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學生的寫作訓練越來越得到重視和加強,對學生作文的批改也越來越成為語文教師的沉重負擔,幾乎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蛇@樣做的效果卻也不見得好,學生往往只是注意了分數(shù),而并不在乎老師的評語。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如何讓語文教師從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脫出來,學生互相批改作文便是一種嘗試。開始時,我心里直打鼓:學生喜歡這樣做嗎?他們會不會埋怨老師偷懶?實踐證明,學生非常喜歡參與評改作文活動。
當初我問學生“寫作的目的是什么”,學生真實的回答有些可笑但卻讓我陷入了沉思:“寫作文是為了考試拿高分”“寫作文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寫作文就是給老師改的”。我告訴學生,寫作就是為了抒發(fā)情感交流思想的??勺魑牟唤o別人看怎能交流思想?于是,我鼓勵學生把作文拿給別人看。“別人”不只是老師,還包括父母、同學、朋友等。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就提出了“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別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批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等要求。所以,學生互改作文是當今語文教育的要求,是素質(zhì)教育的需要。我的具體做法是:四人一小組,共改四篇作文,四人交換著改,每人改三篇。每一次作文批改前我都會提出明確的要求,例如第一次重在文章的細節(jié)描寫方面的批改,第二次注重選材方面的評改……學生根據(jù)要求寫出眉批和總批。批改完畢交上來,我審閱之后再進行總結講評。幾次互改實踐之后,學生們也發(fā)現(xiàn)互改作文事實上就是互相學習、互相促進、互相交流的過程,自己不僅在寫作技巧上有了提高,而且同學之間的交流也更真誠,更深入,更融洽了。
一、平等交流,提高寫作興趣
平時教師一個人改幾十篇作文,現(xiàn)在是幾個人改一篇,自己就是小老師,大家頓覺新鮮,興趣很濃,于是改得很認真,很投入,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眉批、總批都寫得很詳細。學生讀到的評語不是以往老師那簡單的、生硬的說教,而是同學之間平等的交流。例如:陳靖升同學性格孤僻,寫了一篇格調(diào)低沉的作文《寂寞等待》,批改的學生評語是這樣寫的:
“文章很優(yōu)美,也近乎凄美,作者用他那懶懶的語調(diào)悠悠地訴說著心中的兩個‘等待’,一個指日可待,一個可望而不可即,語句將人帶入一種空靈的境界。作者若能用寬容的眼光看待人生,學會解放自己,相信會過得更輕松。”
“語言真實自然,毫無半點矯飾,讀了讓人回味無窮,下次想看到你陽光的一面?!?/p>
看了這樣的評語,陳靖升很感動,逐漸改變厭世情緒,這個改變在后來的一篇文章《天堂路》中也得到了體現(xiàn)。學生在評語中寫道:
“作者有著豐富的想像力,細致描述了作者登上天堂的過程中復雜的心理變化,體現(xiàn)了作者勇于攀登的精神。文章語言優(yōu)美流暢,給人一種詩情畫意的感覺。”
“我為你的改變而高興,因為你并未自暴自棄,而是重拾了希望?!?/p>
批改者如此認真,寫作的人豈能敷衍了事?于是下次寫作文時會更有動力,寫作的興趣得到了提高,把以前那種被動作文、痛苦作文變?yōu)橹鲃幼魑摹⒂淇熳魑?,對作文消極應付的現(xiàn)狀也得到了大大改觀。
二、師生溝通,激發(fā)寫作熱情
作文批改者不僅要評價所改習作的優(yōu)劣,更重要的是能夠與習作者進行心靈上的交流和溝通,使習作者和批改者通過長期的評語感染,領悟寫作技巧,磨練意志品質(zhì),逐步提高寫作能力,培養(yǎng)真正意義上的“以做人為作文之本,用作文促進做人”的素質(zhì)。受學生評語的感染,我也加入到交流評改的行列。我仔細檢查了學生的評改,對評改得好的地方加以肯定,對評改有誤的地方予以糾正,還把自己對這篇作文的看法真誠地寫出來。這時,我不再覺得批改作文是一種負擔,而是與學生的輕松交談。
看了陳靖升的《天堂路》,我也給予他這樣的鼓勵:“好文章是會得到大家的好評的,同學們的批改準確中肯,望認真閱讀。你是一個有才華的學生,老師真誠希望你從現(xiàn)在開始,像文中所說的那樣‘鳳凰涅槃,浴火重生’,正確展現(xiàn)你的個性,正確對待你的人生,無論是寫文章或是做人,老師期盼看到一個‘重生’的你?!?/p>
一名寫作功底較好的學生凌子燕寫了一篇散文《舊文重拾》,細膩表達了她翻閱自己的舊書稿時獨特的感受,其佳作也成為大家學習的典范。
“好一篇優(yōu)美清新的散文。動人的細節(jié)片段,出自真實的生活記憶,釀造一種深遠、韻味十足的感動,一種積極的人生姿態(tài)。我想如此秀美的文字一定出自一個熱愛生活、美麗大方的女孩子之手,相比之下,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消極和頹廢,我要用滿分來表達我對這篇文章的喜愛和感動?!?/p>
我也寫下自己的評語:“在字里行間老師讀出的是你對寫作的嚴謹和認真:捕捉生活的點點滴滴,感悟生活的真諦,拓展寫作思維。望堅持寫下去,老師相信你在寫作上會有更大的突破?!焙髞恚龑懽鞯臒崆楦罅?,不斷進步,高考中取得了好成績。
對學生寫作中的不足,我不再像往常那樣用寥寥數(shù)語就“判死刑”,而是努力追求評語的民主性和啟發(fā)性。如不寫“此文無新意”,而寫“我覺得這篇作文的選材和立意尚欠新穎之感,請反復斟酌,是不是這樣?”不寫“文章主題不突出”,而寫“此文只敘欠議,能否加些畫龍點睛的議論,以點明題意,深化主旨?”批語采用商量的口氣,丟掉居高臨下的架勢,學生覺得親切,同時又可讓學生去反復揣摩、體會。這樣,既能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思維,進一步揣摩作文的規(guī)律,也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熱情。
三、鼓勵創(chuàng)新,促進寫作能力
經(jīng)過幾次的交流批改,學生的寫作熱情提高了,且覺得與老師的距離在縮短,也愿意敞開心扉說出心里話?!俺缟斜拘?,所以寫作文不喜歡寫虛假的東西,昧著良心去寫的作文即使是滿分也不舒服,我們希望能‘以我手寫我心’”,梁潔露同學的話讓我醒悟:不要總強調(diào)學生寫迎合高考的套路作文,否則寫作主體原有的那份個性與靈氣也被規(guī)范殆盡了。作文不單是寫作技巧的傳授,更多的則是一種生命狀態(tài)的燃燒與釋放,或者說是一種寫作個體心路歷程的自我展示。為此,作文教學應徹底破除一切違背寫作規(guī)律、阻礙個性展示的套路模式,以激發(fā)其解放自我,展示個性,直奔寫作創(chuàng)新的自由王國。于是,我在評改中做到尊重學生的創(chuàng)見,鼓勵標新立異,對于新穎的結構或獨特的表達及時給予肯定與鼓勵。例如陳磊同學的作文就很有個性,他愛寫小說。有一次他寫了一篇題為《第一滴淚》的文章,文中從“我”的角度描寫了一個眾人眼中的“壞學生”得到關愛的故事,呼吁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同學們評價道:“這篇作文不錯,有一定的感染力”“故事情節(jié)和結局的安排都有獨特之處,建議拿去投稿”。我也寫上自己的評語:“老師也認為這是本學期以來你寫得最好的一篇文章。構思獨特,主題鮮明,心理剖析極為細膩、深刻。望保持創(chuàng)作個性,加強練筆,不斷進步?!?/p>
在實踐中我深刻認識到:我們應該堅持用“作文就是做人”“寫作文就是寫人生”的價值觀來指導作文教育。作文教育的過程,就是指導學生凈化人生、優(yōu)化人生和美化人生的過程。做人講究一個“情”字,作文也講究一個“情”字。學生既然富于情感又不成熟,作文評語理應影響他們做人的尺度,引導他們遵循正確的做人原則成長。所以批改者的評語如能達到文字相通,情感相通,學生就不會討厭作文了,而能把作文當成朋友,他們會情愿走進這個有芳草、有綠葉、有溪水的清涼世界。所以,互改作文的實踐活動中,師生之間的真誠交流就是真情的流露。評語中幾句贊美、鼓勵的話,會給學生帶來莫大的欣慰和歡樂,增強其寫作的自信心;那些誠摯的希望和富有情感色彩的話,也許將會伴隨學生一生,成為其做人的導航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