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生活中,很多人覺得中年應該是收獲的季節(jié),功成名就、事業(yè)小成、生活穩(wěn)定、世事不惑……既不像年輕人迷??裨?,也不像老年人孤獨寂寞。可從近年來的門診統(tǒng)計資料中看出,中年人看心理門診的人數(shù)有明顯增加的趨勢,他們幾乎人人都有一肚子苦水和一本難念的經。
近慮遠憂齊來襲
張女士是眾人眼中的成功女士、都市金領。人過四十依然外表光鮮,走哪都春風得意,讓人羨慕不已,但私下正如她向好友訴說的:人到中年,遠憂近慮什么煩惱都來了: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差,明顯感覺到皮膚松弛、內分泌失調、丈夫和自己的關系越來越生疏,孩子的功課實在讓人操心,母親的病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好,年底的競聘經理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上……所謂的光鮮奪目都是靠強打精神來支撐的,而且生活中的一切在自己看來離理想的目標還差很遠很遠。
人越成熟心理負擔更重
人們往往覺得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其實這個年齡的人懂得越多,反而困惑越大,越成熟反而容易心理負擔越重。年輕人往往做事憑直覺,思想負擔普遍不太重,而人到中年,由于經歷世事比較多,考慮問題會更加成熟和多方面,但這樣一來,也會加重自己的精神包袱,而且很容易瞻前顧后、甚至杞人憂天、多慮。其實,考慮得多并不一定是好事。
摒棄“敵意攻擊”
心理多慮是很多正常成年人都會有的現(xiàn)象,但一定要小心多慮中的兩種不良偏向??紤]分為敵意的和良性的,敵意考慮就是指帶有“攻擊”、“傷害”他人色彩的想法,以及由此產生的行為,這是非常危險的,也是不道德的,還有一種則是“防衛(wèi)過當”,也就是本意只是保護自己不受外界傷害,但由于太過緊張或思慮太遠太偏從而超出了正常保護自己的范圍,這種可能導致主觀勞累了自己、客觀傷害了別人的一場虛驚。所以當人們心里有很多負擔和包袱時,一定要分析、辨別自己的想法究竟是出于“攻擊”還是“自衛(wèi)”,而如果是自衛(wèi)又是否是“正當防衛(wèi)”的合理猜測,從而防止“想得過頭”帶來的“防衛(wèi)過當”。
避免持續(xù)劣性應激
尤其是持續(xù)的劣性應激狀態(tài),可導致體內免疫球蛋白減少,免疫細胞和多種酶的生物活性水平降低,體內生化代謝、內分泌機能、神經調節(jié)也隨之發(fā)生紊亂,對很多心身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臨床很多中年人反映自己有緊張性頭痛、易疲勞、失眠、噩夢多,常有腰酸背痛等癥狀。中年人的健康狀況,也是處于從人生的鼎盛向衰老轉變,各種疾病不時侵襲的時期,此外,中年人還會出現(xiàn)性生理或性心理的改變,給他們帶來羞于啟齒的苦惱。
四招教你解決百千愁緒
分門別類處理矛盾。應該把各種心理壓力和問題分門別類,不要在擔憂這件事時又想到另一件事也沒解決,這樣只會助長自己的焦慮情緒。
適時調整目標。面對現(xiàn)實通過努力能實現(xiàn)的決不氣餒,沒有條件的要等待時機,這樣遇到挫折也就能保持平衡的心態(tài)。
縮短與他人的心理差距。在家庭里中年人處于老年人和孩子之間,存在年齡和時代造成的心理差。需要多交流、相互尊重、縮短心理差距,以擁有融洽的家庭氣氛。而在單位,也要與屬下以及領導之間加強溝通交流,對人越了解,工作也就越少誤會,有效地減少摩擦自然也會減輕中年人的心理負擔。
心理上能“舍”才有“得”,不做操心人。生活中很多人被戲稱為“天生操心命”,其實操心就是自己人為創(chuàng)造心理負擔的重要表現(xiàn)。愛操心純粹因為沒有安全感,總是不放心生活、工作以及周圍的人群,其實這樣完全沒必要,“因為世上有操不完的心”。