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英語教學 參與性 創(chuàng)新 興趣
在我們日常普通的教學中,學生的學習動機往往呈現出一種不明確的狀態(tài),因而其學習興趣就顯得不濃厚。因此,這就需要教育者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的學習動機逐步趨于明確和穩(wěn)定。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朱熹云:“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笨梢妼W習興趣在傳授知識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
本人作為一個鄉(xiāng)村中學英語教師,數年來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通過自己的切身感受,充分認識到這樣一個道理:在教學條件非常落后的地區(qū),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英語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立足中學英語學科,著重談談如何在教學實踐中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促進英語教學。
要使學生學得好,關鍵在于使學生樂意學,使他們感到成功、進步和發(fā)展的快樂,從學習的內部獲得學習的推動力。傳統的被動式學習方式嚴重壓制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生體會不到學習樂趣,課堂學習沉悶、機械,學生有較大的負擔和壓抑,缺乏自主性、參與性和愉快感,課堂學習效率低。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合作學習作為新一輪課程改革所提倡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有效地改善了課堂內的學習氛圍,擴大了學生的參與面,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以及與他人合作的技巧,充分體現了新課標“自主、合作、參與”的核心理念。
一、合理的小組構建
合理的構建合作學習小組,既是學生合作的基礎,也是實現學生群體合作的基本手段。一個學習小組應該是一個班集體的縮影。我們可根據學生的智力、能力、喜好、性格、心理素質、家庭背景等情況給學生進行分組,采取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模式。注意合理搭配,將內向的同學與善談外向的同學組合,將成績偏差的與成績較好的學生組合,并兼顧男女比例,以保證學生能夠最大限度的互補、互助、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使小組合作在短期內便能獲得成效。由于我們學校處于邊遠的鄉(xiāng)鎮(zhèn),現在所授班級一般都是大班額,學生數目較多,因此我們可采取大組套小組的分組方法進行分組。如將全班分成四大組,再將每大組分成三小組,每小組四到六人。在合作學習的課堂上,教師可根據不同的課型來實施不同的小組模式進行教學。如在進行一問一答的句型操練時,可組織二人一組的pair work,而在進行如討論、調查、辯論等復雜的交際活動時,可采取四人一組的 group work。而在進行如單詞競賽、故事接龍等規(guī)模較大的競賽時,可以采用大組模式。
二、巧設創(chuàng)新探索機會
我們的教育是培養(yǎng)21世紀人才的教育,學生需要獲得能夠繼續(xù)獲得知識和能力的科學方法,良好的學習方法,能使學生更好地發(fā)揮天賦能力。素質教育應該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活動的主體,而教師是引導他們去學習。同時,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能力,讓他們更多地自主學習,建立獨立思維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如何去獲得知識的方法,以達到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的意識,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的目的。要充分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的設計和安排上必須更加注意教法新穎有創(chuàng)意,以便更好地調動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角。
總之,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法,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和激勵全體學生的主動參與,銳意創(chuàng)新。教師在教學過程的設計和安排要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想方設法培養(yǎng)其獨立獲得知識,創(chuàng)造性運用知識的能力。
(作者單位:貴州黔西縣鐘山鄉(xiāng)民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