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必須有針對性地加強寫作指導,指導學生關注學習與生活,指導學生擴大閱讀,強化寫作內(nèi)容與形式的指導,豐富作文內(nèi)涵,提煉文章主旨,提升文章技巧,使學生快速有效地寫好作文,提高作文水平。
一、指導學生熱愛閱讀
1.把握閱讀方法。學會閱讀,就要了解閱讀方法,把握閱讀規(guī)律,掌握精讀、泛讀、速讀、瀏覽等閱讀方法,把握重點語段、語句出現(xiàn)的位置與規(guī)律。教學中,老師應該結合寫作訓練,指導學生抓住關鍵問題、關鍵詞句閱讀,圍繞綱目,帶著問題,尋找主要信息,了解次要信息,放棄無關信息,邊讀邊劃,作好記號,把書由厚讀到薄,由薄讀到厚,把握宏觀主旨,熟記精彩內(nèi)容,作好讀書筆記,分門別類,積累寫作素材,從而為提高寫作水平打好堅實的基礎。
2.把握閱讀方向。在閱讀寫作教學中,必須加強閱讀方向的指導,引導學生閱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作品,有益于學習寫作的作品,有益于提高思想品位的作品。老師要學會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長,有的放矢地指導學生把握閱讀方向,指導學生有所選擇地閱讀一些文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的作品,積累見聞,夯實文化底蘊,提高思想水平。
二、指導學生熱愛生命
1.體驗生命的真愛。作文教學應該喚醒學生的心靈,引導學生感悟生命的精彩,讓學生在作文中放飛青春,張揚生命激情,體驗親情、恩情、友情。教師要以自身的“情”和“愛”感化、喚醒學生的“情”和“愛”,讓學生回味父母子女之間的骨肉親情,回味親戚朋友之間的關愛友情,回味老師同學之間的深厚真情。學生在作文《讓愛走進心靈》《生命——神圣的享受》中,寫出了自己的人生印記、成長喜悅,以自己的情感去演繹生命的精彩,體驗生命中神圣的真愛。
2.體驗生命的尊嚴。作文歸根到底是反思觀照自己的生活,作文教學應指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中去,立足學生的個體差異,在生活中體驗生命的尊嚴,激起學生的尊嚴感和言說欲,用筆去探討人作為萬物之靈應具有的情感和理性,抒寫生命情懷、生命體驗。一旦學生有了尊嚴感和言說欲,我們就要抓住契機,讓學生暢快表達,使之寫作成文。我布置學生寫《尊嚴之旅》《陽光的滋味》,讓學生感受萬物之靈的博愛與尊嚴,讓學生通過寫作展現(xiàn)自己的獨立人格、獨特品格和生命價值。
3.表達生命的意義。作文是為了展示自己對生命的思考,教師要倡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寫作,讓學生關注所有人,關注人的差異、獨特性。學生的內(nèi)心深處都有一個豐富多彩、變幻莫測的世界,作文要引導學生打開自己的心靈世界,捕捉心情的瞬息變化,宣泄喜怒哀樂的情緒。我在指導學生寫《十八歲的天空》《生命的芳香》時,讓學生在寫作中提升自己對生命的感悟和理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指導學生熱愛生活
1.樹立大氣的作文觀,寫出浩然正氣。作文是源于生活的,但不能囿于狹隘的小天地和個人內(nèi)心,要引導學生走向大自然和社會,接觸大眾,培養(yǎng)學生關心社會、熱愛自然、同情弱者的赤誠之心,寫出大氣的作文。鼓勵學生就熱點問題、大眾話題深入思考,指導學生學習“中國驕傲”、“感動中國人物”的事跡及頒獎詞,探討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站在更高的層次上,弘揚民族大義和社會正氣。
2.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開闊視野,積累生活。在作文教學中,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深入了解生活、認識生活、品味生活,加強積累,做到“世事洞明皆學問”,“嬉笑怒罵成文章”。
必須嚴格要求,訓練學生成為樂于感受生活、熱愛生活的人,成為參加實踐、置身現(xiàn)實、探討社會的人,訓練他們在作文中寫出在生活中、社會中的所思所想,寫出生活氣息,寫出社會萬象,寫出學生獨特的個性體驗和反思。我們要在考場作文中嚴格要求,依照高考考試大綱,要求學生“負責任地寫作”,“要有獨立的寫作思維”,“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促使廣大考生寫出真情實感,寫出有生活味道、有社會氣息的應試作文,寫出有思想品位、充滿靈性的作文。
四、指導學生熱愛寫作
在作文教學中,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讓他們產(chǎn)生“不平則鳴”的寫作沖動,把寫作當作是展現(xiàn)自我、體驗社會、反思生活的手段。并且加強寫作方法技巧的針對性訓練,訓練各種文體的寫作技巧,訓練謀篇布局技巧,訓練形象刻畫技巧,訓練語言陌生化、暗示性(文學的留白藝術)、幽默化等文學手法,訓練提升主旨、強化情感的技巧,提升學生的思維與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日有所得,每次作文都有一定進步,熱愛寫作,使寫作常態(tài)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