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蘋,這個一年前還過著無腸生活,8個月內連一口水都不能喝,全靠輸液生活的病人。如今,在南京軍區(qū)總醫(yī)院普通外科研究所專家們的治療下,她已可以大口吃肉,能爬上16樓,生活恢復了正常。
現(xiàn)在她全小腸移植手術后已經成功存活一周年了。她也因此成為我國全小腸移植后“擁有良好功能移植腸”存活時間最長的人。
“斷腸”人沒了腹中孩子
“那時,我是個快樂的孕婦,可沒想到,兩個柿餅改變了我的命運?!崩顚W蘋說,她是河北唐山人,2006年10月28日,已經懷孕7個月的她,吃了家里兩個柿餅??蓻]過多久,肚子就開始痛起來,還拼命地吐。
隨即,她被送入唐山醫(yī)院。在手術臺上,醫(yī)生告訴李家人,李學蘋肚里的孩子已經沒有了呼吸。做了引產手術后,醫(yī)生還意外地發(fā)現(xiàn),小李的小腸早已壞死。
專家為她做了小腸切除手術。從此,小李就成了無腸女。沒有了孩子,也沒了小腸,小李頓時感覺從天堂掉進了地獄。因為沒有小腸,整整8個月她滴水未進,只能靠輸液維持生命。
術后流淚吃下第一口飯
2007年2月,在家人的陪同下,李學蘋來到南京軍區(qū)總醫(yī)院。同年8月6日晚,普外研究所的手術室里燈火通明,普外研究所所長黎介壽院士親自參加指導小腸移植手術。
這次手術總結了前10次手術的經驗,借鑒了全球頂尖的美國匹茲堡大學小腸移植中心手術外科技術和術后抗排斥、抗感染綜合處理技術,持續(xù)了8個多小時,很成功。術后第4天,病人就可以從移植小腸中吸取營養(yǎng)了,術后第13天,病人就能開始吃飯,第21天,就可以徹底擺脫靜脈營養(yǎng)。
在小李手術一周年的的“生日會”上,普外科研究所副所長李寧看著小李吃著生日蛋糕,高興地說:“你看她,現(xiàn)在什么都能吃,很難想象她曾經是個8個月滴水未進,奄奄一息的病人?!?/p>
李學蘋激動地說,她清楚地記得術后能吃第一口飯的時候,眼淚都激動得流下來了。
■專家介紹
小腸移植 難于上青天
南京軍區(qū)總醫(yī)院全軍普通外科研究所副所長李寧介紹說,小腸的功能是所有器官當中最復雜的。因此在所有器官移植中,小腸移植最困難,患者長期存活率低。由于小腸富含淋巴組織,腸腔內存在大量微生物,移植后造成排斥反應及感染發(fā)生率高達90.5%。為控制小腸移植后排斥反應發(fā)生,必須大劑量使用免疫抑制劑,易導致病人全身感染及淋巴細胞增生。
今后可進入臨床常規(guī)治療
從1985年開始研究小腸移植,南京軍區(qū)總醫(yī)院黎介壽院士就開始主持“同種異體小腸移植”的課題研究。在小李的“生日會”上,黎介壽院士激動地宣布,今后小腸移植手術與腎臟和肝臟移植手術一樣,可以在臨床上大規(guī)模運用,今后小腸移植患者也能和正常人一樣飲食。
李寧教授說,李學萍“擁有良好功能移植腸存活一年”的意義在于,移植后的腸子具備了正常的“消化、免疫”等良好功能,這與以往國內小腸移植后仍需使用多種激素和腸外營養(yǎng)維持“存活”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擁有良好功能移植腸存活一周年,標志著我國小腸移植水平達到亞洲領先水平,并進入了世界先進行列。
據悉,目前小腸移植費用在40萬元左右。雖然一次性費用比較高,但可讓病人少走很多彎路。
摘自《現(xiàn)代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