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阿戰(zhàn)爭期間,一名美國記者拍攝了一幅阿富汗少女的照片。少女的眼神似乎驚恐,又似乎堅定;似乎確信,又似乎疑惑;似乎憧憬,又似乎仇恨,霎那間,這奇異的目光震撼了全世界。
人的一生不知要面對多少眼神。孩童純真的目光令我們心靜如水,母親包容的眼神令我們卸下偽裝,情人熾熱的注視令我們倍感幸福。但是,有多少眼神能夠在我們的心靈留下永久的劃痕?
小販的眼神是熱切的。他的手、眼、心、口甚至全身的每一塊肌肉,都達到了最默契的配合。一邊吆喝,一邊張羅,一邊盯著往來的行人,一邊利索地算帳收錢。
柜臺后小姐的眼神是矜持的。既不能目中無人,也不能過分熱情,必須進退有度,若即若離。因為商品的品位和商家的底氣全靠她的眼神演繹。
但是,總有一些眼神,我們似懂非懂,卻又令人心靈顫栗。
一個暮春的上午,我急匆匆地走在大街上。象面對所有街邊行乞的人一樣,我向路旁一位乞討的老人投去不經(jīng)意的一瞥,腳步?jīng)]有絲毫的遲疑。
在我的意識中,他應該和街上所有其他行乞的人沒什么分別。在這個世界上,有人當總統(tǒng),有人當乞丐;有人是被迫淪為乞丐的,有人是選擇當乞丐的,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這是他的權利,不應該質疑;再說,從古至今,乞丐本來就是“七十二行”之一。當然,我選擇不施舍,也是我的權利。
話雖如此,我還是經(jīng)常給一些小小的施舍,即使明明知道他們是在欺騙。乞丐這個行當之所以生生不息,花樣翻新,與時俱進,成為每一座現(xiàn)代化城市的固定風景之一,是有其存在的必然原因的。乞丐是靠著他人的同情心生存的,而人類當然是最富同情心的了!
沿途經(jīng)過好幾個乞者,我都沒有停留。但是,當我瞥見那個老者的一剎那,當我的目光觸碰到他的眼神的一剎那,我的心似乎被什么狠狠地揪了一下。
我相信,我當時看他的目光是冷漠的;這種冷漠對老者來說,應該已經(jīng)非常熟悉了。但是,他還是利用我和他對視的一瞬間,向我伸出了一只枯瘦的手,揚起了一張哀乞的臉。我無法解釋他當時的眼神,我只是注意到他滿臉的汗?jié)n,雜亂的胡須,破敗的衣服;正午的陽光穿過枝椏,斑斑駁駁地灑在他的身上。
我的腳步依然沒有停留,因為我有很重要的事要去做。因為他的眼神的緣故,我忍不住回頭多看了他好幾眼。一邊看,一邊走,一邊思索:要不要退回去?要不要給他面前的罐子里放一點錢?周圍的路人會恥笑我的輕信嗎?還是算了吧,如果等會兒回來,如果他還在這里,一定給他施舍,一定!
就這樣,老者被我很快撇在遠遠的背后了。但他的眼神,卻象蟲子一樣啃噬了我好一會兒。那不是一般乞者的眼神,那里面看不到偽裝,也看不到麻木;既不咄咄逼人,也不嘩眾取寵。從那里,似乎可以讀出他真實的苦難,似乎可以窺見我們的父母年邁而佝僂的身影。也許他只是一位偶爾路過這座城市的過客,不慎丟失了盤纏而已;也許他是在為老伴籌一筆看病的錢;也許還有其他。
懷著這么一檔子若有若無的心事,辦完事后就有意無意地按著原路返回,并且早早準備了零錢,期望著能再次看到那位老人。正午的陽光依然明亮燦爛,人行道上依舊行人如織,一切似乎跟剛才沒什么兩樣。
路邊開始出現(xiàn)乞丐。一個,兩個;男的,女的;老的,小的;一個拉二胡的盲人,帶著一個小孩;一個失去雙手的殘疾人,露出明晃晃的斷肢,用腳趾握著一支毛筆在寫字,周圍有一群看客;兩個學生模樣的年輕人,一幅潦倒的樣子,低著頭跪在那里??墒牵í毑灰娔莻€老者。再三地找尋剛才走過的地方,還是沒有看見他。
我想,我可能再也看不到那雙眼睛了。也許,已經(jīng)有好心人支助了他,他已踏上了返鄉(xiāng)的旅途吧!但是,那雙哀求、無助、焦渴的眼神卻總在我眼前晃動。人的一生中,總會經(jīng)歷一些令人悸動的時刻。也許有一天,我會在自己的臉上發(fā)現(xiàn)這種眼神,那時,會不會也有人向我投來不經(jīng)意的一瞥,那么的熟悉,又是那么的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