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土
城市樓房日復一日切割陽光
讓那盆常年處于陰暗的對接白臘
已經(jīng)習慣光合作用的暗反應
像我近乎發(fā)霉的胡思亂想
暗自生長青枝綠葉的神奇
生命的新綠從腐朽脫胎
把握日月和情感的一絲一縷
明天是感恩的清明?,F(xiàn)在
我要給我的盆景培土
作好回鄉(xiāng)下老家祭祖的準備
互為準備互為開始沒有結束
比如老根是葉綠體的準備
子孫是列祖列宗的開始
無須開花,亦不奢望結果
只須多做些類似培土的事情
一線天
我的步履閱讀了多少奇山異洞
對那些一線天的仰望
無疑是對雄鷹和夜鶯的崇拜
是鷹嘴啄開條條通天的路
還是鶯歌留下串串破夜的旋律
每夜我都在淺綠灰墻面的書室
尋找哪怕一丁點兒大自然的氣息
前無出口,隔著窗玻璃常聞對面樓房
傳出的麻將碰擊聲;后無退路
讓古舊書刊占領了斷后的地利
哪種兵書有我能夠破城的戰(zhàn)例
用鍵盤擺弄仿宋的蝦兵蟹將
天又大亮。于是重復每個天亮的動作
推窗探身從樓與樓的夾縫向東望去
朝霞如幟!我的城市旗幟的一線天
夏日看湖
放鷹臺的夕陽嗆了一口水
不吐不快。湖風叼走了魚腥味
人們半裸水中,燦爛色素
點燃五花八門的泳姿
人或魚翔淺底一片
欲將出水芙蓉作巨椽之鋒毫
把干凈的文字寫向霞空
胭脂紅的宣紙攔腰一刀
天上一半,水底一半
我的書法不知臨摹哪一半
東邊一個偌大現(xiàn)代書法的句號
——磨山。意臨歷史
用陽阿薤露唱響楚天臺
著一身楚服逛楚市
舞過來古典細腰三道彎
珞珈山學子三兩結群
搶占了兩岸木鋪的親水平臺
上午火炬從此處遞過
還有幾面腮幫上的五星旗
找不到卸妝的理由
珞珈山石的無數(shù)只耳朵
步調一致朝著北岸豎起
傾聽那人佩劍之怒
無怒之有。不是汨羅是東湖
獨醒的行吟!我行我素
且行且吟。再登西岸放鷹臺
李白托起幾千年的祖?zhèn)?/p>
托起九個腦袋的神鳥
蒼鷹八九毛。自傲的自謙
尾追那只絕唱的黃鶴
我的國風呢?我的自成書體
還是一張宣紙胭脂紅
湖光山色,水天一色
作曲家又劃了幾道五線譜
這文字是吟是書?我的東湖
我被別在半清半濁的腰帶上
長江,六千公里的塊頭
首尾不可望亦不可及
把我別在半清半濁的腰帶上
而漢水,宛若進城打工的靚妹
一頭清亮栽入渾濁的寬廣
接受那些異性的似水柔情和
這大江前波后浪的風景
須承受七月洪峰的謠言
還有沙器扎堆的不實之詞
于是在這以濁酒對酌的日子
開始迷戀那曲同性的高山流水
也開始懷念那份斷弦的知交
聽琴的樵夫到底走了多遠
何處是我能夠棲身的琴臺
仰望白云,貪酒仙道乘鶴而去
酒家店牌被崔顥的一首詩炒熱
哪里有屬于濟公的酒肉宴席
掬不來可以措辭的浪花
誘供沉渣的泡沫亦不配壘砌詩行
也別想從沉渣搜救蘇子詩帖
那派雄渾和磅礴從來不屬于我
雄心勃勃的水流一門心思奔大海
我的野心還是別在半清半濁的
腰帶上
在線隱身,悉聽鷸蚌相爭的網(wǎng)聊
無量
——題天津朋友宗世奎先生贈畫
一蔸老藤,喊出串串年輕的
花朵。那只鷺鷥沒有在意
讓沾滿浮塵的燦爛接受這場冷雨
洗禮。它規(guī)避藤下,凝視遠方
干柴似的雙腿感受泥土的溫熱
目不轉晴,像我們背誦歷史一樣全神貫注。又像佛陀默念經(jīng)文
阿彌陀佛!紺目澄清四大海
留一方我自心的凈土
長一寸我自心的堅守
片刻雨過便是天晴
截一彎虹丈量未知的前路
觀想前路
觀想歷史
觀想無量
在那只鷺鷥
在意不在意之時
在背靠老藤規(guī)避冷雨之時
在老藤喊出年輕花朵之時
詩歌責任編輯胡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