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是中國的象征,象是印度的神靈,在亞洲新崛起的經(jīng)濟舞臺上,花旗銀行曾發(fā)布調研報告認為21世紀屬于中國和印度,因為這兩個國家都有巨大的潛力和良好的經(jīng)濟發(fā)展勢頭。最近幾年,中國收藏家主導了亞洲藝術品市場。從唐三彩到明官窯,不斷創(chuàng)出新的拍賣紀錄。而如今,隨著另一個發(fā)展中的大國——印度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印度的企業(yè)家們也加入了這個行列,對他們的國寶展現(xiàn)了空前的熱情。一位印度藝術品經(jīng)銷商弗朗西斯卡·蓋洛維(Francesca Galloway)這樣形容印度收藏市場的發(fā)展歷程:“5年前,一批紐約的藝術品鑒賞家和收藏家,最早開始關注起了印度藝術品。3年前,住在倫敦的一些印度人也很快跟進?,F(xiàn)在本土收藏家終于加入了這一行列?!边@三股強大的力量結合在一起,推動印度藝術品市場在以空前的速度發(fā)展。
隨著國際藝術品市場對印度藝術關注的興趣日益升溫,印度藝術品已成為9月紐約亞洲藝術周的關注焦點之一。印度經(jīng)濟的增長和中產(chǎn)階級的崛起,同時因為一批移居海外、收入漸豐的印度裔人士,將眼光投向藝術品投資,帶動起自20世紀90年代由印度企業(yè)家作主導的藝術投資熱?,F(xiàn)在印度古代藝術品的升溫,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源于當代藝術品市場的買家分流。而除此之外,印度藝術品投資基金的引導也起到了不少作用。這些藝術基金吸引了印度的新興富人階層加入到藝術品市場,它們起初也是從當代藝術品開始經(jīng)營,但是現(xiàn)在紛紛將觸角伸向了印度傳統(tǒng)藝術品,比如小畫像和雕像作品。佳士得印度代表毛里加·薩加(Mallika Sagar)稱,過去收藏家發(fā)現(xiàn)很難買到印度藝術品,因為印度國內(nèi)藝術界基本上處于一種私下交易的狀況。嚴格的外匯管制也抑制了藝術品的收購,而現(xiàn)在買家可以在公開市場上接觸到藝術作品,過程更加透明——買家們可以察看高質量的作品,購買后的存放和運輸也很簡單。
國際拍行對印度藝術在國際上的推廣也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20世紀90年代后期佳土得和蘇富比在倫敦和紐約舉行的拍賣會上的逐步推廣,印度的進步主義流派藝術品、女性主義畫作、菩提佛教藝術品等開始頻頻出現(xiàn)在國際市場上。2002年9月佳士得拍賣會上,畫家塔伊布·梅赫塔的《慶典》拍出31.7萬美元的高價,他的《牛魔》在2005年9月紐約拍得近160萬美元。
今年9月紐約亞洲藝術周涉及印度藝術的拍賣有“印度和東南亞藝術專拍”、“喜馬拉雅青銅像專拍”和“齊莫曼家族(Zimmerman Familly)的藏品專拍”三場。其中,“印度和東南亞藝術專拍”部分藏品來自保羅先生夫婦(Mr.and Mrs.Paul E.Manheim)的收藏。1928年,這位后來成為美國布魯克林博物館館長的保羅先生是勒赫蒙兄弟集團的(Lehman Brothers)統(tǒng)計學分析師,1944年成為該集團的合伙人。20世紀60年代,他的興趣和姐姐艾麗思一拍即合——開始將不斷增長的財富投向亞洲藝術,特別是印度和尼泊爾的藝術。而如今印度藝術的炙手可熱也應證了這一位具有經(jīng)濟學學養(yǎng)背景的收藏家的眼光。齊莫曼家族(Zimmerman Family)曾在今年3月拍賣過一批東南亞的藝術品并獲得了成功,于是這次又帶著一批印度佛教藝術品如唐卡和雕像等在紐約舉行拍賣會。據(jù)說早在1964年紐約舉行尼泊爾藝術展的時候,該家族人士就被行尼泊爾藝術給迷住,從此對它的興趣也與日俱增,于是開始專門收藏印度和尼泊爾的藝術品,此次上拍的藏品預估可獲2000萬美元。
印度是佛教的發(fā)源地,佛的造像是佛教藝術中最重要的內(nèi)容之一,而佛教藝術又是東方文化的精髓。領跑第一場的“喜馬拉雅青銅像拍賣”將印度密宗藝術的神秘、高貴——展現(xiàn)給世人。密宗是七八世紀時印度佛教的一支分支,經(jīng)西藏,它的最大特點在于其宗教儀禮與藝術密不可分,所以這些藝術品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宗教歷史畫冊。18號拍品是座14世紀西藏具有紀念碑意義的鍍金青銅佛像,高142厘米。佛祖靜慮地盤腿而坐,穿著緊身的長袍,左手橫放在胸前,神態(tài)和藹,眼睛大得夸張,耳垂修長,嘴角露出微笑,頭發(fā)螺旋卷曲。衣紋的褶皺和波浪的真切質感,腳趾和手指的分明逼真讓人嘆為觀止。這種逐步世俗化的佛教造像在后期才逐步出現(xiàn),早期青銅佛像的宗教儀禮功能更為突出。“印度和東南亞藝術專拍”的406號拍品是著名的印度Shiva青銅神像,估價1,000,000—1,500,000美元,約是975年的作品,每個大約73.7cm高。雕像舉起的右手上舉著一個像沙漏一樣的鼓錘,它代表了最早的創(chuàng)造者的呼聲和宇宙共存的吶喊;左手拿著火把,象征著舊事物的徹底毀滅,新世界的即將誕生;第二只右手代表著無畏;舞蹈的小人象征著對抗無知的勝利;環(huán)繞的火焰代表著宇宙;腰間盤旋的蛇代表生命力。盡管雕像的每個姿勢都有一定的宗教象征意義,但是雕像始終保持著堅韌克己的表情,彰顯神靈的高高在上。
除了佛像是東方藝術的瑰寶外,唐卡也是另一瑰寶?!褒R莫曼家族(Zimmerman Family)的藏品專拍”中有一批西藏唐卡亮相,2號拍品是約1379年的“太陽神Surya的曼荼羅”,估價400,000—600,000美元。曼荼羅是藏傳佛教術語,意譯為壇場、聚集的意思,指一切圣賢、一切功德的聚集之處。畫面描繪了太陽神Surya坐在戰(zhàn)車上,由戰(zhàn)車的御者Aruna拉出,兩旁有太陽神的四位夫人,其中兩位發(fā)出光芒驅散黑暗,他們外層是二十八位女神坐像,代表著星群。捐贈人和他的家人像都被安排在底部的鑲板上。這個唐卡記述了太陽神壇場的故事,也有的唐卡表現(xiàn)釋迦牟尼生平及前世各種故事的本生和佛傳,比如5號拍品“佛祖釋迦牟尼的生活場景唐卡”,出自12世紀,估價600,000—800,000美元。佛祖坐在蓮花座上,周圍描述了佛祖的8個生活場景:場景的第一部分描繪的是“出生”;第二是“戰(zhàn)勝Mara—Mara神”;第三是“釋迦牟尼的傳教”;第四是“釋迦牟尼的奇跡”;第五是“血統(tǒng)”:佛祖在天堂見到了自己母親,給予她自己的智能,并花了3個月才重新返回人間;第六是“野象”——佛祖的邪惡兄弟放出野象來謀害釋迦牟尼,結果野象被制服,唐卡上描繪了釋迦牟尼正在為下跪的野象賜福;第七是“蜂蜜——猴子的禮物”:佛祖不愿意吃有蜜蜂生命體的蜂蜜,于是猴子小心地把蜂蜜放到佛祖的化緣缽里,這樣這位精神的導師就可以在不給他物帶來痛苦的情況下享用自己的食物。第八是“涅槃”:佛祖去世的時候,被自己的信徒包圍著,臉上充滿悲傷又快樂的表情。在小小的76.5cm×58.4cm的畫面中卻敘述了如此豐富而動人的內(nèi)容,不禁令人為東方藝術的巨大表現(xiàn)力贊嘆不已。
盡管印度藝術品市場溫度的逐步升高令拍行越來越重視此板塊,但亞洲藝術周中的主旋律仍然是屢創(chuàng)拍賣世界紀錄的中國藝術品。中國是亞洲文化的代表地之一,中國元素具有無可估量的價值。在此次紐約亞洲藝術周中,同樣由三部分組成中國古典藝術精品拍賣:51件精挑細選的宮廷御制品,第五部份的JJ鼻煙壺珍藏以及包含戴萍英基金會(Ping Y.Tai Foundation)珍藏在內(nèi)的中國瓷器及其它工藝品。
“古代中國藝術珍品拍賣”550號拍品是公元前13-12世紀商代典禮用的青銅酒器觚,有饕餮紋樣;“中國瓷器及藝術品拍賣”第480號拍品則是新英格蘭收藏的黃地綠彩云龍紋貫耳穿帶瓶,底部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刻款。估價600,000—800,000美元,此類型瓷器的傳世量不足六件,翠綠色的五爪龍飾生氣勃勃,呈現(xiàn)騰云駕霧之勢。
鼻煙壺集中了東方全部技藝之精華:繪畫、書法、燒瓷、施釉、碾玉、冶犀、刻牙、雕竹、剔漆、套料、蕩匏、鑲金銀、嵌螺鈿和貼黃等等。2005年,紐約佳士得拍出一件清乾隆御制琺瑯彩西洋人物圖鼻煙壺,成交價為550萬元人民幣,成為鼻煙壺市場的翹楚。鼻煙壺拍賣成交額一直都是穩(wěn)中有升,這次的亞洲藝術周中推出的“JJ藏品中國鼻煙壺精品拍賣”,是著名藏家李公偉及其已故夫人菊露搜集的鼻煙壺藏品的第五場拍賣會,在此之前上拍的鼻煙壺都有相當可觀的成績。此次參拍的87號拍品是一只造型優(yōu)雅的乾隆御制料胎畫琺瑯花卉紋鼻煙壺,雖然只有4.68cm高,但是價格不菲,估價350,000—400,000美元。鼻煙壺的制作工藝非常講究,如果溫度過高,飾彩的容器會變得脆弱柔軟以致在爐中就崩塌,所以在燒制的時候要非常謹慎認真,飾彩也要非常精細恰當。鼻煙壺的欣賞價值不僅僅在于觸摸起來的質感,還在于把它捧在手中能感受到它的吉祥象征意義。86號拍品是繪有母子圖的乾隆御制銅胎畫琺瑯鼻煙壺,估價220,000-300,000美元,高4.13cm,其間的中國人物形象主題用西洋畫法詮釋,畫面將18世紀中國古代家庭中妻妾的形象以及生活娛樂的情景——展現(xiàn)出來。這件鼻煙壺采用了“點刻畫法”來制作:用大量密集細小的點組成顏色和陰影,通過這種技巧,不用經(jīng)常改變色彩的飽和度就能獲得各種變化強烈的色彩,還可以用不同的沖刷法創(chuàng)造出不同的色彩淺淡效果——整個鼻煙壺就是用這種點刻畫來表現(xiàn)陰影和明暗,韻味非凡自然價格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