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稱呼語不僅是語法單位,而且還是極其重要的言語交際和語用單位。現(xiàn)代俄語中稱呼語的表達形式十分豐富,它可以行使多種功能。除了較常見的語詞形式以外,還存在零位稱呼和無稱呼現(xiàn)象。交際中這兩種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機制和獨特的語用功能同樣不容忽視。
關鍵詞:稱呼語;零位稱呼;無稱呼
中圖分類號:H35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2589(2008)22—88—03
一、稱呼語及其語用功能
稱呼語是最常用的交際單位之一?!叭藗冊诮浑H過程中,通常最先說出的話語是對聽話人的稱呼?!保愃舍?2001:18)稱呼語系統(tǒng)幾乎為世界上所有語言所共有,它以其生動的交際性,成為言語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F(xiàn)代俄語中稱呼語的表達形式十分豐富,通常由一格形式的名詞、代名詞和名詞化的形容詞、順序數(shù)詞等表示,上述的每一類別中又包含若干種擴展類型。除此之外,在無拘束的、狎昵的日常交際當中,還可以根據(jù)受話人的外部特征(一般是偶然的、隨機的特征)用分句或者前置詞詞組等形式來表達稱呼。后者我們把它歸納為稱呼語的隨機形式。然而,由于俄語中的稱呼語傳統(tǒng)上只被視為一種相對自由且相對獨立的、較小的語法單位,所以歷來不太為語言學家所重視。我們認為,稱呼語與整個社會文化、政治背景、傳統(tǒng)習慣密切相關,強烈地反映出人的社會屬性,人際關系的價值觀念。它不僅是溝通人際關系的信號與橋梁,也是表達情感的重要手段。所以,稱呼語不僅是語法單位,而且還是極其重要的言語交際和語用單位。它一方面組織言語指向,一方面調節(jié)交際中的相互關系,是交際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F(xiàn)實的言語交際過程當中,稱呼這樣一個語用單位通常具有以下幾種功能。
1.呼喚功能。О. А. Мизин曾經(jīng)指出:“呼喚功能是稱呼語的一個確定的特點,是第一性的。”(О. А. Мизин 1973:36)稱名性是稱呼語的主要特征之一。稱呼語指稱具體的人,具有實體性。作為言語指向的一種方式,稱呼語又具有針對性,其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用呼喚的方式引起對方注意,明確話語指向,建立并且維持彼此的交際聯(lián)系。 例如:
①Кулыкин.Дорогаясесmра,позвольмнеп
оздравитьтебясднёмтвоегоангелаиожелать искренно, от души, здоровья и всеготого,что можно пожелать девушке твоих лет.(А. Чехов)。
2.禮節(jié)功能。陳原先生在《社會語言學》中指出:“大約自古以來,人與人的交際必須有稱呼語,決不能無禮到只叫一個“喂”字?!豆糯鐣分姓f,對一個印第安人直呼其名,或者直接詢問對方的名字,都被視為唐突無禮的行為”(陳原 1983:77)。這里所指出的就是稱呼語的禮節(jié)功能。
稱呼語是言語禮節(jié)研究的重要內容。Н. И. Формановская認為:稱呼語是最鮮明最常用的禮節(jié)標志?!哀咖洄讧堙支洹边@個詞在法語中最初的意思是“標簽”。我們在稱呼對方的時候,無形之中好像也在選擇一個最適合于他的“標簽”(Н. И. Формановская 1989:86)。作為言語交際中相對獨立的言語成分,有些稱呼語本身蘊含著社會心理、倫理、文化方面的信息,它們的擇用不僅能夠表明發(fā)話人對受話人的一種態(tài)度,而且能夠指示雙方的特定身份或特定的人際關系。如下面的例句所表現(xiàn)的那樣:③Привет, Васенька.(親密、友好、信任、熱情的)
④Здорово, Васёк.(狎昵、不拘束的)
3.感情評價功能。日常言語交往中,不同的稱呼形式除了可以對言語交際中說話人和受話人雙方關系的遠近親疏進行基本的定位,往往還能夠直接表露說話人的情感、態(tài)度、意愿和評價,能夠直接影響到交際的氛圍。關于稱呼語的這種感情評價功能,1980年《俄語語法》曾明確指出:呼語的基本功能(稱呼言語的對象)常常與表情評價與表達說話人的主觀態(tài)度結合在一起。表情可以用各種方式表達:語調、重復呼語、伴隨呼語的感嘆詞或語氣詞、用作呼語的那個詞的詞匯意義(《Русская грамматика》1980:§2059,164)。
稱呼語通過與相應的語調結合能夠表達的情感意義有:憤怒、蔑視、諷刺、譴責、哀求、溫存等,如果和感嘆詞一起使用,則情感色彩被強化。例如:⑦Наташа. А ты устала,мцлая,беднаямоядевочка! (Целует Ирину.)Ложисьбыспатьпораньше.(А. Чехов)。
再如,《紅樓夢》中的王夫人稱呼林黛玉和薛寶釵就下意識地暴露了她對二人的不同態(tài)度:一稱“林姑娘”,禮貌客氣卻透著生疏冷淡;另稱“寶丫頭”,看似隨便,卻是當作自家人的親近喜愛。
4.行事功能。稱呼語的行事功能主要依靠說話雙方的共知信息和所處的語境,通過語境信息表現(xiàn)言語行為,這里的語調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同一稱呼語,在不同的語境中可以完成不同的施事行為。這一點對于獨立于句外單獨使用的稱呼語來說顯得格外明顯。以“Коля!”為例,從言外行為角度看,由于受話人的身份、所處的地位及場合不同,說話人加上不同的語調,可能表示不同的目的,完成不同的如請求、指責、問候、警告等等以言行事功能。如當老師讓學生回答問題或上黑板解答時,他發(fā)出的Коля!實施的是祈使性言語行為;而當學生正在與同桌低語時,老師發(fā)出的Коля!實施的是指責性言語行為。
以上是從總體上對稱呼語功能的簡單分析,并不意味著每個稱呼語都同時具有上述的幾種功能。實際情況是,不同形式和構成的稱呼語在功能上往往各有側重。如呼喚功能雖是最基本的,但一般在開始說話時起作用,當在談話過程中重復稱呼同一對象時,喚起功能已經(jīng)大大淡化而讓位于其他功能了。而用于緩和或加重語氣的稱呼語一般都出現(xiàn)在話語的中間或結尾。
二、 言語交際中的零位稱呼和不用稱呼
一般來說,成功的人際交往離不開合適得體的稱呼,交談過程中用別的感嘆詞來代替或者不使用稱呼語通常都被認為是違反言語禮節(jié)的。但是根據(jù)我們的觀察,在實際的言語交際中,這兩種形式——零位稱呼和無稱呼現(xiàn)象也很常見,而且這些違反言語禮節(jié)的現(xiàn)象還具有特有的交際功能。接下來我們將著重探討一下言語交際中這兩種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相關機制和獨特的語用功能。
1.零位稱呼概述。關于零位稱呼的理論,最早是在英語中提出的,后來有學者把它引入漢語研究中,并得到廣泛的承認。國內的一些學者如祝畹瑾先生和衛(wèi)志強先生在談到稱呼的問題時都不約而同啟用了“零稱呼”的說法(祝畹瑾1992:155;衛(wèi)志強1994:300)。
客觀地說,俄語稱呼語的研究中,這種零位理論尚未得到推廣。但我們認為,在俄語中素有零位主語及零詞綴等“零”概念的提法,口語研究中的零動詞謂語結構也得到了廣泛認同。隨著人們對零位稱呼的重視,這一提法在俄語中也許會得到廣泛的認同。
稱呼的零位形式,我們理解為在言語交往中沒有使用明確指稱的稱呼方式,而只是用“эй, алло”等感嘆詞或通過“простите, извините, cкажите”等情態(tài)詞以及“здравствуй (те), привет”等其它各種禮貌用語吸引別人的注意,確定問詢或者談話的對象。跟數(shù)學里的“0”一樣,零位稱呼也是一種標記、一種符號,是語言系統(tǒng)里的一員,或者說是潛在的稱呼,這種零稱呼的交往功能往往不可忽視,它通常具有比較固定的語用意義。
2.不知道如何準確地稱呼。通常說話者不知道、不敢肯定該用什么稱呼或不便稱呼時往往采取零位稱呼。這種情況主要出現(xiàn)在與陌生人打交道的情況下,如在街上問路、問時間、在商店里購物等。例如:
⑨Эй,эй,Сюда!Минутку!(запись устной речи);
⑩Просmume,гдездесьаптека? (запис
ь устной речи);
⑾Скажите,пожалуйсmа, воскольконачи
наетсясеминар?(записьустной речи)。
感嘆詞эй可以代替各種稱呼語,如Эй, кто там? Эй, куда ты? Эй, иди сюда!有時,эй與有呼喚功能的動詞命令式如постой(-те),останови(-те)сь等連用,以加強招呼、提醒的作用。但是,使用эй打招呼顯得有些粗俗欠禮,多用于情況緊急、場所嘈雜的情景下,其它場合一般不宜使用。例如,作家С. Скворцов 名為《Эй, товарищ! Эй, прохожий》的文章問世之后馬上遭到了諸多人的詬病,首當其沖被指責的就是該文極不禮貌的標題。我們自己也不妨設想一下:走在大街上,如果有人用這樣的方式稱呼自己,我們會有什么反映?語言學家Н. И. Формановская對此的回答是“加快腳步趕緊走開,不愿搭理這樣沒有禮貌的人……”
正如我們在前面所指出的那樣,恰當?shù)胤Q呼對方是禮貌及友好的表示,那么在不知如何稱呼對方,又不想失禮的情況下,最好還是使用包括情態(tài)詞在內的各種禮貌用語引起對方的注意,以便展開交際。
(2)不便使用。有時故意使用零位稱呼也是交際雙方的關系比較微妙或者微妙的心理使然。如蘇童的小說《妻妾成群》中,頌蓮因為燒樹葉的糾紛心中不悅,閉門不出,飛浦得知前來探望??粗炆從纳裆w浦說道:“喂,你在聽我講嗎?”飛浦和頌蓮學識相當,年紀相仿,能達成默契。但姨娘與兒子的輩份注定他們不能發(fā)展更進一步的關系,因此兩人見面由于克制反而尷尬,飛浦由于不便和無奈只好選擇了這種特殊的零位稱呼方式。俄語中也有類似的表達方式。例如:
(12)(Катявозвращаетсякстанкуи продо
лжаетработу.КнейподходитРудольф.)
Рачков. Привет! А интереснаяунассто
бойвстреча получилась.
Катя.Правда,интересная.(из киносце
нария《Москваслезаминеверит》)
電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淚》中,女主人公Катя謊稱自己是教授的女兒與電臺攝影師Рудольф相識并相戀。一日,Рудольф來到車間采訪,卻意外地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采訪的勞動能手竟然是“教授的女兒”——女友Катя. Рудольф心中大為不悅,故意用這種零位稱呼來表示自己的尖酸和譏諷。
另外,在交際中,一方把臉朝向對方就表示對他(或她)說話,這也是一種零位稱呼,實際上是用身勢語代替了應有的稱呼。類似功能的身勢語還有注視、點頭、微笑、向對方側身等,這樣就會引起對方注意使其明確自己即為聽話者,保證一次言語交際的順利展開。
2.言語交際中的無稱呼現(xiàn)象。
(1)故意不用稱呼。有別于前一種情況中列舉的零位稱呼,交談雙方如果互相認識,說話者故意不用稱呼則往往是對聽話者的一種不友好、不尊重或者輕視的表示。來看下面這個例子:
(13)(МатьРудольфабезстукавходитвком
нату.)
Рачкова. Можно? Значит, здесь живет дочь профессора Тихомирова?
Катя (встает с кровати). Ой, здравст
вуйте!
同是電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淚》中,Рудольф的母親知道了Катя不是教授的女兒,特地前來了結兒子和Катя的戀人關系。她打心眼兒里就瞧不起當工人的Катя,不僅進屋不敲門,而且見了面不稱呼就興師問罪,充分表達了自己對Катя的輕視和不尊重。
我們再來比較一下曹禺名劇《雷雨》中的修改稿:
(14)甲版:周樸園(打量著魯大海)你叫什么名字?
魯大海(大笑)董事長,您不要同我擺架子,您難道不知道我是誰么?
乙版:周樸園:(打量魯大海)你叫什么名字?
魯大海:你不要同我擺架子,難道你不知道我是誰么?
魯大海是進步工人的代表,他對資本家周樸園懷著強烈的仇恨、敵對情緒,讓他用敬稱“您”、“董事長”來稱呼周樸園,與他的情感是很不相符的。所以,為真切地突出魯大海的情感和性格,作家在乙版中把敬稱“您”都改成了毫不客氣的“你”,而且特別省去了“董事長”的稱呼,用不稱呼來表示自己對周樸園的輕視和厭惡。這樣一改,言語風格更加貼近了人物形象,因而更能讓人接受。
(2)強調權勢。歐美語言學界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已經(jīng)開始從社會語言學和心理語言學角度對稱呼這一現(xiàn)象展開研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當屬布朗(Roger Brown) 和吉爾曼(Albert Gilman)的研究成果。他們在關于第二人稱代詞ты和вы的研究基礎上提出了“權勢關系”和“同等關系”(也譯作一致關系,親疏關系)兩個術語,以此來概括紛繁復雜的人際關系,詳盡地闡述了身份差距和親疏程度等人際關系與語言選擇,尤其是與代詞選擇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Brown and Gilman 1985:170-198)然而,我們必須認識到,代詞并不是反映權勢與同等關系的唯一形式。正如著名語言學家羅曼· 雅可布遜(Roman Jacobson)在對布朗的研究成果所作的評論中所說,“用不同的代詞稱呼受話人,僅僅是借以表示說話人對受話人所持的不同態(tài)度的更為復雜的代碼一個組成部分,在分析時必須把它與這一整套的代碼,尤其是與我們對受話人是否直呼其名、如何以頭銜相稱這個問題聯(lián)系起來”(轉引自朱永生 1990)。雅可布遜所說的“直呼其名”和“以頭銜相稱”,在語言學中都屬于稱呼語這一系統(tǒng)。
說話者以不用言語形式的潛在稱呼強調自己的身份和社會地位高于對方,我們認為這也是權勢關系的一種表示。例如:
(15)Карандышев(Ивану).Приходикомне
сегодняслужитьзаобедом!( А. Островский)。
(16)Карандышев. Василий Данилыч, вот что: приезжайте-ковыкомнеобедать сегод
ня! (А. Островский);
(17)Карандышев( переходиткКнуруву ). М
окийПарменыч,неугодноливамбудетсегодн
яотобедать у меня? (А. Островский)。
郵局小職員Карандышев結婚要擺婚宴,他同時向三個人發(fā)出了邀請。由于相互間的身份關系不同,他使用了不同的稱呼方式,邀請的句子結構也不同。例(15)是要求(不是邀請)咖啡館的侍者Иван去幫廚,由于處于居高臨下的位置,相比較而言Карандышев擁有權勢,所以沒有用稱呼形式,用的是命令式,有一種不可抗拒的威嚴在里面;例(16)是對年輕的大商行代理人Вожеватов發(fā)出的邀請,用了名加父稱的非常正式且很禮貌的稱呼方式,復數(shù)第三人稱命令式形式,表示對對方的尊敬;例(17)是邀請本地首富大商人Кнуров參加婚宴,用的是名加父稱,帶有否定詞не的疑問句形式,禮貌程度最高,帶有一絲謙卑的意味,言下之意仿佛在說“您若是賞光光臨我的婚宴那將是在下無上的榮幸”!人物社會關系的不同,鮮明地體現(xiàn)在使用的稱呼語上。從這里也可以看出這位小人物以地位取人,對所謂的有錢人巴結逢迎的卑微嘴臉。作者不著一詞,不作評價,透過小小的稱呼語就可以窺透人物微妙的心理。
再如茅盾的作品《子夜》中,主人公吳蓀甫第一次出場的第一句話就是:
(20)“云飛輪船快到了嗎?”
作者描寫說“紫醬臉的人傲然問”。他沒有用稱呼,但話語的所指是明確的,于是,馬上就有人上前回答:
(21)“快了,快了!三老爺,請坐一會兒罷?!共鑱怼!?/p>
下級回答上級的提問,不敢不用稱呼??墒沁@位下級還有自己的下級,他也發(fā)號施令“倒茶來”,不用稱呼。在這一問一答的對話中,我們清楚地看到權勢關系對稱呼使用的影響。
三、結束語
以上我們對交際中的零位稱呼和無稱呼現(xiàn)象進行了分析??偟膩碚f,俄語語言系統(tǒng)為語言使用者提供了各種豐富的稱呼語表現(xiàn)形式。不同類型的稱呼形式往往或顯性或隱性地在現(xiàn)實的言語環(huán)境中傳達與現(xiàn)實、對所述內容、與受話人的關系,即實現(xiàn)自己的語用潛力。言語交際中的零稱呼和無稱呼現(xiàn)象也是一樣,其語用潛力同樣不容忽視。
參考文獻:
[1] МизинО. А.,Кморфологии обращения [J]. РЯ
Ш, 1980№6.
[2] Русская грамматика.ТомⅡ.Синтаксис. [М]. М.: 《Наука》, 1980.
[3] ФормановскаяН.И., Коммуникативно-прагм
атические аспекты единиц общения[М]. М., 1998.
[4] Brown, R. and A. Gilman, The Pronouns of Power and Solidarity [М ] .In Giglioli, 1972.
[5] 陳松岑.禮貌語言[М].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6] 陳原.社會語言學 [М]. 上海:學林出版社,1983.
[7] 衛(wèi)志強.稱呼的類型及其語用特點 [A] ,載胡文仲主編文化與交際,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4.
[8] 朱永生.權勢因素與同等關系在稱呼語中的表現(xiàn) [J]. 載外國語.1990№2.
[9] 祝畹瑾.社會語言學概論[М]. 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責任編輯/石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