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縱觀宮崎駿的動畫電影,音樂對于動畫的的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情節(jié)發(fā)展的推動、立體氛圍的營造、細膩情感的抒發(fā)。
[關鍵詞] 音樂 宮崎駿 動畫電影
作為世界級的動畫電影大師,宮崎駿在它的一系列動畫電影中,通過夸張的造型,細膩的畫風,無處不在的音樂等。把天馬行空般的想象力融入了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工業(yè)社會等人文或是生態(tài)的主題。借助高度的浪漫主義手法隱喻當代社會人們在現(xiàn)實中所面臨的困惑。構成了浪漫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藝術手法和現(xiàn)實主題之間的強烈對比,從而形成了宮崎駿動畫電影獨特的魅力。
在宮崎駿動畫電影的諸多要素中,音樂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關于宮崎駿動畫電影音樂的特點,筆者在《簡約不簡單——評九石讓的動畫電影音樂》一文中進行過詳細的評述。本文將側重于動畫和音樂的結合方面加以闡述。縱觀宮崎駿的動畫電影,音樂對于動畫的的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情節(jié)發(fā)展的推動、立體氛圍的營造、細膩情感的抒發(fā)。
影視動畫在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上,帶有一定的虛構性和想象性,因此需要音樂進行填充。這時的音樂或配樂在影視動畫中就起到了暗示、影響、連貫情節(jié)發(fā)展的作用,屬于情節(jié)性音樂。電影《千與千尋》中。千尋兌現(xiàn)了歸還錢婆婆玉璽的諾言?;謴土私】档陌垇淼搅隋X婆婆家,帶著千尋飛回浴場。途中千尋回憶起了小時跌在河里被白龍救起的情景。這段音樂采用了奏鳴曲式的結構,具有圓舞曲的節(jié)奏特點,旋律流暢、線條舒展,這種翩然起舞般的音樂律動特征,充分展現(xiàn)了電影畫面中飛行的自由,襯托出千尋歷盡艱辛、苦盡甘來的溫暖和感動。畫面中,大家共同勞動,一起為千尋編織頭繩,配合這一畫面的音樂是奏鳴曲的第一個部分,即三部曲式構成的呈示部。由大調寫成的溫暖抒情的主部音樂主題分別在木管和弦樂上展開,似乎在傾訴著千尋內心的委屈。鋼琴在中途進行補充,構成音樂的副部主題,接著是轉調的主部主題再現(xiàn)。音樂的展開部從千尋跨上白龍的一霎那開始,先是由副題材料構成的短暫的連接。接著用主部主題的音樂展開,銅管以極具金屬感的音色,和著快速流暢的伴奏音型,表現(xiàn)了千尋和白龍在天空中飛行的暢快與自由。展開部中,音樂充分展現(xiàn)了串接劇情,連貫情節(jié)發(fā)展的作用。在展開部第二部分,并沒有采用副部的音樂主題進行展開。而是出現(xiàn)了新的音樂素材,這段音樂。在電影前半部分的劇情中,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當時白龍身負重傷,為救白龍。千尋和白龍一起從高高的天井中墜落。音樂此時再一次的出現(xiàn),對應著千尋回憶起小時候墜落河底被白龍救起的情景。并由此幫助白龍找回了丟失已久的姓名。兩個主人公兩次落難,兩次從高處墜落。跌入險境,音樂在這里巧妙的共用了同一個素材,串起了劇情的發(fā)展。使故事的邏輯更加的清晰。
《天空之城》中,西塔歷經(jīng)了千辛萬苦來到了家鄉(xiāng)天空之城,卻最終不得不選擇離開。畫面上的西塔一言不發(fā),凝視著天空,僅就電影畫面本身,已經(jīng)無法傳遞此時西塔復雜的內心活動,但是音樂的及時出現(xiàn),不僅填補了故事情節(jié)的空白,更豐富了視覺本身所不具備的想象性。管弦樂配合畫面演奏出莊重的曲調,在傾訴著別離。隨著天空之城越來越遠,音樂逐漸減弱,只剩下一只管樂在如歌如泣的吹奏。仿佛是西塔的喃喃自語。當天空之城最終只有黑點大小時,管弦樂再次響起。而小提琴的加入更增加了悲壯的氣氛。隨著小提琴在幾個音調上的持續(xù)反復,最終將離別的氣氛推向高潮,讓人潸然淚下。
《幽靈公主》里,阿席達卡打死了侵犯自己村莊的邪神,但因此中了邪神的詛咒。性命難保。為了化解詛咒之謎和拯救自己。阿席塔卡聽從本村巫婆的指示前去西方尋求事出之因。阿席達卡從鐵鎮(zhèn)上的工人那里得知,森林中的野豬受到幻姬火槍的襲擊,因為充滿對人類的仇恨而變成了邪神。這段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通過管弦樂隊的豐富配器,配合火光沖天、生靈涂炭的慘烈場景和電影畫面得以實現(xiàn),弦樂器組動力十足的進行曲節(jié)奏和管樂號角般的短促音調。展現(xiàn)了人類對自然界巨大的破壞力。回答了縈繞在阿席達卡心中的困惑。推動了劇情的發(fā)展。
在宮崎駿的動畫電影中。音樂可以填補視覺形象塑造所達不到的領域,并因此增加動畫電影審美的多維性,以促進立體氛圍的營造。這類音樂具有說明性或敘事性的特點,它常常用來加強人物的情緒狀態(tài),推動劇情發(fā)展的速度和節(jié)奏,補充說明畫面的動作效果,展現(xiàn)民族風格或地域特征等。
電影《魔女宅急便》中,琪琪使用自己僅會的一種魔法一騎掃帚飛行,來到了風景秀麗的濱海小城。廣麥綠色的田野,寬廣蔚藍的海洋,鱗次櫛比的屋頂,川流不息的人流,繪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景象。單簧管、大管、風琴和樂隊在優(yōu)美風光的背景下。反復演奏著明朗抒情的音樂主題,進行曲風格的節(jié)奏在六弦琴發(fā)出的幾聲彈撥音后。忽然變成了熱烈喧鬧的圓舞曲。歡快的夏威夷風的音樂和充滿了異域風情的小城互為襯托,讓異域風情在受到視覺沖擊的同時。帶來聽覺上的震撼。在電影《幽靈公主》中,因受到人類的傷害,受了詛咒的野豬神變成了邪神,襲擊阿席達卡所在的村莊。密集的鼓樂聲中,小提琴在極高音區(qū)上尖銳的音色用撕扯人神經(jīng)似的半音音階不斷上行,大管在低音區(qū)奏出鬼魅般的聲響。加上強烈的不諧和和弦的襯托等,都為邪神的出現(xiàn)營造出了一種極為恐怖的氣氛。接著,管弦樂隊中的弦樂奏出了疾風驟雨般的速度。銅管樂發(fā)出了號角般的聲響,生動的展現(xiàn)了阿席達卡在邪神的瘋狂追逐下險象環(huán)生的景象。音樂在此時成為了創(chuàng)造特定意境時不可替代的手段。
《千與千尋》中。四處游蕩的千尋在橋上遇到了好心的白龍,白龍讓千尋必須趕在天黑前離開這里,否則將變得不再是人類。驚慌的千尋找到了父母,這時他們因為食用了神靈的食物而變成了豬。千尋倉皇狂奔,河流擋住了去路,遠處一艘燈火通明的巨輪一點點靠近,千尋的身體變的透明,巨大的驚恐讓千尋面臨著精神的崩潰。這段畫面的音樂由簡潔的鋼片琴開始,主題旋律在弦樂器上重復了一次。為了配合千尋慌不擇路、四處奔逃的畫面,銅管吹奏出了具有號角性質的音樂主題。當一艘具有日本寺廟建筑風格的巨輪緩緩駛近時,為了襯托具有東方建筑特點的視覺印象,配樂中加入了日本傳統(tǒng)的民間音樂元素,三弦、日本鼓、尺八、塤等古老東方樂器的相繼演奏,使影片散發(fā)出了濃郁的東方民族文化的氣息。
電影《天空之城》采用了多首愛爾蘭民謠風格的音樂。樸素自然、清新悅耳,為畫面注入了一種歐陸風情,補充說明了故事發(fā)生的時代感和地域性。例如,在音樂的配器手法上,以電聲、合成器等電子音樂為主,穿插圓號和鋼琴小品的演奏,使人很容易聯(lián)想到影片所表現(xiàn)出的歐洲工業(yè)社會的風情和未來虛幻世界的風貌。在海盜追逐西達和帕索的一場戲中,海盜們笨手笨腳,出盡了洋相。此時。音樂以小提琴為代表的弦樂為主。輔以管樂低音的吹奏。這時的音樂在音區(qū)上形成了高低之間的對比,音色上則是尖銳和低沉的碰撞??焖俚男珊嫱兄o張的氛圍,輕快的節(jié)奏暗示著海盜們面惡心善的可愛,偶爾出現(xiàn)的風琴聲配合著歐洲工業(yè)社會特有的敞篷跑車,映襯出時代的特征。
宮崎駿的動畫作品中,主題音樂往往奠定了影片的主基調,它能夠渲染氣氛、營造出與視覺畫面相符合的氛圍。這種氛圍深入到人物的內心世界,刻畫人物細膩的情感,加深并強化觀眾們的情感體驗。使影片中的意境美得到最充分的展現(xiàn)。影片《魔女宅急便》一開始描述了13歲的少女琪琪,在充滿了詩情畫意的湖畔的青草地上,憧憬著即將開始的遠行。畫面中的琪琪默默無語,單簧管和六弦琴用和聲小調奏出了三拍子的圓舞曲。田園牧歌般的旋律中流露出淡淡的憂傷和離別的感傷,少女即將離開故園和家人時的惆悵心情通過音樂流淌出來。音樂在這里展現(xiàn)出的力量,超越了語言和動畫畫面本身,深刻細膩的刻畫出主人公豐富的內心情感。為觀眾營造了極富想象的審美空間。這段主題音樂,在影片中多次出現(xiàn),深入到琪琪的性格當中。除了飛行,琪琪有著常人身上都會有的弱點,她有過困惑和彷徨,曾經(jīng)不太自信,也曾失落無助,但琪琪有顆執(zhí)著善良的心,在這個冰冷的機器時代,琪琪在送快遞的同時,也傳達了愛的希望和力量,享受著成長帶來的快樂和煩惱。這段主題音樂伴隨了琪琪成長的每一個重要的時刻,見證了逐步成熟的少女的心路歷程,和電影動畫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為整部影片增加了迷人的魅力。
電影《千與千尋》主題音樂在影片中先后出現(xiàn)過三次。第一次出現(xiàn)在千尋一家搬家的旅途中。和父母的興奮相比,對于一個10歲的女孩來說,自己即將面對的是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她拘謹冷漠,內心存有些許的反感,百無聊賴的擺弄著手中的鮮花。鋼琴上幾個看似隨意的分解和弦的音型構成了主題音樂的引子,這之后是一個簡潔的鋼琴音樂的主題。引子中分解和弦的不經(jīng)意對應著千尋對外面世界漠不關心的心理狀態(tài),表現(xiàn)的是現(xiàn)代社會中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固有的任性,懦弱和對周圍世界的冷漠。主題音樂在第二次出現(xiàn)時,千尋經(jīng)歷了巨大的挫折和恐懼,在得到白龍的幫助之后得到了暫時的喘息之機。音樂主題此時出現(xiàn)時,完全擯棄了第一次出現(xiàn)時的引子部分音樂,而是直接進入旋律感極強的音樂主題之中。鋼琴溫暖的音色演奏出優(yōu)美抒情的帶有回憶性格的主題音調,千尋吃著白龍遞過來的食物。百感交集,恐懼、委屈和無助隨著滂沱淚雨傾瀉而出,音樂的抒情性在這一刻得到了無比充分的展現(xiàn),它不是在說明,而是烘托和渲染此刻千尋無以言表的復雜心理體驗,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天空之城》的主題音樂《伴隨著你》,配器手法豐富,曲調華麗抒情。從蘇格蘭式的綺麗色彩中,既能夠感受到小提琴和大提琴之間的你噥我語,又能夠感受到排管、手鼓和豎琴等色彩性樂器帶來的新奇體驗。這首體現(xiàn)著愛的主題音樂,在影片中不止一次的出現(xiàn):西達和帕索的相遇、西達和帕索逃亡后的擁抱、西達和帕索的重逢、西達和帕索歷盡艱辛來到天空之城。直到他們和海盜們會含后離開天空之城。經(jīng)歷艱難和困苦考驗的男女主人公。終于走到了一起,溫暖纏綿的旋律表達著對彼此的珍惜之情:無論如何我都會伴著你,無論艱辛困苦我們都會彼此守候。
《再見螢火蟲》中,成田和節(jié)子失去了母親,兄妹倆蹲坐在操場上,默默不語,寂靜的忍受著失去親人的悲傷和痛苦。為了刻畫此時兩個人的內心感受。弦樂小提琴和長笛先后奏出了凄美憂傷的小調音樂主題,音樂舒緩靜謐、靜水流深。悲哀的情感和悲痛欲絕的心理體驗,在這里不是通過夸張的、嚎啕大哭式的動作和哭腔式的音樂語言進行渲染,而是借助于更深層次的簡潔的直激人心靈深處的音樂,唯有如此,才能深刻體現(xiàn)主人公真摯而深邃的內心情感。
宮崎駿電影作品中。音樂對于動畫的作用表現(xiàn)在上述的三個方面,但相互之間并不是完全分開的,音樂在營造立體氛圍的同時,也會推動電影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音樂在表達和抒發(fā)細膩情感的同時。也在營造符合影片內容所需要的意境。正是由于音樂在聽覺形象上的豐富,使得宮崎駿動畫電影在審美上具有層次感和多樣性。因此,宮崎駿動畫電影的美很大程度上在于音畫的完美結合,在于音樂帶給觀眾的愉悅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