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針對目前信息管理專業(yè)《管理信息系統(tǒng)》課程教學和課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管理信息系統(tǒng)》課程設計與課程教學同步進行的教學改革方法,該方法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關鍵詞] 《管理信息系統(tǒng)》課程 教學 改革
《管理信息系統(tǒng)》課程理論性較強,實踐性較強,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對于沒有信息系統(tǒng)開發(fā)或應用經驗的本科生來說不容易掌握,因此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積極性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豆芾硇畔⑾到y(tǒng)》課程設計對于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與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要求學生在兩周之內開發(fā)一個系統(tǒng),這樣安排課程設計往往達不到教學的真正目的,學生沒有得到真正的實踐鍛煉。顯然,按這種模式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在社會上缺乏競爭力。筆者根據(jù)多年的MIS課程的教學經歷,對《管理信息系統(tǒng)》課程設計與課程教學同步進行的教學改革方法進行研究,取得較好的效果。
一、課程設計改革方案
1.課程教學設計
為了實現(xiàn)《管理信息系統(tǒng)》課程設計與課程教學同步,教學過程中采用以下方法:(1)選好教材。所選教材必須滿足:①教材首先介紹信息系統(tǒng)的基本概念,接著各章依次介紹信息系統(tǒng)開發(fā)的步驟。②教材必須全面系統(tǒng)地反映軟件工程和信息系統(tǒng)領域的最新發(fā)展。這樣能夠激發(fā)學生對課程設計的興趣。③教材應該有一個學生熟悉的案例貫穿始終,這樣教材實際上就可以當作課程設計指導書。(2)應用多媒體技術。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容易組織、啟發(fā)和引導學生在其中學習,方便指導學生課程設計。(3)采用案例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引進案例教學,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使學生學會利用MIS知識去分析和解決課程設計中的問題。
2.課程設計選題
在介紹完信息系統(tǒng)的基本概念后,教師上機操作演示各種類型的MIS。接著就開始給學生初步擬定一個有實際背景的課程設計題目。題目布置之后讓學生用兩周的時間收集資料,認真選題,最后采用雙向選題的方式確定設計題目。雙向選題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對自己所做的題目感興趣,而興趣是信息系統(tǒng)開發(fā)能否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學生必須按照課程教學的進度同步開發(fā)課程設計題目規(guī)定的信息系統(tǒng),不能半途而廢。
目前學生可以從互聯(lián)網上或者從某些參考書中得到某些信息系統(tǒng)開發(fā)的文檔和軟件,所以教師在選題時要多查找資料,注意不要選學生可以仿造或拷貝的某些題目。
在選題中,要求一個學生獨立完成一個小的信息系統(tǒng)的全部開發(fā)或完成一個大的信息系統(tǒng)一部分功能的開發(fā),做到一人一題。這樣才能促使每個學生獨立思考,避免課程設計成果雷同。
3.課堂教學與課程設計同步的措施
課堂教學與課程設計同步的辦法是:每講完一章的內容就讓學生完成課程設計相關內容的設計工作。這對學生來說既鞏固所學的知識,又理論聯(lián)系實際,學會如何應用知識。課程設計比單純做《管理信息系統(tǒng)》作業(yè)有意義,所以學生積極性很高。
由于有了課程設計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就會帶著自己的題目來聽課。由于教材內容與課程設計的步驟一致的,這樣學生伴隨著課堂教學的理論知識和案例講解,一邊聽課,一邊思考自己的題目在這個步驟該怎么做的。這種方式激發(fā)了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學生上課非常認真,課堂紀律也比較好。課堂教學效果有了很大的好轉。
在課堂教學與課程設計同步進行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不要求學生每一個開發(fā)步驟必須做得完全正確,要求太高的話學生覺得難度太大,對信息系統(tǒng)的開發(fā)產生畏懼。(2)在開發(fā)過程中,每5個學生組成一個小組,每個小組由任課教師定期召開一次會議。會上每個學生要匯報目前開發(fā)的進展和碰到的問題。任課教師和小組其他成員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或建議,這樣既鍛煉學生的協(xié)作精神,又解決了學生的問題。(3)課程設計過程中,要求學生不能單純從網上查找資料來完成信息系統(tǒng)開發(fā),要利用課余時間去對所做信息系統(tǒng)進行調研。課程設計中要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
課程教學過程中應該經常性地對學生同步進行的課程設計進行點評。點評主要做兩個方面的工作:(1)表揚設計做得好的優(yōu)秀學生,鼓勵其他同學向優(yōu)秀生取經。(2)對課程設計中出現(xiàn)的典型問題要集體講解,對個別同學的問題要進行課后交流和答疑解惑。
4.課程設計階段的任務及課程設計考核
隨著課程教學與課程設計的同步推進,課程講授結束時學生初步做完系統(tǒng)設計的大部分工作。課程設計階段,學生的主要工作是利用兩周的課程設計時間,用已經學完的完整知識,對自己所做的系統(tǒng)進行深入的思考,并進一步完善,最后進行代碼的編寫、測試與調試工作。
課程設計必須有嚴格的考核計算辦法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生才能在課程設計上花更多的精力,課程設計的質量才有保證。
二、應用情況
兩年來,筆者采用本文提出的信息管理專業(yè)《管理信息系統(tǒng)》課程設計改革方案指導學生課程設計,取得很好的效果。這個方案彌補了《管理信息系統(tǒng)》課程設計時間不足的問題,將課程設計時間間接地延長了將近一個學期,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完成信息系統(tǒng)的開發(fā),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學習課程的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姜海虹 盧宏偉:高?!豆芾硇畔⑾到y(tǒng)》課程改革探索.科技資訊,2006年1期
[2]金 玨:淺談《管理信息系統(tǒng)》課程的教學優(yōu)化.中國科技信息,2005年第14期
[3]衛(wèi)紅春:信息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