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感覺空虛、憂郁和迷茫,他們甚至把物質(zhì)追求看成是人生追求的唯一目標,這與他們沒有樹立遠大的理想有密切的關系。一個人是否樹立科學崇高的理想,與教師運用恰當?shù)姆椒ㄟM行引導是分不開的。
[關鍵詞]社會理想 道德理想 個人理想
法國作家雨果說:“人有了物質(zhì)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算得上生活。你要了解生存和生活的區(qū)別嗎?動物生存,而人則生活?!边@就是人與動物的區(qū)別。理想是人生的奮斗目標,是人類永恒而美好的主題。一個人只有樹立科學崇高的理想,才能把個人的前途與國家的命運結合起來,才能承擔起歷史的重任,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在市場經(jīng)濟的負面效應影響下,有些大學生把對物質(zhì)利益的追求看成是人生追求的唯一目標,而精神生活比較空虛。在這樣的情景下,他們中有人為了金錢去盜竊,搶劫,甚至販毒;有人因精神空虛而染上毒癮、網(wǎng)癮,甚至對生活的絕望而自殺。大學生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或許有他們自身的原因,但我要說與他們沒有樹立積極健康的理想有很大的關系。在我們現(xiàn)實的教育體制下,人們急功近利,追求高升學率,忽視了對學生理想的教育。同時,教師采用什么樣的方法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也非常重要。本文結合我教學工作的實踐,主要從社會政治理想教育,道德理想教育,生活理想教育及其方法這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我國目前需要對大學生進行理想教育
中學教育的目標就是考上大學,終于考上大學了,許多學生一下子失去了具體目標,甚至有學生認為,大學應該是自己多年苦讀之后享受人生的時刻,再加上沒有升學壓力,因此,在大學校園里,遲到曠課者有之,上課睡覺、說話、看小說者有之,染上網(wǎng)癮不能自拔者有之??粗麄兓ㄒ粯拥哪挲g卻浪費著一生當中最寶貴的黃金時代,我感覺特別痛心。
沒有理想和目標的大學生四年之后怎么樣呢?讓我們看一位即將畢業(yè)的大學生在校友錄上的留言:“……上課,枯燥,沒勁;自習,無聊沒勁;睡覺,多了也累,沒勁;打工,累死累活,任人剝削,沒勁……大學讓我好失望,為我哭泣吧,我的大學……”。和這位同學一樣,很多同學直到畢業(yè)才發(fā)現(xiàn)四年的光陰就這樣浪費了。人生沒有回頭路,所以,在大學一年級就要規(guī)劃自己的大學生活,樹立在大學時期的理想和目標。
有學生因為沒有樹立科學崇高的理想,陷入日?,嵤露荒茏园危Y果迷失了方向。首先讓我們來看一看馬加爵在執(zhí)行死刑前的真情告白①:我覺得沒有理想是最大的失敗,理想這個詞,可能在初中就消逝了,理想很重要,后來不知道為什么,我成了沒有理想的人了。我覺得很多大學生的生活是失敗的,平時,我與周圍的人渾渾噩噩的過日子……沒想過為社會國家做什么貢獻。很多學生沒有更高的追求,考研,不是為了學術上的貢獻,只是為了討一份生活。2007年5月8日至17日,北京相繼有5名高校學生墜樓自殺。2005年8月20日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26歲博士生孟懿因厭世自殺。在校的大學生和研究生,雖然他們已是成年人,但他們?nèi)匀恍枰硐氲慕逃?。他們中的很多人只想著自己的工作,前途,很少有人將自我利益放在全局利益考慮,很少有人將自我價值放到社會公益性考慮。因此,他們不知道為什么要讀書,困惑、迷茫,甚至殺人和自殺。
從上述事例可以看到在大學校園里,僅對大學生進行知識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大學生仍然需要理想的教育,理想仍然是他們活著的精神支柱,是他們生活的指明燈。針對大學生的理想教育,還要注意方法和效果,找到一種能夠使大學生接受的方法非常重要。
二、個人生活理想教育
教育大學生樹立遠大理想,首先從生活理想談起,因為生活理想是與學生密切聯(lián)系的,也是他們最關心和感興趣的。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對其人生道路具有重大的影響作用,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
生活理想是一個人在物質(zhì)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向往與追求,包括衣、食、住、行和精神生活,并且擴展到戀愛、婚姻、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內(nèi)容。我在上課時,首先問學生的生活理想是什么,同學們回答:掙很多錢;找一份好工作;買一輛小轎車;買一套大房子,把父母接過來住。學生的理想很現(xiàn)實,這些也都是每個人生存所必需的條件,無可厚非,但需要進一步引導。生活理想并不只包括對生活條件的期盼,還包括有意義的生活方式,怎樣生活得快樂,充實。很多學生把生活理想僅僅理解為:吃山珍海味,穿名牌,開名車,住豪宅。甚至,有同學有不良的嗜好:吸煙,喝酒,賭博,吸毒等。教師引導:追求美好理性的業(yè)余愛好,要注意培養(yǎng)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明辨是非,克己慎行,提高文化素養(yǎng),做到知足常樂,從追求物質(zhì)的占有轉向追求精神的充實,從追求享受轉向追求人格完善、家庭幸福等方面的健康生活目標。
我給學生留了這樣一個思考題:在高福利的國家瑞典,孩子年滿16周歲以前,父母均可獲得生活津貼,大學是免費的,生病的人醫(yī)療費用大部分由國家承擔,還可獲得病假補助,失業(yè)的人每月可以領取的1.3萬克朗(克朗和人民幣是1∶1,瑞典物價不高),而瑞典是世界上自殺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享受高福利的瑞典人為什么要自殺呢?同學們一下子猜到了:物質(zhì)生活得到滿足之后,還要思考怎樣的生活方式是有意義的,人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是呀,人是社會的人,生活在這個社會,生理的需求得到滿足之后,人還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比如社會理想,道德理想。
三、社會理想教育
作為當代的大學生,必須把個人理想同社會理想結合起來,才能體現(xiàn)出他的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現(xiàn)階段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當代大學生只有投身于建設有中國特設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當中去,他的人生才是充實和完整的,才能體現(xiàn)出他的人生價值和意義。但是,在和平年代成長的90后們,他們沒有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沒有吃過苦,講吃穿,擺闊氣,依此展示其張揚的個性。跟他們講愛國,為國家多做貢獻,似乎有些遙遠,但只要老師方法得當,他們還是非常愿意接受的。我要說的是,大學里要有這門課程,而且老師對學生要耐心的引導。
我在上《繼承愛國傳統(tǒng)》這一課的時候,我聽見有學生說:“什么時候了,還談愛國主義?!薄皭燮ǖ膰健?。我們的學生不知道個人和國家之間的關系,甚至不知道國家存在的意義是什么?這樣的學生你還祈求他為國家做貢獻嗎?學生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怪誰呢?我覺得在于我們學校沒有引導好。我在教學過程中采取了下列教學方法:
1.沒有國哪有家,沒有家哪有我的教學活動。讓學生觀看《南京大屠殺》《東京審判》,然后談感受。通過這一活動,讓學生知道沒有國家的存在,也就沒有個人的權利和利益,以及國家存在的意義。
2.分析我國當前所處的時代背景的教學活動。1999年5月7日,北約轟炸中國駐南聯(lián)盟大使館;2001年4月1日中美南海撞機事件;2008年春節(jié)中國餃子事件;臺灣問題的分析;2008年3月西藏拉薩打砸搶燒事件及西方媒體的歪曲報道。通過這些活動了解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以及其他國家對我國理解和看法,即從全球的角度來看中國。同時讓學生了解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世界上仍然存在著矛盾和摩擦。
3.引導學生理性愛國。學生有愛國的熱情還不夠,引導學生理性愛國非常重要。比如愛國不是對其它國家的侮辱和謾罵,而是在不同價值體系下相互增進了解,讓事實說話,最后達成共識;把愛國的熱情投身于祖國的經(jīng)濟建設當中去,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等。讓學生自己收集有關理性愛國和非理性愛國正反兩方面的例子,并比較因此引起的后果。通過上述步驟的講述,我看到了同學們臉上欣慰的表情和對我的敬佩,有的同學甚至主動跟我交流起愛國的情感。大學生仍然需要社會理想的教育,只不過要尋找一種他們喜歡接受的方法。
四、道德理想
道德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它通過社會輿論,傳統(tǒng)習俗和人們內(nèi)心的信念來維系的,它既是一種善惡評價,又是一種行為標準。一個有道德的人,才是有靈魂的人。當代大學生要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質(zhì),使自己全面發(fā)展。
在市場經(jīng)濟的負面效應影響下,有一部分學生目光盯著利益,而不重視道德素質(zhì)的提高,甚至分不清道德的行為和不道德的行為,不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沒有樹立正確的榮辱觀。針對學生的情況,采取如下教學方法:
1.讓學生了解優(yōu)良道德傳統(tǒng)的內(nèi)容。讓學生了解優(yōu)良的道德內(nèi)容非常重要,因為這是他們分清真善美假惡丑的根據(jù),從而進行正確的價值判斷。
2.對有爭論的內(nèi)容進行討論。比如誠實守信問題,要講好這個問題必須結合實際。我給出這樣的討論題目:你如何看待考試作弊問題?作弊現(xiàn)象:大部分同學認為考試作弊很普遍,社會上的考試作弊也是如此,作弊的目的:為了獲得獎學金;為了評職稱;為了考上好的大學;為了有個好成績,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等等。作弊的后果:自己沒學到知識,個人素質(zhì)下降;影響國家綜合國力的提高等。通過討論學生明白了誠實守信的真實內(nèi)涵。很多道德問題都是可以通過討論使學生信服的,比靠單純的說教效果要好。道德問題不能回避現(xiàn)實,要正視現(xiàn)實,才能受到良好的效果,學生才更容易接受。
3.培養(yǎng)學生樹立崇高的道德。比如為人民服務,集體主義等。方法:用先進的人物事跡來感動學生。我們生活當中充斥者太多的利益問題,很多人看任何問題總喜歡用利益來衡量它的價值,學生也是如此,時間久了,很多人的心都麻木了。我讓學生觀看《感動中國2007》,教室里非常安靜,同學都在默默的流眼淚,他們被這些有著高尚情操的英雄所感動,他們不再覺得為人民服務離自己很遙遠,最終使他們的感動變成行動。
4.公德素質(zhì)測試。通過公德素質(zhì)測試,看看自己離道德的標準還有多遠。同學們表示,通過測試,發(fā)現(xiàn)自己有很多地方做的還不夠,還要繼續(xù)努力。
作為一個大學政治課老師,我覺得我們有責任和義務把學生培養(yǎng)成有理想有道德的人,在學生人生的道路上做好他們的引路人?;蛟S我并沒有什么高明的方法,但我一直在探索和尋找一種使學生認同的方法。上面闡述的對大學生理想的教育,是結合我教學中的實際談的感想,我希望所有的大學政治課老師,共同來探討關注這個問題,使我們的教學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中國青年報,2004-6-18.
[2]今晚報,2007-11-30.
(作者單位:河南駐馬店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