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國移動和中國聯(lián)通作為我國移動通信市場上的兩家寡頭運營商,各具優(yōu)勢。它們在多方面展開博弈,試圖在不同的市場情況下制定最合適自己的競爭策略,從而成為市場的贏家。根據我國移動通信市場的實際情況,文章主要分析了價格競爭策略,資費套餐競爭策略以及卡特爾。在分析價格競爭策略時,采用了不完全信息動態(tài)博弈模型以。在分析資費套餐競爭策略時,采用了不完全信息動態(tài)博弈模型以及智豬博弈模型。然后又探討了兩家運營商合作形成卡特爾的可能性。最后基于以上分析得出結論。
[關鍵詞] 中國移動 寡頭
一、基于不完全信息動態(tài)博弈模型分析價格競爭
假設中國移動和中國聯(lián)通都保持現(xiàn)有價格而不采降價策略時,兩家公司的盈利分別R1和R2。如果中國移動首先降價,則它會以低價吸引走中國聯(lián)通的一部分客戶,記這時中國移動的盈利額為R1+T2,中國聯(lián)通的贏利額為R2-S2。如果中國聯(lián)通首先降價,則情況相類似,即中國聯(lián)通的盈利額增加而中國移動的盈利額減少。當兩家公司采取價格戰(zhàn),同時降低價格時,中國移動和中國聯(lián)通的盈利額則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減少,記此時的盈利額為R1-T1以及R1-S1。若雙方同時降低價格,則雙方各自的虧損要小于只有一方降價時給另一方帶來的虧損。表格中,R2-S2 二、基于不完全信息動態(tài)博弈模型以及智豬博弈模型分析資費套餐競爭 根據歐美電話運營商的成功經驗,移動和聯(lián)通將其消費者進行細分,然后根據不同消費者的不同消費習慣和消費特點,有針對性的推出相對優(yōu)惠的資費套餐來吸引客戶增加收益。當中國移動首先推出資費套餐時,大量的消費者將會被其新套餐計劃所吸引而成為其客戶,我們設其增加的盈利為S1。由此,我們得到了當中國移動采用資費套餐而中國聯(lián)通不采用資費套餐時,兩家公司的盈利分別為S1-T1及-W2。通過分析,此博弈模型的納什均衡是中國移動和中國聯(lián)通都采用資費套餐。 至于哪家公司會首先推出套餐服務?中國移動目前仍是市場中的主導運營商,而中國聯(lián)通是電信市場中的小運營商,。上文中已經提到過,首先推出資費套餐的運營商,即開拓市場的先行者將會獲取較多利潤,但同時也會付出一定的成本,承擔一定的風險。由此,我們得到如下博弈矩陣。 注意,以上矩陣中的數字只是定性的分析,目的在于揭示在不同的市場條件下兩運營商的贏利額之間的關系。首先,對于運營商來說主動開拓市場一定能擴大的贏利額,所以在有市場開拓者的情況下,假設中國移動和中國聯(lián)通的盈利總額為30,而在沒有市場開拓者的情況下,假設雙方的盈利總額為25。在確定雙方各自的贏利時,考慮到中國移動是主要運營商,所以除非中國聯(lián)通首先開拓市場,否則,其贏利額總是大于中國聯(lián)通。然而,即使是中國聯(lián)通作為先行者,中國移動也能利用其較為雄厚的資金和人才,迅速模仿,縮小差距。所以,博弈的結果為中國移動開拓市場而中國聯(lián)通模仿。 三、卡特爾 我們先探討中國移動和中國聯(lián)通合作形成卡特爾的動機以及可能性。首先,持續(xù)的價格戰(zhàn)無疑會使運營商的贏利額下降;其次,持續(xù)的價格戰(zhàn)也會使消費者持幣觀望,等待價格進一步下降。運營商的降價策略的效果也會因此而減弱。最后,為了防止移動通信行業(yè)的惡意競爭,以促進該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政府也會出臺相應的政策和措施。所以,我們認為兩家運營商在競爭的同時,是有可能合作的。 然而,合作形成的價格卡特爾往往是不穩(wěn)定的。因為兩家運營商的邊際成本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在有可能盈利的情況下,雙方往往都會有違反協(xié)議從而謀取更大利益的動機。如果根據中國移動和中國聯(lián)通形成的卡特爾的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的原則將價格定在P*,在生產同質產品的市場中,相等的價格很可能導致兩家運營商平分市場。但是由于兩家廠商的邊際成本不同,所以實際上,它們此時的最合理產量應該是不同的。 四、結論 中國移動和中國聯(lián)通兩家寡頭運營商雖然有可能會形成卡特爾,但是在沒有政府等外力介入的情況下,它們依然會以競爭為主。這兩家運營商會采用降低價格以及推出資費套餐的競爭策略來吸引客戶,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這種競爭形成的均衡往往不是最優(yōu)均衡。所以,政府應該在移動通信市場中發(fā)揮一定的作用,在促進行業(yè)競爭的同時也應該防止惡性競爭。就運營商而言,它們應該使競爭形式多樣化,而不是局限于價格策略。只有這樣,才能有利于我國移動通信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平狄克魯賓費爾德:《微觀經濟學(第四版)》 [2]孟晶:《從博弈的角度對我國移動通信價格大戰(zhàn)進行分析》,江蘇商論,2003年4月刊 [3]張蓓:《電信市場價格競爭的博弈分析》,中國物價,2007年2月刊 [4]楊曉玲劉夢龍:《中國移動和中國聯(lián)通價格競爭的博弈分析》,江蘇通信,2006年12月第6期 [5]潘新興馮英:《對我國通信運營商競爭與合作的博弈分析》,中國流通經濟,2006年3月刊 [6]李乃清:《對移動通信市場價格戰(zhàn)的思考》,移動通信 2004年11月刊 [7]吳曉雯:《淺析電信的雙雄競爭》,市場周刊,2004年10月刊 [8]《移動VS聯(lián)通_雙寡頭的堅守與追擊》,www.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