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喻是由俄國結構主義語言學家雅克布遜提出的,指“一個詞(能指)以一種破除老套、非字面意義的方式,應用到一個目標物或動作(所指)之上,它強調能指(聲音、圖像)與所指(概念意義)的相似(對應)關系?!雹龠@種相似主要是指二者作用的相似性。
股市報道的專業(yè)性很強,一般顯得枯燥無味。若只是對股市變化照葫蘆畫瓢的客觀描述,很難吸引受眾的眼球,甚至會使一些不了解股市情況的受眾和新股民很難領會其中的一些專業(yè)概念。這時如果報道中運用隱喻便會使傳播效果大大增強。隱喻的運用能使抽象化的概念變得形象、具體、生動,便于人們接受和理解。股市報道中隱喻手法的運用屈指可數,但卻大大加強了傳播效果。
媒體選擇對股市大起大落極不穩(wěn)定的情況進行報道,同時又把股市這種情況比喻為“過山車”,這就是隱喻在新聞報道中的運用。過山車是一種娛樂項目,忽上忽下極不穩(wěn)定,而且從高到低落差很大。股市的大起大落與坐過山車的感覺很相似,所以媒體就把股市的極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隱喻成“過山車”。本來股市與過山車毫無聯系,但經過這種相似的對比,便與過山車產生了聯系,一提到股市“過山車”,大家立即想到就是股市極不穩(wěn)定的情況,這就是隱喻的作用。這種方法的運用使報道變得形象、生動,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并且便于記憶。
“黑馬股”常在股市報道中隱喻一直不被大家看好的股票在短期內大幅上漲。黑馬是出自“19世紀,英國政治家杰明·狄斯雷斯在《年輕的公爵》這部小說中描寫了一個精彩的賽馬場面?!雹谫愸R場上一直不被大家看好的一匹黑馬,在最后時刻突然趕超前面一直被大家看好的良種馬,最后贏得勝利。從此“黑馬”一詞不脛而走,常被用在各種新聞報道中,如體育、總統(tǒng)大選等。股票中的“黑馬股”與賽場上的“黑馬”很像,總會有出乎意料的轉機。
一提到“黑色星期一”人們都知道是股市暴跌的情況。但一開始它只是指一個事件,由于二者的相似性,就被大家喻指為所有股市暴跌的情況?!昂谏瞧谝弧敝浮?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的股災。當日全球股市在紐約道瓊斯工業(yè)平均指數帶頭暴跌下全面下瀉, 引發(fā)金融市場恐慌, 以及上世紀80年代末的經濟衰退。后來被人們喻指股市的暴跌情況” ③與“黑”相對的是“紅”,人們便把開盤的時候低開,然后再慢慢升上來的情況稱為“紅色星期一”。喻指股市大跌的詞語還有“跳水”、“殺跌”等,喻指上漲的有“飄紅”等,這些詞語很形象,使人們一目了然。
上市公司的經營業(yè)績,經常被隱喻成“收成”。收成一般指每年莊稼收獲量的多少,好收成就是今年莊稼豐收了,農民從中獲利多,壞收成就是莊稼收獲的不多,農民從中獲利少甚至不獲利,可以看做是農民經營一年土地的業(yè)績。上市公司的經營與農民經營土地其實有相似之處,只不過農民想從種的莊稼中獲利糧食,上市公司想從對股票的經營中獲利錢。所以很多報道就把上市公司的經營業(yè)績隱喻成“收成”, 使人們對所報道的事件一目了然,這比起單純的只說“經營業(yè)績”要形象的多。
還有把不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yè)務執(zhí)業(yè)資格的人稱為“黑嘴”等。
但是,股市報道中的隱喻還是很貧乏的,還需要新聞工作者積極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形成更多的隱喻,以便人們閱讀,增強傳播效果。
最近看了一篇有關股市的報道,這篇報道的寫法很有創(chuàng)新意義,對某個股市情況的過程進行了動態(tài)隱喻?!兑患径葍衾鲩L50% 工商銀行吹響反彈集結號》④ 其中,把銀行股在大跌之后又進行反彈的情況喻為“絕地反擊”,這個隱喻把銀行股由跌到漲的過程形容得惟妙惟肖,無疑大大勾起了人們的閱讀欲望。
標題中要多用隱喻,有一目了然的效果。文章中要有隱喻,標題中自然也不能缺少,隱喻在其中的應用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當這些隱喻出現在新聞標題中時,便能夠立刻抓住受眾的眼球。隱喻的形象性,使人們一目了然,標題中隱喻的意義幾乎已代表了整個文章所要表達的意義,如果受眾因為忙而沒時間細看報道的話,一看標題便能大概明白發(fā)生了什么事,既節(jié)省時間,又不費力。所以新聞報道要在標題中多用隱喻,既能使標題形象生動,又便于概括事實,這樣的標題誰不愛看呢?
由此可見,隱喻在股市報道中的應用不僅能使表達形象生動,增強文章的可讀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在標題中的應用,能夠立刻引起人們的注意,然后使人們產生閱讀文章的興趣,這將大大增強新聞的傳播效果。所以媒體工作者要充分挖掘自己的靈感和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新出更多的隱喻,使股市報道不斷地出彩,這樣股市報道才有生命力,才能吸引更多的受眾,在這方面我們新聞工作者還有待加強。
注釋
① 《媒介批評:立場、范疇、命題、方式》李巖,第28頁,2005年11月第2次印刷,浙江大學出版社
②http://baike.baidu.com/view/245.html?wtp=tt
③http://baike.baidu.com/view/82266.htm
④http://www.news365.com.cn/wxpd/ caijing/zqxw/200804/t20080411_1829270.htm
(作者系河北大學2007級新聞學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