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目前制片中存在的幾個突出問題
既然是源頭活水,不僅要活,而且要清,要不怎么“問渠哪得清如許”?具體到制片上,就是說片子不僅要多,而且要好。多,水才能活;好,水才能清。電視是一個年輕的行業(yè),借鑒電視手段而產生的黨員電化教育歷史更短,從1984年到現(xiàn)在,只有二十幾年的時間,有些地方可能起步更晚。在初始階段,我們這個隊伍里基本沒有專業(yè)人才,設備也比較落后,基本上是土法上馬。最早的手段主要是播放錄音、錄像帶,后來發(fā)展到播放VCD、DVD光盤,再后來開始有了電視欄目、黨建網站等。經過大家的不斷努力,制片水平逐步提高,特別是近些年來,可以說有了跨越性發(fā)展。中央組織部每兩年舉行一次觀摩評比活動,已經連續(xù)舉辦了九屆,今年即將舉辦第十屆。從觀摩評比活動各地報送的片子看,每屆都有新提高,每屆都有新突破。表現(xiàn)手法上,從“解說+畫面+配樂”簡單的表現(xiàn)形式,到運用同期聲、跟蹤拍攝、情景再現(xiàn)等,從單一的專題片,發(fā)展到政論片、工作片、文獻片、藝術片,有些地方還搞了電影、電視劇等。在主題提煉上,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在題材挖掘上,視野更加開闊,觸角更加敏銳;在表現(xiàn)形式上,更加貼近基層,貼近黨員,貼近群眾,增強了感染力。這些年,我們推出了許多深受黨員群眾歡迎、得到社會各界充分肯定的精品,也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在全國影視行業(yè)產生較大反響的優(yōu)秀電視片。
我們取得的成績令人欣喜,催人奮進,但也暴露出了一些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最常見的是以下幾個方面。
(一)熱鬧有余,獨特不足。在我們的制片實踐中,有一種非常明顯的現(xiàn)象,就是大家熟悉的、容易發(fā)現(xiàn)的題材多之又多,非常熱鬧;而一些有特點有新意的題材少之又少,冷冷清清??陀^上講,黨員電化教育是組織工作的組成部分,從屬性上是行業(yè)電視的范疇。一方面,在黨建和組織工作領域里,我們擁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有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另一方面,在題材選擇上也帶來了一定的局限性。這就是說,我們經常接觸的一些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的題材,別人不一定有條件接觸;社會上一些別人看好的題材,不一定適宜于我們去做。但是,我們應當看到,即使在我們黨建工作和組織工作領域里,現(xiàn)實生活也是豐富多彩的,創(chuàng)新實踐也是生動活潑的,只要思想敏銳,善于發(fā)現(xiàn),在這個領域里同樣大有可為,大有用武之地。從2002年至今,我在這個崗位上已經工作了七個年頭,主持和組織了三屆全國觀摩評比活動。為了提倡多樣性、多元化,我們每次都設立不同題材、不同風格作品的獎項,并事先發(fā)出“安民告示”,但從每次各地報送參評的片子看,選材還是偏窄,風格比較單一。盡管總體上看,有關注國計民生的重大題材,也有反映黨員個體事跡的典型人物題材;有農村黨建和街道社區(qū)黨建工作的題材,也有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題材;有正面教育的題材,也有反面警示題材。但畸輕畸重的現(xiàn)象依然非常突出,主要是:農村題材多,其他行業(yè)題材少;人物類題材多,其他類別少;專題片多,政論片、藝術片少;反映常規(guī)工作的多,反映探索創(chuàng)新題材的少。即使在每次占到80%以上的專題片中,也存在形式內容單一的問題。去年我參加了重慶搞的觀摩評比活動,感到非常振奮。從參評的片子看,盡管形式多樣化上還有待于提高,但從內容上看大有拓展。特別是黨建和組織工作中人們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難點問題、創(chuàng)新問題、探索問題,在參評的片子中幾乎都得到反映和體現(xiàn)。比如,有反映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黨建的,有反映構建城鄉(xiāng)黨建工作新格局的,有反映大學生村官的,有反映優(yōu)秀黨員干部的,有反映新農村建設的,有反映如何應對突發(fā)事件的,有反映危難關頭黨員干部沖鋒陷陣的,有反映黨員干部如何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有反映教育、科技、文化等其他領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有原來很好的干部是如何走向墮落的,等等,可以說異彩紛呈,百花齊放。這樣的觀摩評比,讓人賞心悅目,輕松愉快。與我同去的高曉虹、陳晉、孫曾田等同志都有這種感覺。我當時有一種強烈的感受,參加了那次觀摩評比活動,等于俯瞰了全市黨建和組織工作的全貌。什么是服務大局?這就是服務大局。什么是與時代同步?這就是與時代同步。我們的黨建工作和組織工作在改革創(chuàng)新中不斷發(fā)展,不斷推進,如果我們的電教工作還停留在原來的視野中,還走在老路上,那肯定會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