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太空艙》伴神舟七號遨游太空
本刊訊9月25日,我國三名航天員乘坐神舟七號飛船升上太空,并首次進行艙外活動,在太空中行走并工作。這次艙外活動實驗意義重大,它是中國航天科技中的一個突破,將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后續(xù)發(fā)展奠定技術基礎。
明天出版社出版的《走出太空艙——圖說太空艙外活動》一書的作者是著名航天專家邸乃庸,他多年從事航天工作,1992年參與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經濟、技術可行性論證,1993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成立,航天工程自論證至成功實現(xiàn)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全部過程,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特等獎等獎項。
明天社在我國“神七”遨游太空之際,同步推出了此書,解密航天員的艙外活動,滿足廣大讀者渴望了解太空漫步知識的需要。本書采用全彩16開本,以圖文的形式,向讀者全面介紹了航天員到太空中活動的歷史發(fā)展、活動的過程、航天員所穿的服裝、所使用的設備、在艙外的工作內容、在月球上的活動,以及未來的發(fā)展。本書以真實的360余幅高清晰度的圖片為主,形象、生動地將人在太空活動的方方面面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使讀者身臨其境,利于深入理解所介紹的內容。 (心 文)
《移居臺灣的九大師》記錄臺灣九位高級知識分子的命運
本刊訊 (記者 韓 陽)隨著兩岸關系的回暖,文化界的開放,一些文化大師1949年前后移居臺灣的臺灣檔案終于得以解密,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出版近日推出了師永剛、楊素和方旭聯(lián)手創(chuàng)作的新作——《移居臺灣的九大師》。該書第一次全面解讀胡適、錢穆、梁實秋、林語堂等九位大師移居臺灣的前因后果,以及他們之后在臺灣的境遇,其中有不少情節(jié)屬于首次在大陸披露。該書作者師永剛是著名出版策劃人,現(xiàn)為香港鳳凰周刊雜志社執(zhí)行主編。主要作品有《宋美齡畫傳》、《蔣介石圖傳》、《切·格瓦拉畫傳》等,在中國掀起畫傳熱潮,發(fā)行總量達上百萬套。
《移居臺灣的九大師》所記錄的九位知識分子的命運,都有著不同的個體軌跡,但是,在他們身上,都明顯地折射出遷臺知識分子的命運共性:他們起初都在歷史的徘徊與彷徨中親近敗退的國民黨政權,甚至走進了其核心圈,但最終都幾乎毫無例外地與這個小島上的專制政權發(fā)生了齟齬與沖突,甚至是劇烈的抗爭。經受過“五四”精神熏染的他們,以道抗勢,不惜以知識分子高尚而又脆弱的尊嚴抵御著堅硬的政治鐵幕,直至生命消磨。
柯云路第二本婚戀紀實著作《交換愛情》出版
本刊訊 著名作家柯云路的第二本婚戀紀實著作《交換愛情》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略坡?005年在新浪開博客后,從幫助一個旅美留學生走出新婚妻子發(fā)生一夜情的痛苦漩渦開始,無意中打造了一個交流現(xiàn)代情感問題的平臺。至今已近2000萬人登陸訪問,傾訴真情。新浪網亦將其評為“中國第一婚戀博客”。
正是依據(jù)這個平臺,柯云路深入當代男女的婚戀隱私,并由此出發(fā)寫出觸動心靈的特殊聲音與文字。如果說兩年前他的第一本婚戀紀實著作《今天我們?yōu)槭裁唇Y婚》引起廣泛關注還屬“無意偶得”,那么,我們今天面對他的第二本婚戀紀實著作《交換愛情》,則可大致看出他之所以在這兩年暫停虛構小說的寫作而專注“婚戀紀實”的確有點“鄭重的理由”。
《交換愛情》講述了幾十個獨特故事,涉及當代婚戀種種典型的“前衛(wèi)現(xiàn)象”,這些真實的故事不僅觸動當代人心。更重要的是,作者對種種婚戀現(xiàn)象的深刻分析,道出了真正的心靈智慧與人文關懷。(宏 偉)
《山楂樹之戀》作者艾米又出愛情力作
本刊訊 (記者 楊 嘉)被稱為“史上最干凈的愛情小說”《山楂樹之戀》在2008年成為了市場上不可多得的暢銷書。近日,其作者艾米又將出版全新愛情力作《至死不渝》,再述愛情故事。該書預計于十一國慶之后全國統(tǒng)一上市。
由群言出版社出版的這部作品顛覆了艾米的成名之作《山楂樹之戀》的純情路線,其內容和思想更具現(xiàn)實意義。故事講述了軍工廠工人家庭出生的石燕,在那個“備戰(zhàn)、備荒、為人民”的年代,其命運的迅速轉變和人生抉擇。也深刻描繪了一個懵懂的少女如何面對愛情、現(xiàn)實以及婚姻,達到母性覺醒,逐步走向成熟的心理過程。作者自我評價為:“這是成熟之后的單純,喧囂之后的平靜,絢爛之后的簡潔。”
美籍華人艾米并非職業(yè)作家,只是一個喜歡碼字的人,她喜歡將朋友的故事編寫成小說,因此,她作品中的很多人物都有現(xiàn)實存在的原型,更具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