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科是所有學科當中最富有創(chuàng)造力和激情的學科。那么, 語文教師理所當然要成為一名最富有激情、最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師;并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每位學生都喜歡“快樂語文課堂”。 “快樂語文課堂” 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感到學習知識是件很容易而快樂的事,是一種樂趣,從而促使學生能夠懷著愉快的心情,更自覺、更積極、更努力地學習。
一、營造和諧而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
要營造和諧而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首先需要教師的引導。教師在上課時,在走進教室后,請別忘了面帶微笑,因為微笑的魅力在于——能夠融化世界上最冰冷的“冰山”,教師能夠笑對學生,用自己不同的眼神、抑揚頓挫的語調等都可以表達對學生的關愛,可以消除學生緊張的心理,讓學生能夠輕松快樂地跟隨老師進入課堂。
在課堂上,教師的主導作用應突出表現(xiàn)在推動和鼓勵學生學習,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盡量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讓學生從課堂教學中體驗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寬容理解、友善關愛;同時又受到激勵、鞭策、鼓舞、感化……形成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情感與態(tài)度。讓師生們在平等互信的基礎上,傳播著知識信息的同時也傳播著情感信息,進行著心靈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師心中有學生,把學生看成是有自控能力的行為主體和伙伴;學生心中有老師,把老師當成可以信賴的導師和朋友,在溝通、合作、對話、互動、交流中,師生彼此敞開自己的精神世界,獲得精神的交流和意義的分享,使學習過程更為愉快,學習欲望更為強烈。
二、師生互動,交流合作,靈活增趣
《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fā)現(xiàn),從而達成共識、共享、共進,實現(xiàn)教學相長和共同發(fā)展。因此,課堂上積極的師生互動,共同探究解決問題,不但使課堂教學更靈活生動,還可以增添課堂樂趣。我上《空城計》時,精心設計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環(huán)節(jié)都是從學生的角度來考慮的,讓學生在揣摩課中人物性格特點后,分角色進行對話,還有表演活動。(當然,整堂課中少不了師生之間的對話,更少不了學生之間的互動對話。)在這些對話、游戲、表演活動中傳遞快樂情緒,課文難題也就在這種快樂的氣氛中輕松地解決掉了,而且還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贊可夫認為:“課堂上應該創(chuàng)造一種使大家愉快、有強烈求知欲、積極地探求知識的心理氣氛?!边@種心理氣氛就是在師生交往互動中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師生的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學生在其間主動獲取體驗,享受快樂,不但可以科學地調節(jié)、調動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發(fā)揮其思維想像力,自覺地學習文化知識;還有利于在教學中樹立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的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自立、創(chuàng)新精神。
三、給學生自主支配的時間和空間
教師不必壟斷課堂時間,應把寶貴的時間用來讓師生共同分享。課堂上,教師可作一些示范性的評課分析、或簡要的內容提示,很多情況下,是以學生在反復閱讀課文、充分預習基礎上的提問為重點組織教學,把學生的提問和教學的主要內容巧妙地結合起來。問題由學生提,答案由學生來答。這樣,問的動腦,答的動腦,一問一答,幾問幾答,問題自然迎刃而解,能力自然會提高,根本無須教師去獨占講臺,一講到底。另外,語文教學較靈活多樣,答案也不是唯一,學生回答問題正確與否的標準只有一個,即“合情合理”。只要師生認為合情合理、能夠接受即為正確答案。即使有的問題學生一時難以解答,也可以給一些時間、空間,讓學生思考,不必老師一手包辦到底。為了提升學習興趣、鞏固所學知識,還可讓學生之間適當開展演講比賽、誦背比賽、知識競賽、辯論賽等,讓學生覺得語文課堂不但學到了知識,還是自己施展才華的天地……
“快樂語文課堂”不僅使學生從枯燥的課堂學習中解放出來,從被動的作業(yè)圈子里走出來,還增強了思、辯、說、讀、寫的能力,語文教學不再是枯燥的,而是快樂的。這樣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在教學中樹立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的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自立、創(chuàng)新精神;有助于拓寬課文內容,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正確理解,同時還能讓學生感受到新課程的魅力,樂在其中。寓教于樂,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成,定會受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