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家福斯特舉過一個有趣的例子:“國王死了,王后也死了?!边@是事實。“國王死了,王后也傷心而死?!边@是小說?!皣跛懒?,王后在花園里散步?!边@是好看的小說。
我們?nèi)ゲ宛^,量大價廉環(huán)境衛(wèi)生,這是吃飯。服務熱情器皿精致菜肴美味,這是用餐。
服務員體貼如家人,老板是全能選手,你置身于一個精細美食王國,自始至終有一種被重視的強烈的感覺,這是享受。
把吃飯和文學聯(lián)想到一起,是受了丹尼·邁耶的啟發(fā),他,只用20年,卻已是世界最具活力的餐飲業(yè)集團掌門人,旗下11家各具特色的餐館,每一個都出類拔萃,成為行業(yè)翹楚。在他的新書《歡迎光臨》里,他自豪地宣稱,美國最權威的餐飲業(yè)鑒定師給他的評價是“市中心出版界人士一到午餐時間就心頭揮之不去的地方”。
這句話讓我艷羨了好久。同為出版界人士,我每天都會為午餐去哪里吃而發(fā)愁,打一槍換一個地兒,從來沒遇上過那“一到午餐時間就心頭揮之不去的地方”,每次在一個餐館吃完我都咬牙切齒地發(fā)誓,以后再也不來這個鬼地方了。
突發(fā)奇想,其實這本書特別適合送給奧運氛圍中的市民,因為通篇所講并不只是簡單的餐飲服務管理經(jīng)驗,而是向我們傳達“熱情好客的力量”。這恰恰是不斷富強的中國人民所急需惡補的課程。
大多數(shù)嬰兒在出生的瞬間,都能收到4份人生禮物:注視,微笑,擁抱,食物。長大后的一生中還會收到更多的禮物,但絕不會超越這4種。因為這4種禮物代表的是最純粹的“熱情好客的交流”。
太久時間里,我們誤會了“熱情好客”這幾個看似簡單的字。
例一:我們以為在飯店門口站兩個穿旗袍的濃妝艷抹的人肉錄音機,嘴里不停重復著“歡迎光臨”,但心里卻在盤算著晚上的約會,這就叫熱情好客。
例二:我們以為服務員多鞠幾個躬,多點幾下頭,門簾子掀得再高點,甚至再來個跪式服務,這就叫殷勤周到。
例三:我們以為在商場里像強力膠一樣緊緊粘在瀏覽商品的顧客屁股后面,口惹懸河地推銷,講解,勸說,評論,這就叫貼身服務。
丹尼會微笑著告訴你,例一是虛假的熱情好客,例二是卑微的熱情好客,例三是過分的熱情好客。
瞧瞧丹尼的一天是怎樣過的吧,布置餐桌,檢查顧客外套,擦掉濺出的湯水,撿起地板上掉落的橄欖核,給過生日的女士送上巧克力蛋糕,為丟錢包的太太尋回失物,修理一臺舊冰箱,改裝為“醫(yī)藥箱”,所謂“藥品”就是安撫顧客憤怒情緒的甜酒,幫一對夫婦預訂歌劇院的票,為欲向親密愛人求婚的男士選擇一張最浪漫的桌子,然后,那只裝在顧客LV皮箱里的狗,他也全力以赴地遛完了。
他欣賞著清理干凈的餐桌,服務生開啟酒瓶,輕輕倒入杯中的泰然自若,那芭蕾舞般的優(yōu)雅讓他喜不自禁,他的一天在滿足和微笑中結束。
對于丹尼來說,熱情好客是所有深思熟慮,充滿關切,優(yōu)雅大方的總和。
如果說,一個不想當廚師的裁縫不是一個好司機,那么,一個不想當外交官的導演不是一個優(yōu)秀的餐館經(jīng)理。
我想起古代那些酒肆茶樓,門口挑面旗子,客人剛一落馬,先就有小二搭著毛巾喜滋滋迎出來,高聲吆喝,客官您里頭請,聲傳萬里,唯恐后山的狼招不來似的。進得門來,又是勤快利索的小二來回招呼,上酒上菜,報菜名好比相聲里的貫口,嘴皮子倍兒溜。
難怪武松在那景陽岡連吃3盤牛肉連喝18碗酒,吃飽喝足上山打老虎,這就是熱情好客的力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