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相對落后
很多學校的英語課堂教學仍然以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為主,教學活動以教師講授語法規(guī)則為中心,而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信息。這一教學模式壓抑了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心理障礙的影響
影響學生開口說英語的因素主要是很多學生存在信心不足、害怕說英語的心理。由于英語的基本功不夠扎實,學生很容易產生畏難的情緒,害怕說錯、被人譏笑而不敢大膽地開口說英語。這就導致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學生越怕越不敢說,越不敢說就越不會說。
3.口語課堂質量不高
有的教師組織課堂口語活動仍然以學生的機械性模仿或背誦為主,活動形式單一,難以激發(fā)學生參與的興趣。而且,只進行機械性模仿的操練是很難培養(yǎng)學生真正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的。另一方面,教師在布置口語任務時,沒有考慮到所選的話題是否貼近學生生活,是否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如果學生對話題不熟悉,他們就會覺得無話可說或不知從何說起,那么,學生想表達思想、與人交流的積極性就會受到打擊,口語活動也就難以完成。
4.教師不正確的糾錯方式
學生初說英語,出錯是難以避免的。然而有的教師卻習慣于“有錯必糾”,即一發(fā)現(xiàn)錯誤就立即打斷學生,進行糾正或是一味斥責學生。這會使學生產生心理壓力,打擊學生參與口語實踐的熱情和積極性。
二、解決問題的對策
1.更新觀念,轉換角色
為了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教師的觀念應該有所轉變,從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從應試教育轉向學生素質的培養(yǎng),從語法知識傳授轉向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在課堂上,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應是積極主動的參加者。教師不僅要像演員一樣給學生示范,更要像導演一樣想辦法組織和策劃好每一堂口語課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有機會表現(xiàn)出運用口語的潛力。
2.鼓勵學生大膽地開口說英語
每當學生用英語參與課堂活動或是在活動中有一定進步時,教師應該由衷地給予學生真誠的肯定和鼓勵,讓他們感到教師非常尊重他們的勞動、珍惜他們的進步;同時,學生自己也會增強信心,并有一種成就感,從而進一步努力想方設法提高口語能力。
3.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優(yōu)化口語課堂教學
首先,教師在課堂設計交際任務時應該充分考慮語言的難度,在內容上則應該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讓學生感到有話可說。中學教材中,有很多內容與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教師可以將這些內容活化為實際情境,讓學生各抒己見,趣化口語教學。其次,在活動形式上,堅持多開展小組口語活動,因為小組活動強調學生的學習和參與,為學生在討論中表達觀點和聽取同伴的想法提供了機會,還可以使課堂活動更加活躍、真實。小組活動中,要注意變換方式,可以采用模擬與角色扮演、故事復述、討論與辯論、記者采訪等形式。
4.注意改錯的藝術
要讓學生開口說英語,教師就不能計較小錯。相反,要允許他們犯錯誤。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放任學生所犯的錯誤,而是要有所選擇地改錯。對一些小錯,尤其是學生因為不熟練或是緊張而出現(xiàn)的口誤,不宜有錯必糾。對一些嚴重的錯誤,如語法錯誤等,則必須糾正。但是即使是在糾正學生的時候,也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不能打擊學生開口說英語的積極性。
我在教學實踐中深深地體會到,新課程的高中英語口語教學,需要我們教師作更多的努力,要不斷更新觀念、善于學習、勤于鉆研,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同時,還要合理地利用和開發(fā)課程資源,有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多種資源。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完善和優(yōu)化我們的口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