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青是畫家,韓寒是作家。但是,一個不畫畫了,另一個也不寫小說了,他們都變成了批評家,既非藝術(shù)批評,也不是文學(xué)批評,是廣泛的批評,而且是敢于說出自己真實想法的批評,也因此沒少“招罵”,但我特別愛看他們倆的這類批評文章。
湖南的一家電視臺最近把他們兩人拉在一起做了一個節(jié)目,讓他們敞開漫談。口沒遮攔的韓寒說,新中國以后的中國文學(xué)很不注重文筆和文采,我們的課本選文章和要求背誦的那些文章的文采也都很差,老舍、茅盾等人的文筆很差。陳丹青補充說:“還有巴金。”他們都覺得冰心的東西讀不下去。
這下又捅馬蜂窩了。老舍、茅盾、巴金、冰心,這一個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響當(dāng)當(dāng)?shù)摹按髱煛?,你公開說他們沒有文采、文筆很差,就是“炮轟”和“侮辱”。
韓寒被逼得再次出來表態(tài)。好個韓寒,他不檢討,不“認錯”,只做了一點修正:老舍的文筆是不錯的,“其他三個人的文采從最差到較差的排名是——冰心,巴金,茅盾”。
針對人民網(wǎng)上的一段評論:“對文學(xué)大師心懷尊敬之心、追念之心是一個民族的基本涵養(yǎng),是一位有責(zé)任文化人的基本修養(yǎng),貶低大師甚至出言不遜已經(jīng)超出文藝爭鳴的范疇?!睂Υ?,韓寒說:“這段話我很不認同。首先,這是你的大師,不是我的大師。其次,我不覺得我說茅盾、冰心、巴金文筆不好是對他們出言不遜。只要不是人身攻擊,你再大的師,無論是人民封的大師或者政黨封的大師,都是可以自由評說的。在我們這個國家,這不能那不能,難道連個寫書的都說不得?”
這話說得痛快!我不知道那些指責(zé)韓寒的人里有多少位認真讀過茅盾、巴金和冰心的。韓寒說:二位有責(zé)任的文化人的基本修養(yǎng)是有骨氣,說真話,不諂媚,不阿諛。
這一點,陳丹青和韓寒都做到了,盡管說得不一定都對,但是都做到了巴金晚年提倡的說真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