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國童裝市場正步入飛速發(fā)展的階段,市場的走向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特別是中國加入WTO后,中國的童裝業(yè)更加面臨一個重新洗牌的格局;如何找準自己的定位,擴大自身的市場份額,是每個童裝企業(yè)面臨的問題。
[關鍵詞] 童裝市場 多元性 不穩(wěn)定性 調整期 定位
2006年和2007年,大型商場童裝消費額分別比上年提高了15.50%和13.61%。2007年是中國童裝行業(yè)發(fā)展過程中具有深遠意義的一年——行業(yè)轉型加速之年;全國童裝企業(yè)數(shù)量至少比2006年增加了20%,企業(yè)的平均銷售收入比2006年增加了15.5%。近年來中國童裝消費均呈現(xiàn)兩位數(shù)以上的增長,童裝成了服裝業(yè)發(fā)展的一個新增長點,中國童裝市場的消費需求已由過去的滿足基本生活的實用型開始轉向追求美觀的時尚型,部分經濟發(fā)達的城市,消費者對童裝需求趨向潮流化、品牌化,展望2008年我國的童裝市場將呈現(xiàn)以下特點:
一、中國童裝市場的多元性
1.中國童裝市場消費水平的多層次性
中國童裝市場因為兒童性別、年齡、區(qū)域、不同家庭收入水平的差異性,而形成其多層次性、多元性??傮w上是大中城市消費水平高于鄉(xiāng)鎮(zhèn)和農村,東南沿海經濟發(fā)達地區(qū)普遍高于西北地區(qū);低收入群體服裝消費的潛力巨大,但購買能力有限;中、高收入階層對服裝產品的需求已由量的增長轉向質的提高,講究品位和流行。在南北方大中城市,南方童裝消費偏于低檔,北方卻比較注重品牌。兒童性別上,表現(xiàn)在女童裝比男童裝消費水平高。年齡上,大童裝消費水平差,小童裝較高。
2.中國童裝產品的多元性
中國童裝產品的多元性源于消費需求的較大差異性,不同年齡段的兒童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區(qū)別,對于童裝的需求不一樣;不同地域的兒童對童裝產品的需求又有明顯的差異;由于兒童所處不同家庭環(huán)境,其對童裝的需求也有著文化與檔次上的區(qū)別。
(1)年齡段的差異性導致的不同童裝消費。嬰幼期兒童(即出世至3歲)、學齡前兒童(4~6歲)、中童期兒童(7~9歲)、大童期兒童(10~12歲),由于不同年齡段兒童,在生理、心理需求上的不同,構成了童裝產品的多元性需求。
(2)地域差異導致的童裝消費多元性。中國是一個地域廣大的國家,處在不同地區(qū)的消費者存在心理需求和偏好的差異。中國南方與北方兒童在體形和骨架上的差別性,決定了童裝尺碼標準上的差異。再者不同地區(qū)的氣候和風俗不一樣,也導致童裝產品的多樣性。
(3)不同家庭環(huán)境導致的童裝消費的多元性。不同家庭環(huán)境中的孩子,他們享受衣著的權利和可能性是完全不一樣的,家庭的文化背景,經濟允許度,父母家人的審美觀等,對于童裝有著不一樣的要求,從而促使童裝產品的多元性態(tài)勢。
3.中國童裝多元性現(xiàn)狀
(1)健康環(huán)保概念流行。針對孩子的肌膚嬌嫩,童裝面料多采用吸汗、透氣、刺激性小的柔軟織物。在繼承歷年棉、絲、毛等天然材質的同時,防水、抗菌、防臭等功能性與健康性的面料越來越多地被消費者所認可,使用這些布料的童裝大受歡迎。同時綠色環(huán)保的概念也在童裝上被充分利用。
(2)休閑童裝走俏。受大人流行趨勢的影響,舒適性和隨意性的休閑童裝受到家長和兒童的青睞。它的簡潔、樸實、自然風格,健康型面料,別致圖案,大眾化價格,深受工薪族和農民消費者的歡迎。
(3)童裝顏色、款式成人化。童裝的顏色一向比成人裝亮麗,如今這種情況則有所改變,童裝色彩有隨著成人服飾流行變化的趨勢。目前成人服裝流行的款式與色彩也都在童裝中斑斑可見。在款式上,這類童裝款式設計大方、線條流暢,裝飾性較少,且結構簡單,上下分開,便于孩子穿衣、脫衣。
(4)圖案變小,流行裝飾增多。童裝在圖案設計中可愛的卡通繡花和幾何紋飾是重點,動畫片中的“唐老鴨”、“小笨熊”、“機器貓”等被充分運用貼、壓泡工藝中,制作得俏皮可愛;但現(xiàn)在的圖案設計變得小巧了許多,穿上可顯出高雅的美感。服飾的配套也非常講究,配內衣、帽子、馬甲、背帶、腰包等,不一而足。
二、中國童裝市場格局的不穩(wěn)定
中國童裝起步于上世紀90年代初,相對于整個國際市場的童裝業(yè)來說起步較晚。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消費結構的改善,對童裝的需求呈現(xiàn)多元化的趨勢,國內原有的幾個知名品牌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一些順應市場的童裝品牌應運而生;此時,海外的童裝品牌也趁機而入。雖然近20年來,中國服裝工業(yè)有了一個非常迅速的發(fā)展,男裝、女裝等服裝都已有了全國性的品牌,而在童裝領域,還很少有這樣的企業(yè),即使有個別企業(yè)已經達到了一定水平,但與男裝、女裝的巨型企業(yè)比較起來,就顯得非常小了。
中國到2010年新生兒出生數(shù)將進入高峰期,中國將形成一個龐大的兒童消費市場,因此童裝的發(fā)展?jié)摿薮?,利潤空間豐厚,再加上國內童裝業(yè)發(fā)展結構上的不足,如大童裝品牌缺失,使得無數(shù)的國內外知名品牌不斷涌現(xiàn),這些品牌中有法國、意大利、加拿大、英國等國的知名品牌,也有國內著名服裝企業(yè),例如杉杉、李寧、紅豆等等,各品牌使出渾身解數(shù),欲在競爭中分得一塊大的蛋糕。特別是中國加入WTO后,中國的童裝業(yè)更加面臨一個重新洗牌的格局。國內外知名品牌在中國童裝市場上將展開新的一輪的“圈地運動”,市場格局將處于一個新的大調整期。
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中,如何找準自己的定位,創(chuàng)建一個品牌,就要深入調查市場,綜合分析各類信息,認清發(fā)展方向,才能永處不敗之地。中國童裝企業(yè)也應搶抓機遇順應市場,逐步由“數(shù)量銷售階段”轉移到“品牌銷售階段”,做一個有文化內涵的品牌,開創(chuàng)市場新的局面。
參考文獻:
[1]《服裝時報》.北京,2007年
[2]《中國服飾報》.北京,2007年
[3]《中國童裝網》.www.51kids.com
[4]《中國服裝網》.www.efu.com.cn
[5]《富民時裝網》.www.fumin.com
[6]《中國品牌服裝網》.www.china-e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