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漢語詞典》(商務(wù)印書館,2002年增補本)對“拼”的解釋:
①合在一起;連合。②不顧一切地干;豁出去。
義項①是指某人把零碎的物體合成一個整體,如“拼圖”“拼音”“拼布塊”“拼積木“等。義項②是指某人努力地做某事,如“拼命”“拼死”“拼搏”等。在當前的許多報紙、時尚雜志以及網(wǎng)絡(luò)傳媒中,常見到跟“拼”有關(guān)的新詞語,這些新詞語都沒有收錄到詞典里。我們把這些新詞語分為兩大類:一類是“X+拼”式,一類是“拼+X”式。(本文的例句均來自百度網(wǎng))
一、“X+拼”式
“X+拼”式大約出現(xiàn)在21世紀初期,如“比拼”“血拼”“打拼”。
(一)血拼
(1)廣西“垃圾部落”大血拼,血拼中,“廣西幫”中的一外號“長毛”的男子被郭楓用木棍擊中后腦當即倒地,郭楓本人頭部也被傷。(《江南時報》2001年2月14日第4版國內(nèi)要聞)
(2)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提名公布—周星馳血拼劉德華。(《江南時報》2002年2月21日第6版)
(3)這波激烈減價戰(zhàn)的始作俑者是戴爾電腦公司, 戴爾公司借助成本低廉的直銷優(yōu)勢,此番來勢洶洶的削價血拼,迫使一些規(guī)模較小的廠商退出市場。(《市場報》2001年6月14日第14版)
(4)曲飛飛閑暇時喜歡和女伴一頭扎進時尚店“血拼”,從上到下都是年輕女生的時尚裝扮。(《京華時報》2003年10月1日第15版)
例(1)中“血拼”用于描寫帶有暴力性質(zhì)的幫派、集團之間的激烈斗爭。例(2)中“血拼”用于描繪文娛、競技體育競爭的激烈程度和殘酷性,將“白熱化”的競爭描寫得更加形象。例(3)中“血拼”用來描寫搶占市場的行為和市場競爭中激烈的“價格戰(zhàn)”,特別是競爭主體的降價行為。例(4)中“血拼”用來描寫瘋狂購物的行為,特指帶有發(fā)泄傾向的購物行為。
(二)打拼
(5)我的移民之路:女兒是怎樣在西方社會打拼的。(《人民日報·海外版》2007年11月2日)
(6)你值得為愛打拼到底嗎?(《星星物語》2005年11月8日)
(7)賣淫女被勒死,曾渴望與丈夫打拼獲幸福生活。(《蘭州晨報》2005年9月18日)
(8)用單一顏色打拼客廳時尚!(《瑞麗家居設(shè)計》2005年7月29日)
例(5)~(7)中“打拼”是“努力、奮斗”義,例(8)中的“打拼”是“裝飾”義。
(三)比拼
(9)“精彩香港-明星大比拼”活動揭開帷幕。
(10)這里,讓我們來看看2006中國(湖南)年度汽車總評榜最佳SUV(進口類)、國產(chǎn)類以及最佳性價比三大單項獎的比拼戰(zhàn)況。
(11)周杰倫、潘瑋柏與S.H.E搞怪大比拼。
(12)家電價格比拼頻道為您提供了最新家電價格比拼。
以上四例中的“比拼”是“激烈比賽” 的意思。
“比拼”“血拼”及“打拼”中的“拼”是從義項②引申而來的。
二、“拼+X”式
近年來,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和人們觀念的不斷更新,現(xiàn)代都市中出現(xiàn)了一類富有濃厚時代氣息的特殊人群——“拼族”。這個群體所帶出的“拼”行為是指一群人拼湊在一起做某些事情。如:“拼課”“拼物”“拼婚”“拼彩”“拼學”“拼游”“拼創(chuàng)”“拼購”“拼租”“拼客”“拼友”“拼房”“拼車”“拼書”“拼保姆”“拼教練”“拼玩具”“拼員工”“拼網(wǎng)游”“拼娛樂”“拼競技”“拼雜貨”“拼事業(yè)”等。這里的“拼” 表示“合作”之義,是義項①的引申?!捌捶俊背霈F(xiàn)最早,又稱合租,開始是熟人拼,后來發(fā)展到陌生人拼,中間還夾雜著風靡一時的異性合租等插曲,所以人們對它褒貶不一。它之所以受到人們的廣泛關(guān)注、引發(fā)爭議,是因為其安全性很難保證?!捌窜嚒敝概c他人合租車?!捌从巍敝概c他人組合一起旅游?!捌床汀敝概c他人組合一起進餐,買單實行AA制。“拼卡” 指與他人同用一卡消費。“拼購”指與他人組合購物?!捌幢D贰?指與他人共用一保姆?!捌唇叹殹敝概c他人共同擁有一個教練?!捌赐婢摺敝概c他人組合一起買玩具?!捌磫T工”指與他人共同擁有員工。
由上可知,這種合伙消費展示著一種精明與節(jié)儉的生活理念,體現(xiàn)了“拼族”們追求的是足金足量的生活品位?!捌?X”中的“X”可以由單音節(jié)名詞充當,如“拼房”“拼車”等;“X”也可以由單音節(jié)動詞充當,如“拼購”“拼游”等。也可以由雙音節(jié)名詞充當,如“拼保姆”“拼教練”“拼玩具”“拼員工”等。無論是“拼+X”式還是“X+拼”式,都遵循了語言上的經(jīng)濟原則,言簡意賅,而且表達新穎,符合人們求新、求奇、求異的心理。
“拼”類流行語的出現(xiàn)不是偶然的,它們是經(jīng)濟發(fā)展的產(chǎn)物,具有時代性。當今,商品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商家為了占有市場,獲得最大利潤,在競爭中獲勝,就絞盡腦汁想辦法來吸引顧客,其中“量大從優(yōu)”的銷售策略最常見。顧客都希望得到商品的“從優(yōu)”價,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又做不到“量大”,只好找人合伙購買。這樣,就導致“拼”行為的產(chǎn)生,因此出現(xiàn)了大量的“拼族”。“拼族”的這種“拼”行為是以最少的投資獲得最大的收益,它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節(jié)約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這種以節(jié)約為根本追求的“拼消費”,足以讓我們感受到什么是現(xiàn)代模式的“精打細算”。不管是節(jié)約帶動了時尚,還是時尚帶動了節(jié)約,在強調(diào)建設(shè)資源節(jié)約型社會的今天,這種減少資源浪費的消費方式值得提倡。
(張愛玲,江蘇省淮陰工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