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谷清音聲聲慢,百變仕女入畫來”,10月11日晚的上海大劇院中劇場座無虛席,眾多昆曲觀眾期盼已久的“幽谷清音——梁谷音昆劇藝術(shù)傳承專場”隆重登場。整場演出的最大亮點,是梁谷音推出了她從未演出過的一折戲——《牡丹亭·離魂》(即原著中的《鬧殤》)。
針對這折“離魂”,筆者專門與昆曲研究專家、上海戲劇學院教授葉長海作了一番交流。
一個“離魂”夢
梁谷音12歲進入上海戲曲學校學習昆曲,先后師承張傳芳、朱傳茗、沈傳芷等名家,正旦、閨門旦、花旦通透,被譽為昆曲界的“通才演員”,又有“百變仕女”之雅號。雖說如此,但不得不承認的是,以杜麗娘為代表的閨門旦行當,并不是梁谷音的主攻;但正因如此,梁谷音始終對閨門旦藝術(shù)心向往之。
一個杜麗娘,一部《牡丹亭》,幾百年來一直是昆曲舞臺上最為瑰麗的風景,多少代多少人都曾在這里駐足流連乃至魂夢相牽。梁谷音自不例外,演一次《牡丹亭》,演一回杜麗娘成了她的夙愿,一如杜麗娘般的癡心虔誠。
葉長海介紹說,梁谷音曾在1993年邀請著名導演陳明正、編劇唐葆祥、作曲金復載創(chuàng)作了交響版《牡丹亭》并擔任主演,榮獲了第五屆上海白玉蘭戲劇獎主角獎。該劇分“花神巡游”、“游園驚夢”、“尋夢寫真”、“魂游冥判”、“叫畫幽媾”、“掘墳回生”六部分,因從全劇架構(gòu)考慮的關(guān)系,該劇并未包括“離魂”。所以,當梁谷音曲盡纏綿地讓復生的杜麗娘沐浴在漫天花雨中、并讓臺上臺下陶醉在一片美好夢幻的時候,她的心中似乎依然有著一絲淡淡卻難以釋懷的遺憾。此后,梁谷音在北京觀看了由日本歌舞伎大師坂東玉三郎的“離魂”,更引發(fā)了強烈的創(chuàng)作欲望,她決定,將該折重新整理、單獨登臺。
當晚,在那“幽谷清音”的舞臺之上,杜麗娘因“離魂”而去,梁谷音則為“離魂”而來。戲里,春香扶著麗娘緩緩走向生命盡頭,相依相伴的友情、血脈相連的親情、生死無悔的愛情絲絲入扣、如泣如訴;戲外,梁谷音在她的學生、春香扮演者冷冰冰的攙扶下,忘卻了本行,忘卻了自己,跨越了行當,跨越了年齡,又一次走向了她心念的杜麗娘,走向了她追尋已久的夢。
戲演完了。很多觀眾因梁谷音的表演而陶醉,但同時也有人持有不同看法。他們認為,梁谷音既以花旦見長,那么在她的專場中為何不全部選擇自己應工的花旦戲和正旦戲呢?對此,葉長海認為,正因表演是梁谷音最為擅長的層面,所以她深知應該如何通過表演去塑造杜麗娘這個人物。梁谷音的“離魂”是自學而成的,在她的身上,一招一式都浸潤著閨門旦的感覺,完全看不出一絲一毫運用不當?shù)募记?,更看不出這是一個六旦出身的昆曲演員。再加上梁谷音是一位修養(yǎng)品味都很高的藝術(shù)家,懂得精粗美惡,善于博采眾長,從其他優(yōu)秀藝術(shù)家的表演精華中吸取營養(yǎng),不斷豐富和提煉自身的創(chuàng)作,因此梁谷音塑造的杜麗娘,有著她自身的優(yōu)勢與特色,閃爍著不可取代的精彩之光。
尤鐘【集賢賓】
在“幽谷清音”專場中,“離魂”一折甫一開場,觀眾就發(fā)現(xiàn)舞臺中央的背景是一副放大了的白底綠字的工尺譜。這是選自《與眾曲譜》的【集賢賓】曲譜,以此做背景的情形在昆曲舞臺上似乎還是第一次,它突出了昆曲的曲牌體特點,顯得清新、典雅、古樸。
筆者早就得知,梁谷音向來非常鐘情這支【集賢賓】。雖然她以前沒有演出過“離魂”,但她幾年前在臺灣出版的個人專輯中,就收錄了這支曲子。其實,梁谷音一直在尋找機會演唱這首曲子。今年三月在慶賀上海京昆藝術(shù)中心成立一周年的演唱會上,這個夢想得到了實現(xiàn)。梁谷音的演唱真摯深情、哀婉動人,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牡丹亭》中的名曲很多,如“游園”中的【皂羅袍】、【好姐姐】,傳唱十分廣泛。而“離魂”中的【集賢賓】一般觀眾不是那么熟悉,而梁谷音卻獨鐘此曲。這首曲子用簫伴奏,在旋律上挑戰(zhàn)了昆曲唱腔中低音的極限,如果沒有深厚的功力和嫻熟的技巧,演唱者是很難把聲音表達到位的。梁谷音的演唱由氣帶絲,表現(xiàn)出了杜麗娘臨終前“生生死死隨人愿”的情感升華,用精湛的唱功傳遞出“靜中有情、亡中有望”的生命體驗。
在《牡丹亭》中,最難演唱卻最感人的曲子,大致就集中在“尋夢”與“鬧殤”之中,這兩折戲歷來是對演員的極大考驗。傳說明末的杭州女伶商小伶演杜麗娘時人戲不分,每次都能演得出神入化、動人心魄。她最擅長的,就是“尋夢”和“鬧殤”。然而,有一次在演出“尋夢”之時,商小伶“纏綿凄婉,淚痕盈目”,終于魂斷舞臺。至清乾隆時, “鬧殤”這折戲就改稱為“離魂”了。在《審音鑒古錄》一書中,非常細密地記錄了當時演出的動作與表情,可見當時的藝人是如何細致地表現(xiàn)杜麗娘在生命盡頭時的內(nèi)心活動的。
葉長海認為,【集賢賓】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魅力,不僅是因為音樂好聽,更是因為湯顯祖的曲詞精妙獨絕,大氣、深廣、凄愴。“海天”何其廣袤無邊,那一輪孤月無所依傍,該向何處去呢?這一個“悠”字,長遠綿延,展現(xiàn)了那種寂寂無垠、茫茫無邊的感覺。“涌”字突出了海面剛剛升起的一輪美月,如同杜麗娘清純、高潔的生活剛剛開始。可是,“何處涌”說明美月失去了方向、心向誰邊?唯剩下一地落寞與凄愴。“玉杵秋空,憑誰竊藥把嫦娥奉?”此刻的杜麗娘就是那月中嫦娥,由樂而悲、無法且無處訴說內(nèi)心的沉痛與悲涼。怨天地,疑鬼神,痛到無以復加時,其他的感覺全然消失,只有眉峰與心坎里“別是一般疼痛”了。梁谷音鐘情【集賢賓】,正是因為與詞曲心交神晤,領(lǐng)會了其中的渺遠意境,加上她對聲音的極佳控制力和塑造力,才能把如此高難度的曲子唱得情思綿長、感人至深。
在整個昆曲界中,能把這支【集賢賓】唱到如此境界的演員,確是不多見的。
海天悠,
問冰蟾何處涌?
看玉杵秋空。
憑誰竊藥把嫦娥奉?
甚西風吹夢無蹤。
在眉峰。
心坎里已是一般疼痛。
——牡丹亭·離魂【集賢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