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美國影片《功夫熊貓》借動物群象演繹江湖武俠勵志故事,它強烈的中國味道不僅體現在烏龜、龍、熊貓這些含有褒義的物象,還表現在滲透著中國傳統(tǒng)的儒、道、釋精神文化。
[關鍵詞] 電意象 意蘊 儒道釋文化
最近在國內余熱未息的《功夫熊貓》贏得中國觀眾的心。老少通吃。還給以儒家思想延續(xù)千年的中國帶來了幽默感??鋸埜阈Φ难哉Z、動畫制作的生動表情、中國武俠的經典套路。緊貼中國觀眾的心,這部由美國夢工廠制作的影片究竟體現了哪些中國經典文化呢?
一、耳熟能詳的中國物象
影片精心挑選了一些帶有特殊寓意的動物群像,它們受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認可,符合中國人慣常接受的寓意。烏龜大師在影片里是一個長壽、未卜先知的智慧者的形象,中華民族的龜崇拜源遠流長。在古代中國,龜象征祥瑞、長壽、神靈,它跟龍、鳳、麟三者并稱“四靈”或“四神”。夏商周時期,用龜占卜、預測吉兇禍福成為當時一個文化現象。甲骨文就是刻在烏龜的板甲上的文字。《周易》卣?!笆笾敗敝f,《禮記·禮運》提到:“麟體信厚,鳳知治禮。龜兆吉兇,龍能變化?!薄渡袝ご笥碇儭防锼磳⒍U位於禹時提到用龜占卜,《尚書·大誥》里周文王給后人傳達天意,用“大寶龜”象征國家安危,《詩經》亦有多篇描寫龜卜的情景,屈原《離騷》、楚辭《卜居》也有對占卜文化的生動描繪,漢代司馬遷的《史記》里有《龜策列傳》。《淮南子》上載女媧煉石補天時。將龜比喻為縮小了的天地等等。同時關于龜象征著長壽史書上也有很多記載?!痘茨献印氛f:“龜之千歲?!痹谥袊耖g常以“龜齡鶴壽”來喻長壽。中國道家談論得養(yǎng)生之道離不開龜的啟發(fā),不同于一般動物,龜不吃不蝎,靠調養(yǎng)氣息生存,道家養(yǎng)生講求“氣”。道家氣功中有龜息之法。認為“氣”是萬物生成的根源、生命之源。
龍為中國觀眾所熟悉,離不開龍文化。影片圍繞“神龍戰(zhàn)士”(或譯為勇猛五將)最佳候選者展開。龍是中國的象征,意味著剛強勁健、自強不息、創(chuàng)造與光明。龍的形成與演變有很長的歷史過程,《周易》六十四卦的開篇第一卦《乾》卦。提到潛龍、見龍、飛龍、亢龍等“六龍”形象,不斷出土的器物尤其是商代的青銅器皿上不乏正在演變的龍,它與中國千年來的宗教和政治脫不了干系。從最早的秦始皇被稱為“祖龍”。劉邦作為“赤龍”斬蛇的神秘故事,龍與封建帝王聯(lián)系越來越緊密,到明清時期愈演愈烈。龍成為帝王威嚴的標志,在片中“神龍武士”意味著能擔當大任、斬惡鋤奸、救民于水火、江湖泰斗的正義化身。龍的形象逐漸影響到建筑、服飾文學、繪畫等領域,影片中神龍秘籍所在地是在宏闊莊嚴的大殿。殿內有數根金色盤龍柱。殿中央有環(huán)環(huán)相套的漸次高進型藻井,井內是一條口銜卷軸的向下俯視的龍,龍的下方是一方如明鏡般的水池。這一經典造型大致脫胎于建于明朝的故宮太和殿,殿內“6根金柱分兩排。每根柱上纏繞著一條昂首張口的巨龍……殿頂中央有藻井。井內雕有盤龍口銜寶珠俯首下視”。
熊貓是中國的國寶幾乎全球皆知,憨態(tài)可掬討人喜歡:貍貓師傅座下“盛怒五杰”——虎、猴、鶴、蛇、螳螂,它們的武術套路根據不同體型特征及優(yōu)勢而有所不同,分別是威猛、靈巧、輕盈、陰柔、果斷。即它們各具特色的王牌功夫招式。這些應該是對在國際享譽甚高的金庸武俠的借鑒,《倚天屠龍記》中的“昆侖三圣”、“武當七俠”,《天龍八部》里“燕云十八騎”、虛竹的“梅蘭劍竹”四女徒,《射雕英雄傳》里的“江南六怪”、“漁樵耕讀”,《笑傲江湖》中的“梅莊四友”等等。無一不是對江湖中某一武士集團賦予能彰顯其人格特點或武術招式的名稱。所以此片中我們看到了典型的熟悉的中國功夫及稱呼。
二、貫穿始終的儒道釋文化
影片滲入最多的是道家文化。道家主張?zhí)撿o、物我兩忘,烏龜大師曾說“你的思想就如同水,我的朋友,當水波搖曳時,很難看清,不過當它平靜下來,答案就清澈見底了,”一席話表達了一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內心無比平靜,就如同莊子所說的形如枯木。心如明鏡,靜聽天籟。紛繁復雜的世事中,唯有心如止水,才能看清真相:只有閉目塞聽,“靜觀玄覽”。才能有所領會。
“絕巧棄利”、“絕勝棄志”、“大巧若拙。其用不屈”,阿波體態(tài)臃腫。行動遲緩,憨厚愚笨,雪豹太郎武功更高、野心勃勃,但他成不了神龍武士。道家思想以無欲、不爭、虛靜、自然等為特征,即使太郎得到《神龍秘籍》。也悟不透其中的奧妙。不禁令人想起金庸武俠的《射雕英雄傳》,極具天賦的楊康始終敵不過愚鈍憨厚的郭靖,緣由在于一個心術不正、一個正義慷慨,一個欲壑難填、一個無欲不爭。也是一樣的道理。
老子還說過,“大道無名、大音稀聲、大象無形”、“無劍勝有劍”。神龍秘籍是整部影片的核心,超出意料之外,卷軸一片空白,對于技術和武功至高境界的詮釋完全是東方式的,無招勝有招——中國功夫的最高境界。同時,熊貓父親傳給他湯的秘訣是什么都沒有,沒有秘方就是最好的秘方。
莊子主張“安排去化,八于廖天”,烏龜大師升天的唯美情景暗契此意?;ò陣@飛舞、盤旋上升,形神俱滅,與萬物劃一。道家“自然造化說”強調流動變化的自然而然?!按蟮乐芰髡f”強調流動變化的周而復始、無有止息,因為如此,莊子將人生夢境之間的周流變化視為物化,即不同生物之間的相互轉化?!洱R物論》中“莊周化蝶”的故事便是如此,弄不清是莊周夢間自己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夢見自己變成莊周。無論是蝴蝶還是花瓣輕盈自在的飛舞,象征著道家逍遙游蕩、悠閑自在、任意回旋、無掏無束的大道。烏龜大師安適于造物者的安排。坦然面對死亡,將自己融入那寂寥無聲、自然而然的變化之中。這種善生善死、隨和年月流逝、與大道融合為一的心態(tài)顯示了道家的智慧。
道家哲學的是非之辯這么說?!拔餆o非陂,物無是非。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莊子認為,站在大道的高度上看,無所謂“是”,也無所謂“非”,以自己角度看,自己一方為此而對方為彼,換個角度看情況就不同了。影片中烏龜大師聽到手下匯報“外面?zhèn)鱽聿缓玫南ⅰ睍r,它平靜的反應道“消息就是消息,無所謂好壞?!敝捞稍姜z往回奔時,它似早已預感。表現得不慌不忙,說明了道家的觀點:一切都是有規(guī)律的,要順其自然,順應天道,不妄為。
儒家文化尚道德至善,追求仁義境界。在儒家教育里,仁、義、禮、智、信。智排位第四,且受限于仁、義、禮??鬃印墩撜Z》中有“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義以為質”,可見這位儒學大師對三者的重視程度。簡言之。道德評判標準以仁為本,道德判斷先于能力判斷。《功夫熊貓》里,比起高超的武藝和過人的膽識,神龍武士更需要的是是否具有高尚的品德。太郎武功卓絕,人脈上又是貍貓的養(yǎng)子兼徒弟,占盡一切有利條件,可以說是權威烏龜大師的第三代弟子的最佳傳承者。但太郎不符合“親親”原則中的“孝悌”和“禮”,為了得到《神龍秘籍》大逆不道、殺父弒師:還將整個山谷夷為平地,為一己私欲而屠戮眾多無辜百姓,這違背了儒家“仁愛”的信條,所以神龍武士不是它。烏龜大師選擇的是笨拙、憨實、因意外摔落到現場的肥波,它擁有謙遜、忠誠、正直的美德。熊貓成為真正神龍武士不是一帆風順的,它無任何武功根基。甚至不是貍貓座下“盛怒五杰”的對手,曾一度受到他們的嘲諷、奚落、驅逐,面對挫折它也退縮過、患過暴食癥,正所謂“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勤能補拙、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執(zhí)著這些都是它堅持的品質。
行俠仗義、懲惡揚善的美德。與儒家主張的入世精神契合。片頭熊貓夢中大俠頭戴斗笠、手持武器一副深不可測的樣子,它行走江湖專打抱不平。事實上。它與太郎較量前。疏散和平谷的居民,后來打敗和平的威脅者。成為正義、和平的守護者。深受百姓愛戴,他既成全了自己,也拯救了黎民蒼生,頗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儒家信條味道。另外,與熊貓同門的“盛怒五杰”,同樣也有敢于挑戰(zhàn)邪惡、擔當重任的品質。熊貓在接受訓練時,它們已經去半路阻擋逃獄回翡翠宮的太郎。
影片除了汲取儒道文化的綜合體,還涉及佛家思想。烏龜大師找貍貓談話時,它的居所里亮著一排排蠟燭:烏龜大師身上還體現了佛學的智慧——未卜先知、深邃洞徹一切、指點迷津,這通常是佛家得道高僧才有的境界,它洞悉了太郎內心的陰暗——潛藏的貪欲。奪取了原該屬于他的榮譽,后來太郎果然本性畢露,不思悔改反而變本加厲。佛家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報應之說,仁厚的毫無競爭優(yōu)勢的熊貓夢想成真,殺氣過重、貪婪過度導致太郎沒有好下場。應驗了不忠不義必遭唾棄、貪欲膨脹必自斃。
三、繁墨意綴的其他文化
除了功夫外。影片中我們還能看到其他具有中國特色的建筑、飲食、民俗、文學、醫(yī)學、音樂等初現端倪。翡翠宮位于層巒疊嶂的高山上。避開塵囂、層云掩映、綠意甚濃,比武場外的白墻黑瓦、墻上的圓形小窗、墻外的翠竹等等。帶有南方園林建筑素雅的風格:飲食上有--湯面條、豆腐、包子、桃酥、筷子:節(jié)日場面非常契合中國的民俗。挑選神龍武士時熱鬧喜慶的場面,以紅色為主色調,朱漆大門、鞭炮、喇叭、舞獅子、轎子:文學方面使用了一些諺語,如“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同時影片的情節(jié)設置采用了中國武俠文學的一些套路,養(yǎng)子成患,養(yǎng)父兼師父痛心失望,需要挑選一個大俠來戰(zhàn)勝邪惡,愚鈍的后起者經過一番挫折、克服困難。最終戰(zhàn)勝邪惡,給社會帶來安寧:醫(yī)學上的針灸,熊貓被踹下山后,回到山上渾身紅腫,螳螂對它施行了針灸。結果扎錯穴位造成暫時性面部神經癱瘓、不省人事;影片時而有氤氳悠揚的音樂,是中國樂器笛子、二胡、絲竹等所奏。
整個影片從形、神、意體現中國文化。并輔以西方特色。將維護和平、尊師重道、無為而治的精神用惟妙惟肖的動畫、輕松幽默的動作情節(jié)表現出來。中西合壁。亦莊亦諧,讓大眾在歡聲笑語中受到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