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如今,玩什么都講個懷舊,就連一向強調(diào)新鮮的吃喝亦不能免俗。飯后,換個地方喝咖啡,喝到索然處,座中一女喟然長嘆一聲:“想想從前,上海出的那個小白兔大奶糖可真他奶奶的好吃?。 ?/p>
幾個人先還發(fā)怔,后來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齊哈哈大笑起來,咖啡正欲噴時,只聽那女人忙不迭地更正道:“不對不對,不是小白兔大奶糖,應該是大白兔小奶糖!”
于是,真的就有咖啡從不同的方向朝著同一目標噴了出來。
座中全體不聞此味雖已二十余年,但是,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日常生活中的記憶失誤和口誤,其實都是被壓抑的思想,潛意識的欲望。
大白兔奶糖在我們的味覺記憶里確實以“奶大”著稱,也就是說,作為一粒糖,它的牛奶含量確實是很大很大的——“七粒大白兔奶糖等于一杯牛奶”(現(xiàn)在可以被解讀為“七粒大白兔奶糖等于一杯毒牛奶”),這就是“大白兔奶糖”被廣為傳誦了幾十年的口碑,既是口碑,也是這口碑的基石。
在牛奶憑證訂購的短缺經(jīng)濟年代,這種糖其實是作為營養(yǎng)食品被吃進肚子里去的,其強大的壓縮功能,可以被視為奶類食品里的“凝固汽油彈”。2003年伊拉克戰(zhàn)爭期間,“大白兔”奶糖舉辦過一場卡通漫畫比賽,有天才兒童的筆下畫出了這樣的場面:一個在伊拉克上空飛翔的精靈,向地面的戰(zhàn)場投下了一顆顆“大白兔”奶糖。許多年以后,小布什看到這幅漫畫,一定會后悔當初為什么沒有想到用這個更毒的化學武器來把伊拉克人民慢慢毒死。
對于“大白兔奶糖”的懷舊者來說,終其一生,見兔而思奶,應算是一種可以理解的小小變態(tài)。在動物分類學上,兔子雖然被歸入嚙齒類哺乳動物,但是在常態(tài)的日常生活經(jīng)驗里,兔子和奶渾身都不搭界,哪怕是再白的白兔。
其實,若不是因為“大白兔奶糖”,相信沒有人在清醒狀態(tài)下會把兔子跟奶跟糖聯(lián)系在一起,即使是再饞癆不過的人。兔子,當然可吃,不但可吃,而且非??沙浴!都t樓夢》第五十三回“寧國府除夕祭宗祠 榮國府元宵開夜宴”里提到的“莊頭烏進孝單子”之上,除了鹿,獐子,野羊,熊掌牛舌暹豬,鱘鰉魚大對蝦以及雞鴨鵝三鳥等之外,分明還列有“野雞、兔子各二百對”。這二百對兔子,顯然不是孝敬與榮國府的公子小姐當寵物養(yǎng)著玩的。
盡管如此,兔子與奶糖,猶如《愛麗斯夢游仙境》里的白兔與掛表,仍然是八竿子打不著,比風馬牛還不相及。就算兔媽媽有奶,然而那奶乃是供兔寶寶專用,與人類的飲食從無糾葛。至于那奶之糖分含量,也只有兔寶寶才心知肚明。
無論如何,雖然對于大白兔奶糖的愛好者來說,見白兔而思奶糖可能已經(jīng)形成了一種條件反射。1943年的上海,當時,市面上有一種英國牛奶糖在上海永安公司獨家經(jīng)銷,因為是舶來品,故價格比較昂貴。時有經(jīng)營“愛皮西糖果廠”之上海精明商人馮百鏞,一日在永安百貨買了半磅次種舶來牛奶糖試味,覺得味道相當不俗,經(jīng)過半年時間的研究,終于仿制成。
中國人自己的土產(chǎn)奶糖既仿制成功,在包裝上于是再接再厲,抄襲美國迪士尼的米奇老鼠,以紅色米奇老鼠圖案糖紙包裝,大功告成,乃正式命名為“ABC米老鼠糖”,商標雖甚無厘頭,但因售價較英國的牛奶糖便宜,故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
上世紀50年代,米奇老鼠成為崇洋媚外的反動符號,加之愛國衛(wèi)生運動轟轟烈烈,以“四害”之首惡為商標的奶糖,不成過街老鼠也難。到了1959年,已被收歸國有的“愛皮西糖果廠”終于改米老鼠奶糖為大白兔奶糖,并且特意在國慶日推出,作為國慶十周年之獻禮產(chǎn)品。
俱往矣!一切從那只兔子開始,兔子才是“奶糖情結(jié)”的關(guān)鍵。所以“大白兔奶糖”在品牌更新工作上的重點,也牢牢地抓住兔子不放。新版“大白兔奶糖”糖紙上的那只兔子,臥兔一躍而成脫兔,那兩顆小呲牙亦疑似動過整容手術(shù),觀之大有羅納爾多風格。在為兔子整容的同時,更降低糖分,將鮮奶含量增加了10%以上(三聚氰胺含量增加了10%以上)。這粒大白兔毒奶糖,誠可謂“有容奶大”也。
(選自 新浪博客,皮痞祖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