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買書也講究學問。1.經(jīng)常帶孩子去圖書超市;2.買書要少而精;3.要理性選擇。首先,要適合年齡特征,其次,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再次,注重書的“營養(yǎng)”價值。
[關(guān)鍵詞]培養(yǎng) 興趣愛好 熏陶 年齡特征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人類思想的寶庫”。一個人的閱讀量、閱讀習慣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人素質(zhì)的高低。家長希望孩子成才,希望他們以好書為伴,讓孩子在閱讀中增長知識,在閱讀中陶冶情操,在閱讀中完善人格。但是好書也要孩子愛讀才行,怎樣激發(fā)孩子的閱讀興趣,讓他們愛讀書呢?這里面家長買書也有很多的學問。
讀書猶如進餐,吃多了容易消化不良,吃偏了,又會營養(yǎng)失調(diào),因此買書一定要講究科學。
一、經(jīng)常帶孩子去圖書超市
古人云:“入鮑魚之市,久聞不知其臭;如芝蘭之室,久聞不知其香”,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在耳濡目染中,潛移默化地發(fā)生著。孩子的年齡小,環(huán)境對他們的影響非常顯著,尤其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就更大了。經(jīng)常帶孩子去什么環(huán)境,孩子就容易受到什么樣的熏陶,也容易形成什么樣的興趣愛好。如果我們經(jīng)常帶孩子去服裝超市,孩子可能會對服裝感興趣,注重穿著打扮;如果我們經(jīng)常帶孩子去玩具超市,孩子可能喜歡買玩具、玩玩具;如果我們經(jīng)常帶孩子去圖書超市,孩子就會更喜歡買書、讀書。因此,經(jīng)常帶孩子去圖書超市,在圖書超市中,和孩子一起瀏覽,選擇孩子喜歡并適合的好書,讓孩子在書香中受到熏陶,激發(fā)讀書的熱情,培養(yǎng)讀書的興趣。
二、給孩子買書要少而精
帶孩子走進圖書超市,繁雜的書目、精美的包裝撲面而來,孩子看了這一本又放不下那一本,恨不得把書架搬空。家長看到孩子嗜書如命,心中竊喜:是讀書的料。于是狠狠心把這些書一并買下,可是當我們真正把這些書抱回家才發(fā)現(xiàn):孩子讀書的熱情遠沒有買書的欲望強烈,經(jīng)常是童話故事沒讀幾篇,又去翻閱名人傳記,一位人物沒讀完又被科幻小說吸引了目光,結(jié)果是泛泛而讀,毫無收獲。反思其故,是書買的太多了。飽食終日的孩子很難嘗到飯菜的香味,買書也是如此。讓孩子始終保持讀書的“饑餓感”,才能保持閱讀的興趣。一次只給孩子買一本書,使孩子保持“新鮮感”,這是培養(yǎng)孩子專心閱讀的前提條件。如果很多書放在孩子面前,孩子的好奇心就會高于求知欲,從而降低閱讀質(zhì)量,也容易形成“半途而廢”的閱讀劣習。專注于一本書,讀得珍惜、讀得透徹。一時間沒書讀還會再讀一遍。古人云:書讀百遍,其意自見。孩子在反復閱讀中增強記憶,收獲知識,開闊了視野。
三、給孩子買書要理性地選擇
首先,書的內(nèi)容和形式要適合孩子的年齡特征。一歲左右的孩子一般喜歡認識小動物、植物;三、四歲的孩子則喜歡一邊看圖一邊聽童話故事;十多歲的孩子卻喜歡探討為什么,不同年齡的孩子對不同內(nèi)容的書有不同的興趣。書的形式也要適合孩子的年齡特征,就拿《百科全書》來說,為了適應不同年齡的孩子,就要買不同的版本,如果是給五、六歲的孩子買,孩子可能喜歡圖文并茂的,十一、二歲以后就喜歡科學嚴謹,有邏輯性的,他們會一邊讀一邊想。根據(jù)孩子年齡的實際情況,為他們準備一道適合口味的精神大餐,孩子的閱讀興趣會在樂于閱讀中形成。
其次,給孩子買書要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有的孩子愛問為什么,我們可以給買《十萬個為什么》、《百科全書》、《昆蟲記》等科學類書籍;有的孩子愛聽故事,我們可以給買《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魯賓遜漂流記》等一些文學作品,還有一些孩子喜歡讀史,我們就把《上下五千年》、《史記》、《三國志》等買回家??傊?,要尊重孩子的興趣,不要把大人的意愿強加給孩子,這樣容易斬殺孩子讀書的興趣。
再次,買書不要追求時尚。有些書讀起來只是有意思、好玩而已,既沒有什么科學性又沒有思想內(nèi)涵,就像現(xiàn)在的許多“洋快餐”一樣,雖然滿足了人們的口味需求,卻沒有什么營養(yǎng)價值。因此我們在給孩子買書時,要給孩子買“有營養(yǎng)價值”的好書。一些中外經(jīng)典名著,它們是歷史文化遺留的精品,給孩子提供的營養(yǎng)應該是不容置疑的。
為孩子買書,讓他們的成長滋潤著沁人的書香,為他們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chǔ)。
買適合孩子的好書,使他們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他們學會學習、學會思考,提高品位。
陪孩子一起讀書,體會讀書的樂趣,描繪多彩的人生,“好讀書,讀好書”,我相信,以好書為伴的孩子一定會有一個靚麗多彩的人生。
(作者單位:河北青縣幼兒師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