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亞洲人喜歡買黃金來保值,尤其是千足金。黃金的確能在亂世發(fā)揮作用,曾幾何時,長輩把祖?zhèn)鞯狞S金典當,換給子孫兩口飯吃。在近7年的時間里,黃金更是牛得厲害,伴隨著美元的下跌,黃金從1999年8月26日最低點251美元/盎司起步,到2008年3月17日黃金最高見到1032.56美元/盎司,漲幅高達311%。但今年年初至今,黃金卻又遭遇了滑鐵盧,隨著美元的強勁反彈,金價近期屢次被評論“已跌至新低”,最低跌至808.6美元/盎司。雖然說黃金期貨與首飾金相異,但自8月以來,由于金價下跌,許多亞洲的首飾店里,黃金首飾的生意開始紅火起來。盡管黃金在許多國人眼里仍然擁有崇高地位,但在歐美,部分中產(chǎn)階級已經(jīng)漸漸將興趣點落在了非純金的K金上。
在歐洲和港臺,乃至中國大陸,中產(chǎn)階級的必備流行飾品里絕對有卡地亞首飾??ǖ貋喌氖罪棇τ谥袊蟛糠制矫窭习傩諄碚f,的確是件奢侈品。統(tǒng)計局公布的2007年北京人均年收入24683元,一只卡地亞18K戒指就已經(jīng)頂上一般中國人的年收入了。如果用句俗語來形容,卡地亞的東西是“貴兼不飽”:卡地亞的首飾大多以18K為主。許多國人聽見18K,大多都會搖搖頭,如果是老廣,還會不屑地嘟噥一句“豬耳繩”(假金)。不過,對于最初定位是為皇族服務的品牌來說,卡地亞的價值絕對不是體現(xiàn)在材料上,而是其背后蘊涵的文化及歷史。在9月3日倫敦佳士得的一場珠寶專拍上,卡地亞占據(jù)5個席位,其中有兩塊是表,3樣是首飾??ǖ貋嗊@三件首飾使用18K金已經(jīng)是相當給面子,因為其余兩件都是9K金。41號拍品為卡地亞的首飾套裝,包括了一對耳環(huán)和一只戒指,設計簡潔現(xiàn)代,金的顏色也不是金得發(fā)紅,而是處理咸淡淡的3色金。這副首飾估價800—1,200英鎊,以1,125英鎊成交。165號拍品為一只18K金涂琺瑯的由女設計師伊麗莎白·蓋奇(Elizabeth Gage)設計的手鐲,材料并不貴重,但高貴的藍色和金色的搭配卻產(chǎn)生出奪目的效果,鐲子上有浮雕式樣的獅子座裝飾,標記著“1979年倫敦設計”字樣,估價400—600英鎊,最終以938英鎊成交。161號拍品為9K金的首飾:一個精致的小盒子,有一個馬鐙形的提手外加精致的旋蓋,于1952年在倫敦制作,大約重24克,標記有工藝師的名字“JC”,估價300-400英鎊,以625英鎊成交。
18K金除了廣泛用于首飾上,用在手表上也是非常常見。傳說中的“金勞”的外表多數(shù)都是用18K金打造。在市場上不難找到假冒的勞力士,它戴上手后與真勞力士區(qū)別非常明顯:假的鏈子特別刮手,皮毛比較發(fā)達的入土恐怕還要忍受些痛感。這次佳土得的拍賣上出現(xiàn)了一塊“金勞”,編號166,估價800—1000英鎊,以1500英鎊成交。這只表是18K金的機械表,表盤里有分鐘顯示和小時顯示,另外還有日歷顯示,雖然這只勞力士的價格在勞力士手表當中屬于大眾價格。但要值得注意的是,若買家想攜帶如勞力士、Corum、Piaget和Franck Muller這樣的名牌表進入美國,一次只能隨身攜帶一只,并且不能郵寄。如166號這樣的手表非常具有日常實用功能,但如99號那樣的拍品,就不完全是手表的功能,而更多地以裝飾的功能出現(xiàn)。99號是一只浪琴表作為機芯的金表,充滿了維多利亞式的豪華感,全表通體為金色,伴有雕刻、珍珠鑲嵌等裝飾物,鍍金僅為9K。這只手表估價并不貴,只要200—300英鎊,不過買家最后以750英鎊拿走此物。171號拍品18K金古馳女裝手表,表盤底部是貝殼制作,這只古弛手表的設計一如既往地繼承了時尚風,表盤外有“G”字的框,這個框是可以打開的,并且在表盤、表扣、盒子上都有GUCCI的標記。這只手表估價500—700英鎊,以625英鎊成交。
另外,18K的黃金和18K的自金所指意義并不一樣。事實上,18K白金并沒有含有自金的成分,要PT950等才是純度較高的白金。18K白金應該叫做白色18K金,它是含75%的黃金和25%的其他金屬的合金,表面鍍銠,加工性能比較好,一般標記為G18K,而含有鉑金屬的首飾一般會標記成PT950、PT990的標記。硬度上,18K白金要高于鉑金,耐磨性更強。首飾佩戴時都會有正常磨損,翻新時鉑金的損耗會大于18k金。因此18K白金的款式要多一些,比較前衛(wèi)時尚,對于商家來說,18K白金的成本更便宜。156號拍品為18K白金兼鑲鉆的手表,名為“大路”(La Strada),品牌為蕭邦Chopard,估價1,500-2,000英鎊,最終以2,375英鎊成交。從156號的設計上不難看到蕭邦手表“快樂鉆石”(Happy Diamond)的特征,“快樂鉆石”是蕭邦品牌于1967年推出,其特征是將鉆石與手表設計完美結合,讓鉆石在手表上產(chǎn)生一種跳躍、流動的視覺感受,因此不少國際影星都拜倒在蕭邦鉆石表的裙下。156號的表面上鑲嵌了許多切割成六十面體的鉆石,熠熠生輝,讓手表除了手表計時的功能以外,還增添了更多裝飾的效果。159號拍品的表面也是18K白金,是一只江詩丹頓Vacheron Constantin腕表,底盤是不對稱的方形,鑲嵌六十面體的鉆石,表扣也是18K白金,表帶是動物真皮。表扣和盒子上都有品牌和產(chǎn)地日內(nèi)瓦的標記,這個品牌的手表每年在日內(nèi)瓦的產(chǎn)量僅為600只,江詩丹頓在寧波開出浙江首家專賣店時,在柜臺上展賣的最貴的一只手表售價為480萬元人民幣。按照市場行情,這只手表等于好幾輛不錯的寶馬的價格了。159號拍品不是頂級的江詩丹頓手表,估價僅為3,000—5,000英鎊,最終以3,750英鎊成交。
拍品編號為94的戒指懷表套裝,戒指是18K鑲嵌鉆石,懷表的邊框是22K金,由于不是大牌,表上標記的品牌是默默無聞的Lawson & Son,因此估價400—600英鎊,以813英鎊成交。不過,也有一些首飾的含金量讓人無法確定,比如我們所買的“苗銀”、“藏銀”,其含銀成分都值得打個問號。這次拍賣會上出現(xiàn)了“印度金”和“波斯金”,雖然無法確定含金量,其設計的“價值”卻彌足珍貴。100號拍品為一套“印度金”首飾套裝,以金、天然珍珠、齋浦爾琺瑯(齋浦爾為印度北部一城市)為主要材料,以五只孔雀的設計排列成一條鏈子,每一只孔雀上還有藍寶石和藍、綠色的琺瑯,鏈子的反面也有彩繪的琺瑯,繪以孔雀和花卉的主題,絢麗的色彩充滿了印度特色。這套首飾由一條項鏈和一對耳環(huán)組成,估價800—1,200英鎊,以1,000英鎊成交。48號拍品為一件“波斯金”手鐲,估價600—800英鎊,以1,500英鎊成交,產(chǎn)自19世紀末20世紀初,金環(huán)上有突起的金字塔式樣的裝飾,并且在每只突出物上都用包鑲的方式鑲嵌一顆綠松石,總重約78克。
蘇富比拍賣行倫敦珠寶業(yè)務的負責人喬安娜·哈蒂(Joanna Hardy)相信,在品牌珠寶正日益大量制造的情況下,人們對于工藝精湛、富有創(chuàng)意和非常適合佩戴的珠寶越來越感興趣,收藏家們尤其如此。39號拍品為一件寶詩龍(Boucheron)胸針,設計也非常有意思,它是一只鑲嵌有藍色寶石眼睛的小鳥,圍繞其頭部的是三角形的小塊面,仿若被風刮起般旋轉,在塊面上還鑲嵌了六十切面的鉆石,整件胸針估計也多是18K金,其估價只要800—1,000英鎊,最后甚至以低于最低估價的625英鎊成交。這件首飾還有一條標簽,上邊以法文記載了寶詩龍曾經(jīng)在1958—1962年間制作過類似款式的胸針,當時是使用藍寶石和鉆石作為鑲嵌,從這次拍賣中的成交價來看,此次上拍的應該不是當年的那只,因為一則小鳥的眼睛使用的就不是藍寶石,二則鉆石的4C標準不高。
佳士得在這次拍賣中出現(xiàn)的拍品不乏大牌,但都不是非常名貴的精品,多數(shù)都是中產(chǎn)階級可消費之物。這場首飾和鐘表拍賣可以說是小打小鬧、無驚無險的一場,在這次拍賣上并未出現(xiàn)過多的天價首飾,這些K金首飾更多地把其價格體現(xiàn)在了設計、品牌附加值上。事實上,現(xiàn)在許多歐洲有錢人已經(jīng)不喜歡買大品牌的首飾,倫敦一位63歲的藝術品收藏家杰奎琳·蓋斯特納(Jacqueline Gestetner)的一番話,也體現(xiàn)出許多人對名牌的態(tài)度:“我從不追求任何名牌。我不買LV的手袋或小迪奧(Dior)的上裝,我也不在大牌珠寶行采購。上星期我參加了一個派對,發(fā)現(xiàn)有六個女人戴著同樣的項鏈。這是多么令人厭煩!誰都能在脖子上戴一顆鉆石,但若是戴上充滿想象、做工精美的某樣東西,那是多么的有個性!我戴了一個別致的樹脂項鏈,所有人都問我是從哪買的。”蘇富比和佳士得等大拍賣行自然早意識到這一點,因此也做了相應的對策——去拍賣會上舉舉牌,或許能有意外之獲,重要的是,這些首飾可以隨意搭配漂亮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