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滬陜高速往西,到西坪轉312國道,翻秦嶺,直達西安。
進入西安市區(qū),長樂路、未央路、朱雀大街……這熟悉又古老的名字,讓人一下子覺得回到了大唐時代。凝重、古樸的老城墻,威嚴、壯麗的古城門,無不在訴說著一個逝去的盛世的莊嚴和輝煌。像許多古城一樣,大、小雁塔深深地打著宗教文化的烙印,中國遺留下來的最絢麗、最豐富的文化遺產,都是宗教文化,如洛陽的龍門石窟,雖經數百上千年,盧舍那大佛與眾多大大小小的佛們,一直慈祥地俯瞰著人間萬象。西安市博物館展出的盛唐時期的長安城布局模型圖,展示出當年世界一流大城市的巨大與繁榮,它的規(guī)劃充滿了帝王之都的大氣。展館里成排的石頭雕塑和大量的陶制器具,栩栩如生地再現了當年和平年代人們耕作、交易、娛樂的平靜生活。屠夫在肉架下砍肉賣豬;歌伎在風中長袖飄飄,作姿作態(tài)地歌舞,雜耍的戲子在翻跟頭;農夫在田地里扶犁耕種……一片繁榮、富庶、寧靜的景象,大唐的臣民享受著和平帶來的幸福生活。
從博物館走出來,幸福。
想去參觀一下陜西省歷史博物館,誰知排隊的人已經從院內轉圈排到院外,一眼望不到頭的長龍讓人望而卻步。
大唐芙蓉園里東市西市中正上演著一出踩高蹺的古戲,演員們用熟練的高蹺技術和滑稽的表情引得圍觀者哄堂大笑。兩邊林立的店鋪中有賣鈞瓷的,也有賣青瓷的,光滑的器具,美麗的造型,讓人愛不釋手。唐僧、豬八戒、孫悟空一行的塑像在遠處招引著我們,甬道兩側的垂柳多情而溫柔地拂著游人的臉,遠處廣場上抬花轎的喜慶鼓樂響徹云霄,身著唐裝的轎夫們正抬著一頂唐式花轎歡快地行進……恍然如夢,我似回到數百年前的大唐了。
在華清池,當年楊貴妃、李隆基沐浴的池子猶在,那“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作連理枝”的浪漫愛情卻早已作古。別有用心的安祿山向李隆基大獻殷勤,在帝王沐浴的池底鋪上了昂貴的姜花玉,意即“疆滑”之意,可見,安祿山早有反唐之意,只是李隆基一度陶醉在美人帳下,斷無察覺,才使安祿山一步步得逞。墻上有一幅石刻浮雕,生動地再現了當年安祿山叛亂長安城,而六天后遠在華清池的李隆基才得至4消息,一聽報告,李隆基頓時龍顏大驚的場面活靈活現。
楊貴妃的浴池底鋪的是碧綠的藍田玉。藍田玉
養(yǎng)顏、活血、價值貴重。當年27歲的楊貴妃花容月貌,伴隨61歲的李隆基上演了一出絕世的愛情,留下了千古絕唱《長恨歌》。她曾經那樣享盡世間奢華,卻最終被心愛的人賜死馬嵬坡。如今,華清池的溫泉水仍以43℃的水溫招引著世人,那當年的帝王佳人連同他們的愛情故事卻早已灰飛煙滅,嘲諷著“愛情永恒”的定律,我們不僅在心里叩問:愛情安在?
汽車在路上奔馳,標示著高速的路段,卻與312國道重疊,大車小車時時擁堵著路面。更可笑的是,我們的車在入口處領了一張卡,沿途卻沒有收卡的地方。路面的破落和車輛的混亂,不規(guī)范的高速處處在展示著現代西安的落后。出城以后終于悟出:不思進取的西安城原來一直生活在大唐的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