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登上了最高領(lǐng)獎臺,在公眾眼中,奧運會冠軍們似乎就不再是凡人。其實,幾乎每個奧運冠軍在書寫傳奇的背后,都有一個困窘的家境。甚至他們的父母不能到奪金現(xiàn)場為孩子加油。
苦出身
中國體操女團奪冠之后,有著動人笑容的小姑娘江鈺源的第一句話竟然是“現(xiàn)在媽媽不用去討飯了”。因為體操訓練異常艱苦,江鈺源曾一度想過放棄,她曾打電話給媽媽歐鳳珍,一邊哭一邊說自己不想練了。媽媽說:“那好吧,你媽媽沒有工作,你不練的話,回來跟媽媽出去討飯吧。”
江鈺源已經(jīng)6年沒有回家了,離家的時候還是小丫頭,現(xiàn)在好多親戚朋友都不認識她了。她的父母也已有整整兩年沒和女兒見過面。
家庭經(jīng)濟條件的拮據(jù),讓江鈺源很小就非常懂事,同時對錢的概念也非常敏感。江鈺源是個平時訓練愛耍些小聰明、偷些小懶的隊員。教練說,要讓江鈺源認真訓練的辦法只有一個,不是口頭言語上的批評,也不是身體上的體罰,而是威脅扣她的錢。“其他辦法都不管用的,只要教練說‘你不好好訓練就扣你獎金’,她就老實了。”
同為體操女團冠軍的程菲,最初練習體操時,父母為了給她交訓練和伙食費,每天下班之后都會編手套編到深夜。每副手套可以掙三分錢,每個月要織一千多副。
男子56公斤級舉重冠軍龍清泉的家庭也十分艱難,父母在安徽打工,他曾在訓練場館把觀眾扔下的礦泉水瓶撿來當廢品賣。
女子100米自由泳的金牌得主——“女飛魚”斯特芬,盡管在德國柏林最好的游泳池進行訓練,但她生活在12平方米的房子里,沒有私家車,每個月大概只花400歐元。
成名后依然窮困
獲得金牌之后,江鈺源、龍清泉這些苦孩子,自然不用去“討飯”和撿礦泉水瓶了。國家的獎勵對他們來說,已是一筆巨額財富。然而,金牌并不一定等于“錢”程。許多奧運冠軍的生活并不如意。
作為中國柔道隊在奧運會上衛(wèi)冕的第一人,冼東妹經(jīng)歷過“五退五出”。雅典奧運會獲得金牌后,曾退役的她為了北京奧運會毅然復出。2007年年初,冼東妹生下女兒。5個月后,為了復出不得不為女兒斷了奶。
雅典一役,冼東妹獲得了國家獎勵的20萬元,為何還要堅持復出?
同是奧運冠軍,冼東妹并沒有劉翔、郭晶晶那般幸運,除了工資和獎勵,她沒有任何廣告代言收入。而且,膝蓋里的兩顆鋼釘已經(jīng)伴著她整整八年,也“見證”了她的兩屆奧運冠軍的歷史時刻。她沒有辦法跟常人一樣蹲下去,甚至在給女兒噓尿的時候,也只能由別人幫忙。母親車禍去世,父親身患大病,在精神和物質(zhì)上承受雙重壓力的冼東妹,仍默默、頑強地挺了過來。
33歲的冼東妹表示,肯定不會參加2012年倫敦奧運會了,退役后她將回到廣東省女子柔道隊繼續(xù)擔任領(lǐng)隊和助教。當問到會不會和女兒一起拍廣告的時候,她回答說:“有可能?,F(xiàn)在女兒在照相的時候已經(jīng)會擺pose了,而我最希望拍‘好吃的’廣告?!?/p>
讓人敬佩和感動的“媽媽級”運動員,還有體操!手丘索維金娜。33歲女子!手在體育界并不罕見,但一位33歲的體操運動員確實讓人吃驚。這位前烏茲別克斯坦體操名將,獲得過多枚金牌。此次北京奧運會,她代表德國隊參賽,并獲得了女子跳馬亞軍。她繼續(xù)拼搏的原因非常簡單——為了孩子。丘索維金娜患白血病的兒子需要醫(yī)藥費,這位母親不想博取社會同情而獲得幫助,堅強地!擇復出參賽來贏得獎金。
帶著這樣的一線希望,她一家人來到德國,一邊治療,一邊訓練?!叭绻也粎⒓颖荣悾⒘紊尘突畈涣?。一枚世錦賽金牌等于3000歐元的獎金,這是我唯一的辦法。”這位偉大的母親踏上了第5次奧運之旅。
著名體操奧運冠軍李寧,代表李寧基金會向這位不屈不撓的母親捐贈了2萬歐元。李寧問她:“你能到北京來,這真是一個傳奇,我們曾經(jīng)一起參加巴塞羅那奧運會,那是16年前。你會不會參加下屆倫敦奧運會?”丘索維金娜認真地說,她在考慮,而且可能性非常大。
體育富豪畢竟是少數(shù)。大多數(shù)運動員的生活并不如意,即使奪了冠,成了名,由于從事的是冷門項目,受到的關(guān)注不大,還是很難被廣告商相中。
體育圈里有了一句流行語——拿一塊金牌,不如做一回廣告。做廣告代言人,對運動員來說大概才是最好、最快的生財路。
(選自《看天下》2008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