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場一角有個賣豆制品的檔位,檔主是個瘦小的女人,她很誠實,過秤后多少錢就是多少錢,從不違背顧客的心意擅自添加一小塊湊個整數。尤其與眾不同的是,她右手戴了一只白色塑料手套,小心地取了嫩嫩的豆制品放入袋里,左手接錢找錢,動作顯然慢了許多 , 但她說:“豆制品就是食品,拿到家就可以吃的,戴個手套衛(wèi)生些。我做得干凈,賣給你自然也是干凈的才行?!?/p>
每次,她的右手為顧客遞過來豆腐豆干,左手遞過找回的零錢。她小心地將錢與食品分開,她的行為在買菜的人中口耳相傳,為自己的生意帶來了許多回頭客。因此她的生意很好,每天不到十一點便收檔了。
郵局匯款柜臺前,里面打單的營業(yè)員將匯款單從窗口遞出給一位民工樣的男人,笑著問:“要不要手機回郵?”男人接過一看,原來上面有項回音業(yè)務,分投單回郵和手機回郵。營業(yè)員說:“如果需要,就請?zhí)钊胧謾C號,費用一元?!蹦腥瞬幻魉裕瑩蠐项^,有點手足無措。營業(yè)員又細細解釋:“如果你不要這項業(yè)務,就在左邊的方框內打個叉,就樣就可以省下一元錢?!蹦腥寺犆靼琢耍B聲說:“不用不用,一元錢能解決一頓早飯呢?!蹦闷鸸P果斷地在匯款單上回音業(yè)務前用力打了個叉遞過去,對她感激地笑笑。僅為了一元錢,她對每個來匯款的人都這么鄭重其事地提醒,不厭其煩,將匯款單從窗口遞進遞出數次,看起來有些嘮叨,卻讓人非常溫暖。
朋友是一家私企老板,在朋友辦公室,我注意到,他在遞交須修改的文件給對面的職員時,先將文件倒一下再遞過來,這樣職員接到手里時文件就是正的,何處須修改,一目了然。在他來說,是習慣了的自然,但于對方,卻給予了一種平等與尊重。
每天,我們都會在不同的公共場合,面對各方面的人和事,相互傳遞物件是很平常、很細小的動作,幾乎是不假思索的。但是有許多時候,在我們對面遞過來的,不僅僅是一件物件,還包含了對方一份為你著想的理解與尊重。這份理解與尊重是自然真誠的,發(fā)自內心的。也許只是一小小的動作,大多數時候會被人忽略或者認為是理所當然,但如果細細領會,便能感受到,它讓我們在平凡的生活和匆忙的工作中,收獲一抹溫馨美麗的亮色,讓我們心情愉快,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更為融洽、和諧。
從一只手到另一只手,瞬間的轉遞,往往能溫暖到整個心靈。
風如摘自《城市晚報》2008-08-06 編輯/李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