士康的干部會議就像軍官團開會。
雖然嚴厲苛責,郭老板卻賞罰分明,對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員工與技術骨干從不吝嗇,動輒給予巨額獎金。近幾年,每年年末鴻海員工聚餐,大老板提供的獎品總值都高達數(shù)億元新臺幣,頭獎高達數(shù)千萬元。
這一代電子代工行業(yè)的創(chuàng)業(yè)者大多極為勤奮。而郭臺銘更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他認為自己就該是公司最早一個來上班,最晚一個下班的。每天堅持至少工作15小時。即使晚上下飛機,他也會馬上趕到公司,加班到三更半夜更是家常便飯。然而,他不以為苦,“比起以前一天就睡三個小時,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享福了?!?/p>
“我這輩子都是在逆境中,如果不是逆境,我還覺得不過癮”,“鴻海就是打不死的地瓜和蟑螂”。
萬劫不復做惡人
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郭臺銘的強勢、獨裁、霸氣和苛責的管理風格,將鴻海帶向當仁不讓的“代工之王”,成為臺灣電子代工產(chǎn)業(yè)一只最兇猛的巨獸,也讓他成為臺灣最有爭議的商界人物。
在微利的代工行業(yè),鴻海依靠管理和規(guī)模創(chuàng)下40%的高利潤率,讓同行難以望其項背。鴻海上市后,郭臺銘自然是股東熱烈追捧的對象。但在社會和媒體眼中,郭臺銘和他的鴻海卻始終被列入“形象不佳”的行列。
十多年前,圈外很少有人聽說過郭臺銘這個名字。多年以來,他一直低調(diào)地拓展自己的版圖,遠離大眾。然而規(guī)模大如今天的鴻海,郭老板已經(jīng)很難逃離媒體和公眾的視線。他有個“三不”原則,即不接受采訪、不參加公開活動、不任意拍照。只有每年6月的股東大會上,記者們才有機會看到這位首富的身影,和投資法人、外資企業(yè)聽上一堂郭董的“電子業(yè)未來前景與布局”的年度大課。
而對于媒體的指摘,郭臺銘素來橫眉冷對,甚至有搞“恐怖威脅”的嫌疑。
2006年8月,《第一財經(jīng)日報》的記者報道了富士康血汗工廠。被激怒的鴻海繞過《第一財經(jīng)日報》,對做這篇報道的記者和記者的直屬上司提出起訴,索賠3000萬元人民幣,并要求法院凍封結二人財產(chǎn)。雖然,事件最后以“索賠一元”不了了之,然而鴻海咄咄逼人的強硬激起了大陸媒體對其“仗財壓人”的強烈反感。這一切當然都在郭臺銘的授意之下。
早在此前,鴻海就數(shù)次和媒體交惡。2004年4月29日,臺灣《工商時報》記者一篇涉及鴻海的報道也曾觸怒郭臺銘。郭遂向臺北地方法院提供1000萬元擔保金,訴請“假扣押”記者財產(chǎn)3000萬。局面最后鬧到臺灣記者協(xié)會為此發(fā)起萬人聯(lián)署活動,并透過國際記協(xié)等團體發(fā)函給包括戴爾、新力公司、諾基亞、惠普等鴻??蛻?,提醒國際知名品牌慎選“代工廠商”,不要下單給漠視人權、打壓新聞自由的企業(yè)。
至于對揪著他私生活不放的八卦傳媒,郭臺銘更是強硬到底。他曾多次在公開場合破口大罵《蘋果日報》的業(yè)主黎志輝,甚至揚言“等上市,把所有的股份都買下來”,或者等他退休后辦一份《鴻海日報》,直接干掉《蘋日》!
2007年,郭臺銘告香港《壹周刊》的女記者臧家宜敲詐勒索案,當事人竟在現(xiàn)場被捕。案情撲朔迷離,各方人物在法庭上相見,各有說法,堪稱一部臺灣版的《羅生門》。正當雙方爭執(zhí)不下時,一位名叫楊人凱的前鴻海員工浮出水面——被炒掉而對郭臺銘心生怨恨的鴻海員工,不是一個小數(shù)目。
對于自己的性格,甚少反思的郭臺銘堅持認為自己講的是理、情、法?!肮咀罡叩睦婢褪俏业牡览??!?/p>
“我的缺點就是比較沒有耐心。所以我開除同仁后常感到后悔,就是因為我沒耐心聽完對方解釋?!绷硗猓拔页3;ê芏鄷r間在矯正同仁們的錯誤,而沒花時間在鼓勵他們的優(yōu)點。也許是中西文化上的不同,我覺得這個人就是因為我愛他才說他的缺點。”
“我的第三個缺點直話直說。造成現(xiàn)在別人不愿扮的壞人都叫我去做,讓我現(xiàn)在常當壞人,萬劫不復!”
“代工之王”的阿瑪尼新裝
2006年年底開始,郭臺銘忽然間性情大變,成為了橫掃港臺大陸八卦娛樂雜志頭版的頭牌男主角。
與劉嘉玲坐機出游,和林志玲大跳充滿性暗示的熱舞探戈,與關之琳雙雙現(xiàn)身于上海的酒吧;隨后又和劉美人十指相扣出現(xiàn)在王菲、李亞鵬的“嫣然天使基金會”慈善晚宴,當場砸500萬買下梁朝偉的玉缽;接著,又向媒體又公開自己擇偶的三個條件——“名字中要有一個玲字”。
往日不愛打扮的郭臺銘,如今現(xiàn)身臺北的阿瑪尼專賣店。為了接待他,該品牌店足足推遲了三個小時的關門時間。
是至親至愛的相繼離世,讓這位以征戰(zhàn)四方為業(yè)的梟雄生了“人生苦短,及時行樂”之心,從此醇酒美人,聊度余日, 還是生意人的一場宣傳秀?一時間,外界一邊追蹤最近的八卦新聞,另一邊紛紛猜測——郭大老板究竟發(fā)了哪門子瘋?
如今看來,郭大老板的事業(yè)意圖變得清晰起來。其實,2006年年底,郭臺銘就宣布進軍影視業(yè),將投資百億元新臺幣、拍攝百部影視作品,并在家鄉(xiāng)山西省投資1億建巨大的“富士康影視城”。
都說“隔行如隔山,”且不談影視娛樂業(yè)和電子制造業(yè)如何相差甚遠,郭臺銘的“代工之王”正如日中天,為何要這般急迫地轉型到其他產(chǎn)業(yè)?
這背后是鴻海的“盛世危機”。雖然前些年憑借整合帶來的規(guī)模效應和嚴格管理一路凱歌,臺灣的國際級代工企業(yè)早已面臨成長極限的挑戰(zhàn)。2007年,鴻海集團營收超過400億美元。然而,過去每年成長30%以上的日子已經(jīng)一去不返。
為了尋求更多的獲利空間,臺灣的代工企業(yè)一直在全球范圍尋找更低廉的制造成本并遷移。1988年,郭臺銘邁出了他人生中最關鍵一步,西進內(nèi)地,在深圳開辦了首家工廠,又在華東地區(qū)建立完整的生產(chǎn)供應鏈體系。無數(shù)低工資工人的血汗造就了郭臺銘的鴻海帝國,而郭臺銘和他的鴻海集團也已把勞動力成本降到了最低,再無下降空間。
隨著內(nèi)地勞資環(huán)境的變化,富士康這兩年在內(nèi)地屢屢因工人勞動時間嚴重超標、低薪待遇而處于丑聞漩渦之中。郭臺銘曾公開表示嚴格遵守《勞動法》,但外界普遍認為,此番表態(tài)不過是“作秀”。前些年,在富士康等工廠,每月加班時間超過《勞動法》規(guī)定的36小時幾乎司空見慣。鴻海已經(jīng)開始朝越南、東歐等較中國內(nèi)地成本更為低廉的區(qū)域轉移投資。
為了擺脫處于價值鏈低端的現(xiàn)狀,臺灣的許多國際級代工企業(yè)大談科技創(chuàng)新,紛紛設立研發(fā)中心。鴻海也在建設研發(fā)總部,也有了“科技時代”。但對研發(fā)的價值和地位,“實用主義”至上的郭臺銘始終抱著一種懷疑的態(tài)度?!肮饪扛呖萍寄艹燥埖脑?,納斯達克就不會哀鴻遍野了!”
而各種人生突變,可能也是這一“轉型”的原因。再未雨綢繆的算計,再剛硬的心,也抵不過一個世事無常。
登上財富和地位之巔之后,郭臺銘隨即遭遇了一系列人生變故:本最有希望接班的胞弟郭臺正年僅40撒手離世,而自己的一雙兒女無心繼承家族事業(yè),鴻海如今后繼乏人;尤其是相濡以沫的發(fā)妻林淑如因乳癌不幸病逝。這些都讓這個以南征北戰(zhàn)為人生樂趣的“幕府將軍”多少有些心灰意冷。
林淑如曾陪伴著郭臺銘度過最艱難的打拼歲月。這段30多年前的浪漫故事不輸給任何一部瓊瑤?。簺]錢、沒學歷的窮小子結識了臺北醫(yī)學院的?;娓患仪Ы穑S后一見傾心、窮追不舍,最終贏得美人芳心;這對戀人沖破種種阻擾,歷經(jīng)五年的堅持,最后,“公主和灰小伙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婚后兩人非常恩愛。發(fā)達之后的郭臺銘少不了花花草草的“逢場作戲”,生性堅韌、賢淑善良的林淑如雖然苦惱,都一一包容下來。當年舊情人陳崇美和郭臺銘糾纏不清、拍下性愛光碟要求分手費時,林都曾出面幫助處理。而在臺灣商圈里,郭臺銘寵愛妻子也是出了名的。
遙想當年兩人新婚之時,興奮的郭臺銘對妻子說:“我一定要事業(yè)有成,成為臺灣最富有的人,還要坐著我們自己的游艇,在我們自己的小島上安心快樂地的生活……”
可惜,他只猜對了部分結局。就在他登上《福布斯》排行榜,成為臺灣最有錢者的第二日,林淑如就撒手離去。郭臺銘悲慟莫名,嘆息:“上帝對我不公平?!彼3Hチ值膲災辜罀?,一次墓園附近的公路封鎖,他甚至翻墻而入。
如今,新人已如玉。與曾馨瑩大婚之前,在林淑如兩周年忌日上,郭臺銘帶著家人到墓園祭掃,把兩人結婚的舊照擺放在棺槨上,擺上林生前最愛吃的蒸面及素包子,待了幾個小時后才神色黯然地離去。
其實,冷眼旁觀郭臺銘曾公開獻殷勤的那幾位影視圈女星,都是和曾經(jīng)的郭太相去甚遠的類型。精明如郭臺銘,當然知道什么樣的女人最適合做他的老婆,什么樣的女人只可調(diào)調(diào)情、跳跳舞。對于曾馨瑩,郭的評價只有一句——“她身上沒有一點錢味?!眱扇饲娜话l(fā)展之時,正是“郭林戀”傳得最沸沸揚揚的時候。
但是,“在我心里排第一位的始終是林淑如,沒有改變?!惫_銘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