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智、干練,薛正紅舉手投足間透出一種當代女性的知性美。這位江蘇省鹽城市濱??h東罾村的黨支部書記,以一往無前的決心和勇氣,在荒灘野地上為鄉(xiāng)親們挖魚塘、造良田,在人們期盼的心中開啟了一扇希望之門。她結(jié)束了幾代人背負貧困的歷史,開創(chuàng)出一種嶄新的生活。
1999年夏天,命運給27歲的薛正紅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那一年,她全票當選東罾村村主任。上任第二天,薛正紅就當著全村父老的面立下“軍令狀”:三年內(nèi)還清村里所有債務,人均純收入翻一番,如果做不到,就主動辭職。隨后,她毅然撇下了年盈利幾十萬元的農(nóng)機配件和運輸生意,挑起了帶領東罾村脫貧解困的重擔。
誰說莊戶人只知小富即安,誰說紅妝女不如兒郎漢。為了改造全村水系配套設施,薛正紅身先士卒,頂著正月里料峭的春寒,第一個跳進水溝挖凍土,手皴裂了,臉浮腫了,可她從沒叫過一聲苦;為了改變當?shù)胤忾]守舊、靠天吃飯的種棉傳統(tǒng),薛正紅在自家承包的農(nóng)田里率先試驗優(yōu)質(zhì)棉種,并從山東請來專家給本村土壤“把脈”,受到鼓舞和啟發(fā)的村民紛紛學習推廣新技術,結(jié)果第二年全村人均純收入就增加了200元。
創(chuàng)事業(yè)奮而爭先,攻難關垂范于前,薛正紅給我們留下激情燃燒的時代縮影,讓溫暖重又流淌于鄉(xiāng)親們干涸的心田。
村民們說薛正紅這個書記當?shù)锰?,前腳剛走出村辦企業(yè),后腳又忙著下了農(nóng)田,印象中她總是步履匆匆,風風火火地趕時間;丈夫說薛正紅不是一個稱職的母親,因為在她心里工作的事永遠排在最前,7歲的女兒被送到縣城的寄宿學校后,她竟不知道女兒讀的是哪個班;親戚朋友說薛正紅心眼太傻,每年為村民上項目擔保的貸款總有七八十萬元,為了不影響下一年的生產(chǎn),她常常在還款期限前到銀行結(jié)清貸款,獨自承擔不可預知的風險。
風雨來時路,大義取舍間,薛正紅兢兢業(yè)業(yè)地遵循著“不會帶民富,就不能當村干部”的執(zhí)著信念。她是這個社會最基層的父母官,她是這個村莊最可信的引路人。如今,昔日的荒灘已變成銀灘,一個文明、和諧、富裕的新東罾正在黃海之濱傲然崛起。
柔弱的臂膀,頑強撐起“敢教日月?lián)Q新天”的壯闊夢想;堅定的步伐,無悔踐諾“俯首甘為孺子?!钡腻P錚誓言。
在薛正紅35年的人生履歷上,記載著“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六佳巾幗村官、江蘇省十大杰出青年”等等令人羨慕的輝煌和榮譽。然而她常說:“成績只代表過去,我所牽掛的永遠是東罾村未來的發(fā)展?!?/p>
薛正紅用拳拳赤子之心,在貧瘠的土地上播種希望,為百姓收獲富足。她是村官中巾幗不讓須眉的女闖將;她是鄉(xiāng)親們放心托付重擔的領頭雁。
美哉,今日之東罾!壯哉,看雁翔長天!
(薛正紅為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委組織部攝制的電教片《女村官的三年風雨路》的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